学校主页
旧版回顾
无障碍
首 页
资讯
海大要闻
综合新闻
媒体海大
媒体报道荟萃
校园抢先
社会实践
谋海济国
友好交流
新闻人物
灿烂今朝
新闻列表
学术海大
校园
校园纵横
院系聚焦
海大讲坛
名家讲坛
院系讲坛
深度
回澜阁
记者眼
人物
海大文化小客厅
聚焦
八关山下
史海钩沉
信息动态
红色印记
校史漫话
特别关注
全媒体
图片海大
视频海大
海大之声
中国海洋大学报
李明到各学院调研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李明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等学院开展调研,了解各学院情况,交流研讨事业改革发展,听取有关意见建议,指导下一步工作。至此,完成了对学部、各学院(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全覆盖调研。李明指出,学院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主体,办学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声誉。各学院要坚决扛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政治责任,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
港澳企业家参访团一行来校考察调研
本站讯7月29日,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主席、金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吴良好带领“高质量发展看山东——港澳企业家齐鲁行”参访团一行来学校考察调研。校长张峻峰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会。中国海洋大学校长 张峻峰张峻峰对参访团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情况。他表示,港澳与青岛情谊相牵,经贸、海洋、教育等多领域相融。聚焦鲁港澳合作,学校将充分发挥涉海学科综合优势,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交流...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一行来校调研
本站讯7月22日,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一行来校调研,校长张峻峰陪同调研。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此次调研围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发展”主题开展。霍金花一行参观了学校海洋科技展厅,双方交流了中国海洋大学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河南...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本站讯7月21日,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5年学术委员会议在青岛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戴民汉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胡瑞忠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工业大学仲兆祥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杨桂朋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侯立军教授、东北大学徐大可教授应邀参会。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出...
李明调研指导2025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
本站讯7月21日,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李明到学校2025年本科招生集中录取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并对招生录取一线工作人员表示慰问。在招录现场,李明听取了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情况汇报,系统了解了近年来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的整体情况,以及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安排、录取进程、生源情况、录取通知书的制作发放流程等。李明对近年来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就进一步优化招生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招生工作事关教育公平...
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殷世逸一行来校调研
7月21日上午,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殷世逸一行来校调研,学校党委书记李明在崂山校区会见了殷世逸一行。双方围绕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共青团组织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海大要闻
李明到各学院调研
港澳企业家参访团一行来校考察调研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一行来校调研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李明调研指导2025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
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殷世逸一行来校调研
专题推荐
更多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中国海洋大学党纪学习教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八关山下
中国大学生在线
中国海洋大学形象识别系统
综合新闻
学术海大
校园纵横
院系聚焦
更多
>
06
2025.08
学校39名博士后入选2025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2025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档、C档)获选结果的通知》,中国海洋大学共有39位博士后获得资助,获选比例超过50%,其中B档获选人数8人,C档31人,均创历史新高。
31
2025.07
中国海大学子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7月25日至30日,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决赛在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举行。学校参赛代表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满成、逄昆、王祥宇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崔继尧获个人一等奖,王冠森、李政获个人二等奖,王帅豪、荐皓月获个人三等奖,集体获团体三等奖,实现了学校在该赛事中的新突破。
31
2025.07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建辉来校调研
本站讯7月30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留服中心)副主任夏建辉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会见夏建辉一行。刘勇对夏建辉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概况和开放办学情况,并感谢留服中心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特别是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与帮助。他表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充分发挥海洋、水产突出特色优势,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持续推动海洋科教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并取得了良好成...
29
2025.07
第五届南海海洋科研培训班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
本站讯7月28日上午,由外交部和自然资源部主办,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承办的第五届南海海洋科研培训班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行开班仪式。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参赞邱薪力、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安涛、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学校副校长刘勇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刘勇代表学校对第五届南海海洋科研培训班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表示南海海洋科研培训班是推进...
28
2025.07
“蓝海启航”校友职业赋能论坛暨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山西分会成立大会举行
本站讯7月27日,“蓝海启航”校友职业赋能论坛暨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山西分会(以下简称“山西分会”)成立大会举行。学校原校长、校友会会长于志刚,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张静出席活动。在晋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共叙情谊。张静对山西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事业发展情况和学校校友工作开展情况。她讲到,广大在晋校友始终秉承“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在三晋...
更多
>
25
2025.07
学校在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检测技术领域取得最新进展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近海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所、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赵建教授团队在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检测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以“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in biological samples”(生物样本中微纳米塑料的检测与表征)为题,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微塑料(MPs,1 μ...
22
2025.07
中国海洋大学在硅藻生物硅紧急止血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陈西广教授团队在硅藻生物硅紧急止血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The Hierarchical Micro-Nano Porous Structure of Diatom Biosilica Induces Selective Absorption and Protease Inhibition for Bleeding Control(硅藻生物硅层级微纳多孔结构引发的选择吸附和蛋白酶抑制实现出血控制)”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CS Nano。
18
2025.07
中国海洋大学在电解(海)水制氢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明华教授团队在电解(海)水制氢材料开发领域取得新进展。团队基于缺陷驱动的逐步活化策略,以精确调控吸附微环境中金属活性中心3d轨道和和氧2p轨道的杂化,从而实现了OER催化活性中心与反应中间体之间电荷转移效率的显著提高, 相关研究成果“Defect-Driven Stepwise Activa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toward Industrial-Level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sis ”(缺陷...
17
2025.07
中国海洋大学在全球海洋海洋生物多样性系统性保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年教师赵千硕与学校客座教授Mark John Costello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上发表了题为“Ecologically representative Marine Protected Area planning can think globally and act locally”(生态代表性海洋保护区规划:全球视野与区域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通过识别并优先保护仅占全球海洋面积1%的“共识海域”,可为全球半数海洋生物种群提供庇护。...
10
2025.07
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水电解制氢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本站讯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孟祥超教授课题组在海水电解制氢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Direct Natural Seawater Electrolysis through a Photoinduced Asymmetric Electric Field ”(光诱导不对称电场促进天然海水直接电解)为题,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志》)。 氢能作为一种零碳、高热值的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更多
>
08
2025.08
第八届解法器快速算法及应用研讨会在青岛举办
本站讯2025年8月2日至6日,第八届解法器快速算法及应用研讨会(SOLVER2025)在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SOLVER组委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和师生共200余人参会,围绕数值代数解法器的算法设计、性能优化及实际应用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谢和虎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谢树森教授致欢迎辞。北...
02
2025.08
中外学者齐聚青岛,共探演化发育生物学前沿进展
本站讯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方宗熙海洋生物进化与发育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海洋生物进化与发育”前沿论坛暨暑期学校举行。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昆士兰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瑞典于默奥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20
2025.07
中国海洋大学未来科学家论坛——全国研究生“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术论坛举办
7月19日,由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海洋大学未来科学家论坛——全国研究生“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术论坛在西海岸校区举办。来自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科学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等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研究生...
18
2025.07
中国海洋大学老教协摄影分会赴即墨开展摄影采风活动
本站讯为丰富离退休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摄影创作水平,展现新时代老年人的艺术风采,7月15日,中国海洋大学老教协摄影分会赴青岛市即墨区里栲栳村“清风荷韵”景区,开展以“荷韵飘香·光影传情”为主题的摄影采风活动。到达景区后,会员们迅速投入到摄影创作中。他们手持专业相机或手机,穿梭在荷塘边的栈道上,从不同角度寻找最佳拍摄点。有的专注于捕捉荷花的特写,将花瓣上的露珠、花蕊的细节清晰呈现;有的则着眼于荷塘...
15
2025.07
向海图强,数字化技术捕捞蓝色梦想——学校“观海听涛”长海实践队“三下乡”实践活动落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争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海大学子,7月6日,中国海洋大学“观海听涛”探寻数字化技术赋能长海县渔业发展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开展实践活动,探索了海鲜养殖、捕捞与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调研了数字技术在其中的使用情况,针对不足之处探讨了解决措施与未来展望。
更多
>
23
2025.07
中国海洋大学教师获第三届全国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
23
2025.07
中国海洋大学学子在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大赛中取得佳绩
29
2025.07
化学化工学院溯忆齐鲁实践队:寻访齐鲁革命老兵 传承红色文化薪火
30
2025.07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举办两场“百川讲坛”系列讲座
23
2025.07
水产学院召开渔业学科发展研讨会 共谋学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本站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加快推进学校海洋渔业学科高质量发展,7月18日,水产学院组织召开渔业学科发展研讨会,邀请上海海洋大学校长万荣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金显仕研究员、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院长梁振林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窦硕增研究员等知名专家进行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张猛、院长艾庆辉等领导班子成员及海洋渔业系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
媒体海大
更多
>
【光明日报】这个夏天,去西部就业成为风尚
【青岛日报】办世界最好的海洋大学
【山东卫视】《专家院士面对面》:崔洪芝——为国之重器制造“铠甲”
【 学习时报】社会资本如何助推海洋经济发展
【农民日报】包振民:守护“蓝色粮仓”
【央视新闻】朝闻天下|2025“世界市长对话·青岛”活动举行
【湖南日报】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日报】海洋经济:下一个10万亿有多远
【光明日报】系统推动海洋文化传承发展
回澜阁
更多
>
第
99
期
培育国之栋梁 建设“蓝色粮仓”——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食品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纪实
第
98
期
让知识在田野里扎根的实践育人课——中国海洋大学“专业社会实践导论”课的跨学科融合与实践探索之路
第
97
期
小院“鲟”宝:让水产养殖发“光”变“美”
第
96
期
这门通识课,叫好又叫座——记中国海洋大学通识课“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的创新与实践
第
95
期
海纳百川连天碧 春含二月育桃红——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冯士筰
第
94
期
“让中国菌造福中国人”——记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张兰威
第
93
期
逐梦前行创新路 经略海洋谱新篇——记2023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魏志强
第
99
期
培育国之栋梁 建设“蓝色粮仓”——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食品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纪实
廿载春风育桃李,深耕蔚蓝谱华章。2025年,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迎来建院20周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健康中国战略需求,聚焦‘蓝色食品’,落实‘大食物观’,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要进一步强化优势特色,实现重点突破,打造学科新高峰,有力支撑食品领域优秀人才自主培养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4月25日举行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事业发展战略咨询会上,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如是说。 一直以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探秘“蓝色粮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海洋食品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第
98
期
让知识在田野里扎根的实践育人课——中国海洋大学“专业社会实践导论”课的跨学科融合与实践探索之路
云南绿春的茶园中,身背帆布包的大学生踏着晨露穿梭;山东乐陵的枣林里,手持测量仪的青年们穿行枝桠;沂蒙老区的石板路上,频频记录的青春身影奔走巷陌……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社会实践导论”打破传统课堂边界,首创与专业教育协同的“学研赛战”思专创融合路径,将教学场地延伸至广袤乡野,这群青年学子以脚步为尺丈量山河,用专业智慧凝聚创新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第
97
期
小院“鲟”宝:让水产养殖发“光”变“美”
江南四月,春意正浓,一场春雨不期而至,静静飘洒在处处翠绿逼人的山川大地上。在浙江衢州乌溪江畔的世界最大鲟鱼养殖加工基地——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鲟龙科技)院内,一排排圆形的养殖池整齐排列,体型巨大的鲟鱼在池内游弋。2025年4月16日,和风细雨中,浙江衢州鲟鱼科技小院(以下简称科技小院)首席专家赵元晖教授正带着研究生王驰、程皓考察鲟鱼养殖场。
第
96
期
这门通识课,叫好又叫座——记中国海洋大学通识课“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的创新与实践
“这门课的‘沙滩寻宝’实践活动让我看到海洋地球物理人的智慧,使我切身体会到了探索地球的乐趣”“作为一名文科生,地球物理原本是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老师为我打开了一扇门,受益良多”“强烈建议学弟学妹选修这门课,在学习中认识海洋、认识地球”……又逢学期末,在中国海洋大学通识课“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的结课仪式上,同学们纷纷表达上课的收获和感悟。 “在海洋中给地球做CT”自2020年秋季学期开课以来,已连续开设9个学期共18个班次,有1000余名学生选修此课程。作为一门面向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开设5年来,这一课程之所以“叫好又叫座”,令学生频频点赞,与授课团队坚守中国海洋大学“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精雕细琢,注重实践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密不可分。
第
95
期
海纳百川连天碧 春含二月育桃红——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冯士筰
10月下旬,在渤海沿岸,1米左右的异常增水持续时间超过20小时,不少居民房屋被淹;11月17日,浙江宁波、舟山多地出现海水倒灌;11月18日,广东汕尾陆丰多地发生海水倒灌;11月19日,广西北海市区多条街道出现海水倒灌……近期,多场风暴潮,使我国多地发生海水倒灌现象,次数远超近十年同期水平。 “风暴潮”这一海洋灾害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海洋学界有一位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风暴潮,培养海洋人才,为国家防灾减灾服务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风暴潮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我国环境海洋学学位点的主要创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冯士筰。
第
94
期
“让中国菌造福中国人”——记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张兰威
寻找本土益生菌,守护老百姓肠道健康,是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功能性乳品与益生菌工程研究室主任张兰威30多年益生菌研究矢志不渝的梦想。 在8月16 日召开的青岛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张兰威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功能性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其高活性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我们一直在路上。”面对荣誉,张兰威坦言。
第
93
期
逐梦前行创新路 经略海洋谱新篇——记2023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魏志强
“荣获青岛市科技最高奖,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科研工作的鼓励和肯定,也是我市所有兢兢业业、勇攀高峰的科研人员的共同荣誉。”8月16日,青岛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2023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魏志强表示:“今天的荣誉离不开我工作20年并全力支持我快速成长的中国海洋大学,正是20年前帮我建立的超算平台、软件工程所,公派留学去美国和英国的一流大学、破格提升教授、博导,推荐到试点国家实验室等一系列育人举措,使得我能以青岛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为牵引、以海洋领域为特色,开展智能计算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平台构建及产业应用方面的科技创新研究工作。”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海洋视界
海洋视界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海洋视界
海洋视界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菁菁校园
精彩瞬间
精彩瞬间
精彩瞬间
精彩瞬间
精彩瞬间
菁菁校园
精彩瞬间
菁菁校园
特别关注
记者眼
更多
>
2025.04.19
【图片专题】四季物语,激情校运
青春藏进四季年华我们奔跑、跳跃被地托举 被风环绕被世界温柔拥抱就让我们怀揣真诚和向往去敲响希望的钟奔向没有终点的热爱春日序章花絮满地 岁华成歌红旗招展 直上碧霄云路鼓击春雷 乍破春光华耀快快拾起勇气的铠甲春的生命和绽放藏在每一滴汗水的悦动夏日激情少年凯歌拼搏与光遇 与风行振臂高呼 挥汗冲刺盛夏的余温鼓动狂奔的衣角踏落的步伐比心跳更快冲向最澎湃的喝彩秋日收获鸣哨响起点燃少年的肆意轻狂欢呼声里藏着汗水的奇迹...
【图片专题】流光线条,跃动青春
2024.04.25
风起少年咏,凌波意气发
2024.04.21
调色盘里看校运 妙笔添彩庆百年
2024.04.21
【图片专题】燃运动之魂,铸成长之路
2024.04.21
破冰逆行,斩浪追鱼,出发!去南极! ——中国海洋大学远洋与极地渔业科考团队南极科考纪实
2024.04.11
八关山下
更多
>
2025.06.05
赫崇本先生的海洋高等教育思想
史海钩沉
2025.05.28
学校召开档案工作会和年鉴编写启动会
最新发布
2025.05.22
图书馆党员赴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开展学习教育
最新发布
2025.05.22
《清代教育档案文献》(第二编)出版座谈会及首发式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
最新发布
校报在线
更多
>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