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代序,寒来暑往;时光悠悠,岁月如流,我踏入中国海洋大学的校园,海风轻拂,似在诉说着百年的故事;涛声阵阵,宛如奏响百年的乐章。 我轻启那承载着中国海大发展历程的典籍——《中国海洋大学史》,仿若踏入一艘穿越时空的巨轮,在历史的浩渺海洋中启航,去探寻中国海洋大学这颗教育明珠的璀璨历程。每一页都似是岁月精心雕琢的画卷,每一行字都是历史长河中跳跃的音符,共同奏响了一曲雄浑壮丽的教育赞歌。
    2025-04-1083
  •   翻开崭新的《中国海洋大学史——人物卷》,那些名字和故事如散落在时光中的贝壳,映着微光,一点点拨动心弦。在书页之间,历史的气息如同陈年的酒,愈翻愈浓。而其中,“养虾大王”王克行与“养贝大王”王如才的名字,如浪头般猛然涌入我的视线,让我不禁停留,反复凝望。
    2025-03-2139
  • 巍巍学府,海阔天高;百年华诞,日月辉耀。 忆往追来,峥嵘岁月;勇立潮头,擎旗高标。 初心如磐,壮志凌云;育才济世,为国报效。 大师云集,英杰辈出;崇德问学,树人为要。 传承道统,赓续学脉;守正创新,励志创造。 海纳百川,大道致远;悠悠万事,大学居高。 明德天下,教化之极;良知人心,修道谓教。 强国复兴,以为己任;命运与共,人间正道。 美兮海大,桃李芳菲;善哉海大,领航浪潮。 祈福海大,风华永驻;惟愿海大,前程美好!
    2024-11-25159
  • 胶澳百年庠校名, 蜚声中外靓寰瀛。 时光流转盛豪气, 建置析分更壮容。 砥柱英才层迭出, ​栋梁社稷四方荣。 胸怀博大迊新纪, 谋国海强为太平。
    2024-11-08117
  •   余执教海大未久,躬逢百年华诞,幸何如之。回首校史,文史名家众矣。“酒中八仙”“五岳”“八马”诸前辈,著作藏兰台,美名传人间,皆学林俊士,后学典范。今姑依一年十二月之数,作《百年文史群贤歌》,咏歌十二名贤,盖举佼佼者以概其余也。笔力不逮,聊表尊仰之情云尔。巍巍崂山自古今,看看潮落又潮生。学府回眸所来路,地灵人杰斗峥嵘。八方才士来相会,英姿飒爽意气豪。挥毫泼墨笑谈间,品文讲史领风骚。玉君纸贵开风气,四重长校有主张。畸人侔天唯低调,戏剧文字两擅场。三美铸就新月魂,八斗才雄见深情。开山引凤留奇迹,诗骚唐韵一灯明。心底深流重独见,萨翁东方知己奇。才情趣足花一朵,最是酒酣耳热时。齐飞比翼著诗史,博学祭...
    2024-05-17448
  • 青岛市百花苑里矗立着 20 座雕像,栩栩如生地刻画了 20 位已故的青岛籍或客居青岛的文化名人。他们为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留下的卓著成就,就如历经风雨的雕像一般,深刻于心底,隽永于时光。著名海洋学家、教育家、新中国海洋事业开拓者之一赫崇本先生(1908— 1985),便是其中之一。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海洋馆旁与崂山校区海洋与大气学院的后花园中,也分别矗立着赫崇本先生的半身石雕像和铜质头像,这是海大师生为缅怀先生对我国海洋科教事业发展的倾心贡献而捐资塑立。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矗立在青岛市不同地点的三尊赫崇本雕...
    2023-10-271428
  • 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在私立青岛大学和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成立,文学家、教育家杨振声任校长。上任伊始,杨振声聘任众多著名学者来校任教,一时间名流云集。在受聘的学者中有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沈从文、方令孺等,此外,还有留学日本的邓初(字仲存)。邓初是青大校医兼外文系日语讲师,妻子方素娣。邓氏家族与方氏家族皆是文化望族,尤其是方氏家族,梁实秋认为“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邓父和方父在游黄山时,指腹为婚,二人遂结姻缘。在青岛,邓初与杨振声、赵太侔三家合租黄县路4号的一栋小楼,过着集体生活。据梁实秋《忆杨金甫》一文回忆:“今甫在校长任上两年,相当愉快。校长官邸在学校附近一个山坡上的黄山路,...
    2023-09-04858
  • 2013年,海大图书馆大学四年最常去的地方当属图书馆了,这儿丰富的资源是本科教育给我的第一印象。当年,我们还享受不到选座系统这种高大上的东西,要想和你心仪的座位长相厮守,办法只有一个:抢!现在的学弟学妹很难想象当年图书馆抢座的盛况:即使是冬天,大家也会一大早爬起来,排队等开门。考试周期间,队伍甚至可以从大门口一直排到孔子像再绕三圈,这奇观还上了新闻。那一年,我还保留着高中日出而起、日落不息的精神,天天上早朝一样虔诚地恭候门卫大叔开门,经常第一个踏进图书馆。这里对我来说是个小世界,意味着不断有新发现的可能性:占好座位后,先去A201转一圈,看看新书展架的新秀,我接触到的文学、哲学大多来自这里。中文自科书...
    2023-05-15549
  • 在我们人生的刻度上,有多少个十年,屈指可数,而在历史的长河里,十年只是沧海一粟。苏轼曾经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是时间对爱情的一份追忆;曹雪芹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坚持著书,才有了后来“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那是时间对艺术的一份馈赠;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以十年为跨度,抒写了命运跟随时代的变迁,那是时间对社会的一份洗礼。十年,既有世事浮沉,又有农夫悲欢,既有鸿篇巨制,又有青鞋布袜。正所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十年,铺就了我们今天的黄金时代。———电视节目《朗读者》“十年”主题札记今天,我也想讲一个“十年”的故事。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帆船赛...
    2023-05-10593
  • 转眼间,大学毕业已是十年有余。如果说海大是青春最美的一段岁月,那么在校报记者团的记忆则是这段岁月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3-03-21415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