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在私立青岛大学和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成立,文学家、教育家杨振声任校长。上任伊始,杨振声聘任众多著名学者来校任教,一时间名流云集。在受聘的学者中有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沈从文、方令孺等,此外,还有留学日本的邓初(字仲存)。邓初是青大校医兼外文系日语讲师,妻子方素娣。邓氏家族与方氏家族皆是文化望族,尤其是方氏家族,梁实秋认为“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邓父和方父在游黄山时,指腹为婚,二人遂结姻缘。在青岛,邓初与杨振声、赵太侔三家合租黄县路4号的一栋小楼,过着集体生活。据梁实秋《忆杨金甫》一文回忆:“今甫在校长任上两年,相当愉快。校长官邸在学校附近一个山坡上的黄山路,...
    2023-09-041276
  • 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为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大和山东大学 (青岛时期),学校一直是青岛市高等教育的领军者,对于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谓相互交错,共融共生。海大的历史,与青岛的历史一脉相连,共同发展。清政府1891年在青岛驻军设防,青岛开始建置。海大的校址,最早就是清政府的驻军兵营。兵营后面就是今天的青岛山,德国人称为俾斯麦山,右侧就是八关山。德国占领青岛后,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青岛要塞,其中有四大兵营,兵营中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在原清军兵营基址上修建的俾斯麦兵营,这就是海大历史上的主校区。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将俾斯麦兵营改成万年兵营,仍然驻军。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
    2023-08-22720
  • 1978年,百废待兴,中国当代最不同寻常的纪年。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在北京,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在北京,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第一届科学大会。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12月18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国家的政...
    2023-07-14681
  • 偶尔穿过海大的老校区,经过那些老楼和大树,看看散立在草地上的几尊雕像,仿佛穿越了时空,仿佛看到了闻一多、王统照、沈从文等人迎面而来……在老校园的东北角,也就是大学路和红岛路的交汇处,有一栋德式风格的两层小楼,这就是“一多楼”。也就是当年闻一多在老山东大学教书时的故居。小楼前边的空地上,放置着一尊闻一多的花岗岩肖像雕塑,出自青岛雕塑家徐立忠之手。这栋小楼当然已经没有闻一多的任何踪迹,若不是空地上的闻一多雕像,可以说和闻一多已经没有丝毫关系。但是,传奇的力量是跨越时空的。站在他的雕像前,感觉闻一多近在咫尺,并没融入历史的河流中。
    2023-06-20707
  • 引子1998年秋冬之交的一天(时间不记得了),我在鱼山校区图书馆前花园的路上,偶遇水产学院李爱杰教授。他不知从谁那里得知我正在编写学校《大事记》(1999年版),先是鼓励了几句,就提到水产学系发展不容易,经历了不少波折。他说了很多,但我印象深刻的是青岛解放前后水产学系到国立复旦大学借读一事。他说,由于这件事和当时形势搅合在一起,而被定性为一个政治事件,致使他和几个同事同学在几次政治运动中,作为一个历史问题不得不反复交待,有的甚至遭到了迫害。说到激愤处,李先生眼里满含泪花,希望在学校《大事记》中能实事求是记载。我与李先生相识,但并不相熟。倘非遭遇不公和委屈,我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能让一位长者在一个不熟悉...
    2023-05-16952
  • 2013年,海大图书馆大学四年最常去的地方当属图书馆了,这儿丰富的资源是本科教育给我的第一印象。当年,我们还享受不到选座系统这种高大上的东西,要想和你心仪的座位长相厮守,办法只有一个:抢!现在的学弟学妹很难想象当年图书馆抢座的盛况:即使是冬天,大家也会一大早爬起来,排队等开门。考试周期间,队伍甚至可以从大门口一直排到孔子像再绕三圈,这奇观还上了新闻。那一年,我还保留着高中日出而起、日落不息的精神,天天上早朝一样虔诚地恭候门卫大叔开门,经常第一个踏进图书馆。这里对我来说是个小世界,意味着不断有新发现的可能性:占好座位后,先去A201转一圈,看看新书展架的新秀,我接触到的文学、哲学大多来自这里。中文自科书...
    2023-05-15813
  • 石臼港的建成,就是发生在春天里的一个最美的故事。1978年3月,全国第一届科学大会在京召开。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那时寒冷的北方冰河还没有完全解冻,但是一股强劲的暖风扑面而来,锐不可挡。石臼之称,一传自宋代始,有漂泊海洋的渔家在东南隅岬角驻足拴缆,上岸舂米为食,形成多处臼状石坑,故称“石臼”;又传宋代岳飞部将李宝破金后屯兵此处,用“石臼”杵米而得名。明初,为防倭寇设“备御千户所”,始称石臼所。1945年9月称石臼镇。1985年改置石臼办事处,1988年4月12日改名石臼街道至今。石臼街道地处日照市市区东部,东濒黄海,北邻市政府驻地和秦楼街道,西接日照街道,南连奎山街道。上书...
    2023-05-101583
  • 在我们人生的刻度上,有多少个十年,屈指可数,而在历史的长河里,十年只是沧海一粟。苏轼曾经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是时间对爱情的一份追忆;曹雪芹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坚持著书,才有了后来“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那是时间对艺术的一份馈赠;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以十年为跨度,抒写了命运跟随时代的变迁,那是时间对社会的一份洗礼。十年,既有世事浮沉,又有农夫悲欢,既有鸿篇巨制,又有青鞋布袜。正所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十年,铺就了我们今天的黄金时代。———电视节目《朗读者》“十年”主题札记今天,我也想讲一个“十年”的故事。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帆船赛...
    2023-05-10869
  • 访谈时间:2019-4-25 上午9:00-11:00访谈地点:戚诒让教授家中访谈人物:戚诒让访谈方式:面对面访谈及实录整理:高珊 朱妮人物简介:戚诒让,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1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上虞县。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莫斯科钢铁学院固体物理专业硕士毕业。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任山东海洋学院水声物理教研室主任。1983年至1987年任物理系系主任。多年从事光声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担任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光声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声学学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7年起先后负责了 [水下激光激发声场]、[强脉冲光声信号在液体中传播的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
    2023-05-091659
  • 李德尚(1928—),我国水产养殖学科著名科学家、水产养殖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水产养殖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23-04-171762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