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1日讯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牵头编制的行业标准《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该规范提出了海草床生态修复选址应关注的主要因素和遵循的各项条件,描述了包括物种选择、植株移植和种子底播等建设方法,并明确了海草床建设后的管理与维护要求,是我国首个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行业标准,为规范并保障我国海草床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技术依据。
据介绍,海草是地球上唯一一类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被子植物,广泛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浅水海域的潮下带、浅滩、泻湖、河口等区域。目前全世界海草种类有13属74种,分布于我国沿海的海草种类有10属22种,约占全球海草种类数的30%。海草通常大面积聚集生长,形成广袤的海草床,构成典型的海草床生态系统,亦有“海底草原”和“海底森林”之称。海草床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在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生物资源养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提升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海草床是全球最高效的碳捕获和碳封存系统之一,同红树林和盐沼植物共同构成海洋的蓝色碳汇,是全球重要的蓝色碳库。
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海草床以每年7%的速率快速退化,超过1/3的海草床已完全消失,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目前,我国现有海草床约3万公顷,碳储量估计可达600万吨以上,每年碳埋藏量预计超过5万吨,具有巨大的固碳、储碳潜能。因此,防止海草床的继续退化并促进它们的恢复,不仅对缓解近岸海域生态压力、养护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沿海地区生产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陆续实施了一些海草床生态修复工程,但因缺乏相关的标准指导,修复技术、方法也未统一,导致海草床生态修复效果参差不齐。为了规范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提高海草床建设效果,迫切需要制定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进一步指导海草床生态修复工程实践,促进我国海草床生态保护与修复,助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沛东海草床修复与保护研究团队从事海草床的修复、保护等研究已有17年时间,在海草床修复、保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0年7月,团队接到了农业农村部下达的《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编制任务,便牵头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青岛农业大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辽宁渔港监督局、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马山集团有限公司、威海虹润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始了编制工作。为了增强规范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团队深入到省内的烟台、威海、东营及河北唐山曹妃甸、福建、广西、海南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并于2020年11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此后,几经意见征求、修改,《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由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张沛东介绍,规范规定了海草床建设的区域选划、本底调查、建设方法、监测与评价、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退化生境海草床修复与重建。“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400千米,岛屿岸线长14247千米,跨越22个纬度带。我们在编制标准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力求使技术规范符合实际、易于实施,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张沛东介绍。规范的实施确保了我国海草床生态修复工作有标可依,填补了该领域的行业标准空白,对提升海草床建设效率和建设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等提供了技术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新闻来源:2023年4月11日[观海新闻]为“海底森林”建设定“规范”,海大牵头制定我国首个“海草床修复标准”
编辑:黄苗苗
责任编辑: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