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未来更精彩,那就选环境学科;如果你想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那就选环境学科!”高会旺教授在讲授“环境学科导航讲座”时常常这样启发学生。自他从老一辈手中接过环境学科的接力棒,一晃就是20年。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春华秋实。从最初的“三无学院”,到目前成为有国际影响的海洋环境人才培养和创新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环科人用智慧、勇气和毅力,闯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大势所趋,呼之欲出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并实体化运行也经历了坎坷曲折的筹备过程。

与国内其他大学的同类学科相比,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学科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发源于学校各相关分支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深厚积淀。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学校的有关系科、专业已分别开始了海洋环境、海洋生物的调查、教学与研究,并尝试开展近岸水温等环境要素预报,指导渔业生产。70年代,以关注青岛胶州湾污染为契机,海洋、化学、生物、地质、水产等各专业教师开始合作研究,为创建学校海洋环境学科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1983年,学校受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委托,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细则》送审稿的起草工作,再次促进了相关系、所的合作,为开拓海洋环境管理与法学方向打下了基础。

1984年,学校成立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这既是校内首次出现冠名“环境”的实体机构,也是全校围绕“环境”的第一次大规模人员调整。1985年,教育部同意学校增设环境生态学专业。1987年,国家教委同意学校增设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这些机构和专业均为后来环境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1990年,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系作为学校的龙头,也只有物理海洋学和海洋气象学两个博士点。因此有人建议:“应该在环境海洋学方面开拓一下,建立一个新的博士点。”文圣常教授和冯士筰教授积极推动这项工作。但当时国家正在压缩学位点,时机似乎不太适合。在此背景下,学校迎难而上,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交了环境海洋学博士点的申请,值得庆幸的是,学校获批新增国内第一个环境海洋学博士点和硕士点,这是学校首个冠名“环境”的学位点,冯士筰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位环境海洋学博士生导师。

1992年,学校调整科研机构,成立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所(与原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一个实体、两个名称),这是学校首个冠名“海洋环境科学”的研究所。1993年,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所与海洋科学系、海洋气象学系、物理海洋研究所和物理海洋实验室一起,组合成立海洋环境学院,这是学校首个冠名“环境”的学院,冯士筰教授任院长。

之后的三年里,学校先后成立了海洋生命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前两个学院虽然院名中没有“环境”二字,但有冠名“环境”的专业或者系(环境生态专业、环境建设系);化学化工学院于1999年增设环境科学专业,这是学校首次出现了冠名“环境科学”的专业。

1998年,为加强环境学科的建设,学校决定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暂时挂靠于海洋环境学院。这是全校围绕“环境”的第二次大规模人员调整,也是校内首次有了以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冠名的实体机构。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成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谈及研究院的成立,首任院长李凤岐教授感慨万千。

当时,环境学科在国外方兴未艾,前途非常好。最初设想,一个研究院可把学校涉及环境的队伍全部组合起来,既能发挥学校在海洋环境方面的整体优势,也能借国家环境学科发展的东风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但不少院系对此持不同意见,研究院的筹建工作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冯士筰教授和李凤岐教授找到学校领导,详细陈述单独建设“环境”机构的必要性,并特别强调如果不尽快建设支撑环境学科的机构,学校就会延误或失去环境学科发展的最佳时机。在冯士筰教授和李凤岐教授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最终同意组建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并任命李凤岐教授为院长。后来,李凤岐教授又担任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筹建组的组长。

冯士筰院士(右)和李凤岐教授(左)参加学科研讨

从研究院成立到学院成立的三年中,环境学科平台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1999年获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000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这是全国仅有的6个同类一级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当时学校的3个一级学科之一,表明环境学科的整体实力进入了全国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为学院的高起点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1年9月,学校第三次围绕“环境”进行人员和机构调整,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基础上,将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环境建设系和化学化工学院的环境科学系划入,成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校环保中心、测试中心也挂靠于该院,并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教授为名誉院长,任命陈永兴为学院首任党总支书记。2002年4月,学校任命高会旺教授为院长,学院正式踏上了实体化运行的新征程!

艰苦创业,稳中求进

万事开头难!对于刚刚成立并实体化运行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来说,更是这样。

当时,学院虽有组建方案,但办公地点还没有落实,使得学院有办公室主任,但还没有办公室;从2001年9月发文成立学院到2002年4月任命行政班子的一段时间里,虽然有党总支书记,但还没有其他党员;在2002年4月实体化运行前,学院聘任了名誉院长,但还没有院长。因此,学院一度被调侃为“三无学院”。

首任院长高会旺教授对学院初创时期之艰难记忆犹新。20年后的今天,他无意翻出了当年学校下发的关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行政班子的任命文件,文件的背后有他写的几行字:基础雄厚,特色鲜明,前途光明,困难重重。“这就是当年我对学院工作的心态写照。”“学院的成立也没有实现研究院筹建时的初衷,没能把学校涉及‘环境’的队伍整合起来,办学条件非常艰苦,不过多年走过来,我们有苦也有甜。”高会旺教授笑着说。

重重困难并没有吓倒开创者。在高会旺院长的带领下,学院的工作稳步启动。2003年,学院制定了第一份发展规划,参加了第一次全国学科评估;2004年,学院积极响应学校“拨改贷”支持学科发展改革方案,购置第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对推动学院教学和科研走向正轨奠定了部分物质基础;2005年,全面规范学院管理,制定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05-2025事业发展规划;2006年,学院整体搬迁至崂山校区,结束了学院“9处办公”的格局。这五年是学院组建队伍、完善制度的艰苦创业期,专任教师的规模从25人增加到52人,学院也实现了从“蹒跚学步”到“稳步前行”的转变。

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最明显特点是研究生多于本科生,在建院初期既是如此。学科曾于2003年自主设置了环境规划与管理博士点,包括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研究方向,为学校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学科的培育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培养了一批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型领导干部。

2005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均已有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但当时社会上就有环境专业毕业生“宽而不精”的议论,再加上国内不少学校新开办了此类专业,因此环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学院提前谋划,深入讨论两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确定了分方向培养这一解决方案。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大类招生”思想在专业内部的具体实践。

学院建设之初,就将海洋特色和地学特色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也将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科学的交叉作为发展策略。在科学、务实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其中包括2000级环境科学专业的张鑫,在校期间曾获校优秀学生标兵,被北京大学免试录取攻读硕士学位,其后分别在美国耶鲁攻读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完成博士后研究,现为马里兰大学副教授;2003级环境工程专业的张潇源,在校期间曾获文苑奖学金、校优秀学生标兵、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直读博士,目前为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连续多年为学院捐赠“传承奖学金”,表现出了优秀校友的风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后招收的首届本科生毕业合影

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是对学院教学工作的一次大检验,也是一次规范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教学评估的院长报告再次展现了学院对教学的重视:学院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充分发挥研究项目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以科研促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学院在教学实验室建设方面逐渐走出了一条理念先进、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学校教学实验室科学管理的典范,2012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成功获批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进一步提升了环境学科在学校和全国同行中的地位,为积极争取发展机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校环境学科参加了历次的全国学科评估。在2012年之前开展的前三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取得了可喜成绩,也彰显了学校环境学科的整体实力,为学校大力发展环境学科提振了信心。

2009年,教育部组织地球科学领域的重点实验室评估,2007年刚通过验收的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室就在参评之列。这是该实验室首次参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院精心准备。尽管建设时间短,成果较为单薄,却得益于实验室的海洋特色而得以过关,在此后的3次评估中不断进步,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在学科点建设方面,2011年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在这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申报条件对是否有国家重点学科、是否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等多个方面有十分严格的规定,致使很多强校无缘申报。幸运的是,中国海洋大学达到了申报条件,并最终成为全国首批25个试点单位之一,从此跟上了国家设置博士生招生新类别的步伐,拓宽了博士生招生渠道。

在这一时期,学院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除了举办一些国际学术会议之外,2007年以后还进入到“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研究(SOLAS)”国际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依托学院成立了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多位教师开始担任国际期刊编委、副主编等。实施中德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发起并推动中国海洋大学与英国安格利亚大学的合作,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联合培养体系。英国安格利亚大学也成为我校两个海外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学院实体化运行的头十年,是艰苦创业的十年,也是稳中求进的十年。就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经过了十年的刻苦锻炼,成长为一名朝气蓬勃的少年,正朝着梦想的方向疾步前行!

凝心聚力,加速发展

2013年6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换届。与绝大多数学院不同,新院长来自于其他学院。

“当时大家都感到很奇怪,但是我知道把我调来似乎也合情理。”海洋环境学院(现为海洋与大气学院)原副院长江文胜教授对自己调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一职并不感到很突兀。“我师从冯士筰院士和孙文心教授,博士专业就是环境海洋学。而且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之初,我所在的浅海动力学研究室全体人员就属于学院的‘双跨’人员,而且我也承担了部分教学和学生指导工作,对这个学院并不陌生,也很有感情。”

当时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已经过了十年的实体化运行,发展势头良好,机遇与挑战并存。江文胜院长和全院师生员工一道,凝心聚力,交叉融合,求是创新,将蓄积的势能释放为动能,使学院事业发展获得新的“加速度”,驶上“快车道”!

在学科点建设中,2012年自主增设环境地质工程博士点,逐渐理顺了部分导师研究方向与学科方向存在偏差的问题,同时根据导师队伍的变动情况,于2018年撤销了环境规划与管理博士点。于2011年获批的能源与环保工程博士点,在2018年随国家政策变化统一调整为资源与环境领域工程博士点。至此,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进入“学术”+“工程”双轮驱动时期,招生规模从十年前的140人,增长到如今的260人。

学院党委书记陈文收(右)、院长江文胜(中)向冯士筰院士汇报学院发展情况

研究生是学院开展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数量增长对学科发展是一个基本保证,但培养质量更加重要。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院每年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重视推免保研学生的遴选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等。同时,学院抓实各培养环节,并对毕业要求进行了修订,提高了对学术型硕士毕业学术成果的要求。各种奖学金评定中,对成果的要求也促进了学术论文的发表。目前,研究生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已经成为常态。学校第1篇以海大为第1署名单位的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文章即是学院硕士生以第1作者在2020年发表的,学院第1篇Nature子刊的文章也是学院博士生以第1作者在2022年发表的。

学院本科生的招生规模自建院之初就保持在100人左右。2020年、2021年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专业相继入选国家级“双万”专业。2022年环境工程专业通过艰苦努力,终于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使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最近十年,学院承担的科研项目层次不断取得突破。2013年,高会旺教授获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这标志着学院整体科研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同年,王震宇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这是学院首次获得此类人才项目。2014年,贾永刚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这也是学校首次获得此类项目。其后,2015年王震宇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2018年贾永刚教授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这些也都是学院取得的新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教师获得科研资助的重要渠道,学院一直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每年都进行基金申报动员并交流申报经验,使得获基金资助的项数和比例在校内多年名列前茅。在不断增多的科研项目支持下,科研论文产出和引用也有大幅进步。2013年,学校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全球ESI前1%,其后位次不断提升,目前已经达到3‰。除了论文之外,获授权专利数逐年上升,由2012年的8项增加到2021年的36项,其中含数项英国、日本等国际发明专利。成果的积累也体现在科研获奖上的进步,近十年来学院实现了国家奖的突破,并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3项。

学院师资数量稳步增长,现有专任教师80名,师资水平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目前有2位教师获得国家杰青项目的资助,3位获得国家优青项目资助,1位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此外,还有2位山东省杰青和2位山东省优青及5位青年泰山学者。其中,2位优青项目获得者和1位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是学院培养的本科生,体现了学院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才成长环境的持续优化。

学院的发展依赖于科研平台的建设。目前由学院牵头的科研平台主要是两个省部级平台,即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另外,2022年8月青岛市海洋岩土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建设。学院大力支持各重点实验室的工作,把各实验室作为学院的科研突击队,各实验室也充分利用各自的平台,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学科是学院的立身之本。没有高水平的学科作为支撑,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也不会有高水平的成果,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环境学科获得了B+的好成绩。在学校“双一流”一期建设的工程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中,学院负责的海洋环境保护方向是平台的三个主干方向之一,为学校在“双一流”评估中取得好成绩并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贡献了力量。在2022年启动的新一轮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布局将环境科学与工程作为海洋科学学科的三个支撑学科之一,这将为学院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2015年学校与海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2019年2月,学校与海南省政府、三亚市政府签署共建三亚海洋科教创新园区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第一批签署共建合作协议的高校。在学校的整体布局上,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工程实验室列为三个重点建设的内容之一,由学院具体负责推进建设。经过三年的团结协作,实验室建设进展顺利,已成为学院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学院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平台。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在“东方红3”船上开展环境海洋学实习

“目前,学院处在一个良好的上升期,它承载着建院之前学校各位前辈的付出和建院之后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正是那时的奋斗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我们今天的努力也要为今后更快的发展做好铺垫。”面向未来,江文胜院长信心满怀,“今后要继续坚持发展具有海洋特色的环境学科,建设完善更高水准的学院内部治理体系,特别要重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体现工科的价值,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将学院建设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教学与科研基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在校、院两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中国海大环科人志存高远,努力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