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岁末以诗接驳远方:一多冬至云诗会举办

作者:王海榕来源: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2-12-29

字体:

  本站讯 以往,一多诗歌中心都把秋季学期末的大型诗会定名为元旦诗会。今年却打出了“一多冬至云诗会”(以下简称“冬至云诗会”)的旗号,不免让人耳目一新。冬至作为春节前最冷的寒冬腊月里的一个节气,今年刚好处于冬月和腊月之交,也正值冠状病毒防疫新政(新十条)出台后两个礼拜,的确有点儿非同寻常。

12月25日(也就是22号冬至日所在的那个周末)下午,一多冬至云诗会经由腾讯会议室于云端和线上进行。这是一多诗歌中心自成立以来,为应对波诡云谲的冠状病毒疫情而组织的第三场大型云诗会,200名参会师生于腊月起首欢聚一堂,在一多诗歌中心主任于慈江教授带领下与诗为伴,一起以诗接驳远方。

本次冬至云诗会一如既往由一多诗歌中心主办,由通识教育中心、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博雅文学社、海音社协办,以诵读“谛听秋声”或“冬日咏怀”为主题的原创诗为主,分三个篇章展开。

冬至云诗会第一篇章

杨振宇、董一力两位同学作为应于慈江教授相邀而担纲的主持人,不辞刚刚发过烧的辛苦出镜,为冬至云诗会作了言简义丰的开场白,拉开了诗会第一篇章的帷幕。付鸿源同学首先为大家诵读自己的原创诗作《谛听秋声》——让星空与大地在诗歌中交融,任秋天在漫长的旅途中相伴,于日常生活中寻觅秋声、谛听秋声,便是谛听心灵的声音。

王莹同学紧接着诵读了王海榕同学的诗作《冬之鸟》。伴着轻快舒缓的配乐,她用平和中正的声线,将这首视角独特的小诗读得活活泼泼。

李雪同学带来的原创诗《午后思绪》展现了冬日午后的一段奇妙遐想,“打开梦的蓝牙/连接春的讯号”一句更是独具匠心,令听众眼前一亮。

江心妍同学通过诵读自己创作的《秋声——不可思议的四分之一》,追寻秋天的踪迹,体味与秋天融为一体的感觉。她的诗句生动别致,展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郑重思考。

王丹阳同学诵读的是杨鑫鑫同学的诗作《冬如是说》,用声音传递蕴藏于苍凉诗行间的辩证与达观。

2022级研究生陈然同学的《冬火》诗如其名,就像冬日里的一抹火光,一抹能够让心灵涅槃重生的珍贵火光。诗歌表面的平静下奔涌着心灵的悸动,富有激情。

在人们眼中,落叶常被视为秋的主要表征或代言人。冯紫临同学从落叶的视角出发,创作并诵读自己的诗歌《叶的私语》,再现属于秋日的那些独家记忆。

冬夜、大海、女子……这些意象在苏雅轩的《她与海》一诗中碰撞,构成了关于生与死的思索,极具力量感。

麻云暄同学的《冬田》厚重而凝练,将父辈对土地的深沉眷恋融入其中,使人深有感触

故乡的秋声是怎样来到游子的梦中?曹莉涓同学用一首原创诗《谛听秋声》,带领听众于绵绵的乡愁中静静感悟秋天。

当大学校园与冬天相遇,又会是怎样的景象?陈博健同学经由诵读《遇冬》,温雅从容地将一个大学生冬日里的生活与观察娓娓道来。

王丹阳同学的原创诗《》是第一篇章的收官之作。她的诵读沉稳有力,能够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冬至云诗会第二篇章

王莹同学的原创诗作《秋声》中,秋天成为了一个神奇的存在——她在时节流转中来到世间,她的身上除了枯败和离别,更有成熟与收获。

初雪值得被珍藏,成为一整个冬天的回忆。刘欢同学的《融化在心底的雪》正是一首关于初雪的小诗。他的诵读文雅而坚韧,将初雪降临的情景再现于听众耳边和心间。

范思艺同学诵读了富有浪漫色彩的原创诗作《杀死妖怪的冬》。她的声线与诗歌极为契合,再现了诗中的奇幻氛围。

刘元一同学的诗作《归路》充分浓缩了生活的常态,同时又有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凄然,慷慨而悲壮。

万京沂同学诵读原创诗《秋声》,整首诗歌典雅而朦胧。他的朗诵亦是华丽优美,如梦如幻。

冯欣怡同学的作品《冬竹》写出了竹在冬日的挺拔与生机,这是冬日的肃杀里难得的亮色;胡浩峰同学的《初雪有感》将海大崂山校区的五子顶与遥远的西伯利亚联系在一起,空间悠远,格局宏大;任新悦同学的《她的山岗》首尾相映、形式独到,朗诵得亦富有质感,诗意十足。

研究生于雪梅同学带来了一首温馨而家常的原创诗《暖冬》。诗的关注点小而明确,洋溢着作者对生活的满怀热爱。

研究生齐俏俏同学的《雪的礼赞》是一首歌咏冬雪的小诗。她用文字记录着雪在人间的舞姿,叙说着雪带给人们的慰藉。

研究生刘彦辰同学诵读了自己的诗作《秋声》。她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秋天,思索终结与新生的奥秘。

陈建锴同学的原创诗作《草》采用了复沓的形式进行创作。他的朗诵更是十分用心,独具回环往复诵读的创意,为云诗会现场的听众带来了满满的惊喜。

冬至云诗会第三篇章

“雪一下,冬便落了一地……”刘梦同学用澄澈的嗓音诵读原创诗作《》,俏皮与飘逸并存。

李娜、李雪两位同学共同诵读了由李娜同学创作的现实主题诗歌《遗憾与未来》。诗歌立足于世界杯赛事与赛场绿茵,思索遗憾的意义。

陈汭泽同学的诗作《秋声》同样直击人心。在他的诵读声中,秋日的彷徨与悲凉在听众面前徐徐铺开。

许铭慧同学的诗作《Oh Mi Corazón》是一首关于心的诗歌,意蕴深远。在云诗会现场,她通过自己真挚的诵读为诗歌作了生动阐释。

王宇彤同学诵读了自己的原创组诗《秋声》。她的诵读带有古韵,同时又有着几分蓬勃的朝气,新颖别致。

莫然同学诵读了李晓萌同学的原创诗作《冻红的石头》。这首诗的主角是高原上一块被冻红的石头——它静默地躺在高原之上,旁观着宇宙间的一切。

林乔薇同学的诗作《秋天的秘密》想象精巧,以秋叶自拟,想象着一片秋叶会怎样度过秋天。

田沐钊同学诵读了自己的原创诗作《冻红的石头》(又是石头,冻红的石头),声音质朴而自然,将一块坚守荒原、被冻得通红的石头的形象读活了。

接下来被诵读的是研究生王雪莹同学的诗作《晚秋》。诵读者任新悦同学把握住整首诗吐露的情感,用悠缓深远的声音再现了晚秋街景,还有那弥漫于晚秋街头的淡淡疲惫感。

在秋天,我们能听见什么?李雪同学诵读了焦扬同学的原创诗作《秋日絮语》,用心捕捉秋日留下的点滴声响,放入心间细细品味。

研究生王楷文同学诵读了自己的原创诗作《江雪》。这是本次云诗会中唯一一首古体诗,一新听众耳目。

郑宇飞同学带来的《仰望一场雪或凝视一片星空》同样精彩。这首诗歌将雪与宇宙相联系,内容富有层次,想象独特,意境深远。

不知不觉间,两个半小时溜过,云诗会已接近尾声。在诗会最后,梅生同学用空灵梦幻的声线诵读海子的《我请求:雨》,为诗会圆满收尾。

同往届云诗会一样,每一篇章结束后,于慈江老师都会及时为参会者的诗作及诵读给出专业点评,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升诗歌创作与朗诵水平。在全部三个篇章一共小一节课(46.5分钟)的详细点评过程中,于慈江老师特意强调,本次冬至云诗会在诵读质量和原创诗创作两个方面上都相当出色。于慈江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并向焦扬、宁如愿、陈然、王海榕、杨振宇和董一力等在幕后和台前为本次诗会筹备贡献过较大心力的同学表示感谢。

当天下午五时许,随着男女主持人的铿锵感谢与祝福,本次一多冬至云诗会顺利落下大幕。诗会虽已落幕,但诗意并未止步,同学们将继续与诗相伴,行过冬至,跨过腊月,步入崭新的2023年和兔年,一同奔赴春归大地、繁花盛开、一切复原的那美好一天。

通讯员:王海榕

编辑:韩一鸣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