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中国海洋大学组织2023届毕业生“暑期舟山行”活动

作者:刘卜源 李雅敏来源:中国海大实践团队发布时间:2022-08-22

字体:

本站讯 为拓宽毕业生就业视野,让更多海大学子了解选调生选拔培养机制,服务毕业生积极投身国家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事业,经与舟山市委组织部沟通,学校选派10名2023届毕业生赴舟山开展就业实践活动。

在舟实践期间,中国海大实践团队始终秉承“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精神以及“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实践精神,先后考察了舟山城市展示馆、舟山市政务办、长峙岛如心未来社区、岱山县东沙古镇、新建村、东岠岛、沈家门国际水产交易中心、普陀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以及展茅街道田园综合体,在考察实践过程中求真务实、积极主动,展现出海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完成了此次就业实践活动。

8月16日,实践队参观了舟山城市展示馆、市政务办、长峙岛如心未来社区和岱山县东沙古镇,全面了解了舟山的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便捷高效的政务管理模式以及现代化的社区治理。舟山市政府以“只跑一次”为服务宗旨,坚持落实一体化与电子化的政务模式,将各项业务从串联关系转变为并连关系,着力打造系统稳定、信息安全、服务精准的政务服务平台。未来社区更是通过数字化、集成化的社区治理模式,淋漓尽致地展现着海岛风光与人间烟火的相交辉映。

实践队在舟山城市展示馆调研

8月17日,实践队参观走访了新建村和东岠岛。几年来,新建村扎实推进环境之变、路径之变、机制之变,结合海岛特有的自然景致,打造了以民俗、民情、生态为体验内容,艺术实习采风基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创意壁画村等为特色的南洞艺谷,建成火车广场、渔人码头等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观区,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新路子。同时,生态与生活、发展与保护也在新建村融洽相存,绿色经济也正源源不断释放发展红利,新建村坚持“净零碳”理念,瞄准绿色发展方向,实现“村强民富”的可持续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每一个村民既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更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

实践队在新建村调研

8月18日,实践队来到沈家门国际水产交易中心领略舟山海岛特色,前往普陀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近距离体验舟山政务工作,参观展茅街道感受舟山禅意生活。沈家门通过打造渔港小镇,逐渐实现由传统渔港向休闲渔港的转型对渔港综合开发、渔业转型升级和海岛时尚生活有引领示范作用。普陀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则是秉持“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运营模式,打造中心—街道“四个平台”—村社(网络)为支撑的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展茅街道紧紧围绕“稳中求进、加快转型”工作主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努力构建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过4天的实践调研,队员们充分感受到了舟山这座城市的绿色、智慧、活力与宜居,领略到海洋城市的独特魅力。临别之际,两位在舟选调生代表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来舟山工作的体验、成长和收获,以及舟山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关心,并欢迎更多海大学子选择舟山、报考舟山。

邂逅舟山,不虚此行。此次“暑期舟山行”活动有效推动了校地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发展,实践队通过用眼看、用耳听、用脚步丈量共同富裕之路的“舟山经验”“海岛样板”,多维度了解舟山市共同富裕建设模式,在海岛共同富裕、村振兴和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调研材料。

通讯员:刘卜源 李雅敏

编辑:杨文昭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