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进行疫情演练
海大园里,有这样一群人:旭日东升,他们兢兢业业愈病痛;落日熔金,他们废寝忘食守平安。他们,是中国海洋大学校医院的全体医务工作者。
杏林葱葱,校医院把暖意播撒;橘井汩汩,校医们将大爱传递。日出日落,朝朝暮暮,悬壶竟煮深深味,橘井仁心济世方。
仁心济世不须猜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二零二零年是王佳主任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校医院的第十个年头。王佳主任并非医学专业出身,却以一袭素衣入杏林,负责校医院的行政工作。论及近况,王佳主任只两字形容:繁忙。王佳主任最近正忙于撰写疫情总结汇报,这些文件经过多次修改,已经从十一页改到了十五页。但是王佳主任坦言道,他们所做的仍然比所写的多。
作为办公室主任,王佳主任没有太多机会与患者接触,但几位来到校医院,提出想要和校医院一同合作公众号推送的学生给王佳主任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能感受到学生们的热情,也很乐意和他们共同学习一些东西”,合作期间,同学们通过网络或咨询,将学习到的实用医学小技巧,以新颖的形式呈现在公众号文章中;王佳主任也通过合作,更加深入地了解微信推送的作用。
捣碎经方心血红,吟笺落入药杯中。大年二十九,王佳主任于公众号上编辑推送了《告全校师生倡议书》,挥剑直指病毒,得到了兄弟高校的一致称赞和校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尽显悬壶杏林之风。大年初三校医院对物资进行梳理,封存并进行统一管控,初六全院医护人员回校就位,并开展二十四小时夜班。同时,为防范特殊情况,院方全方面考虑,共推出近20篇防疫预案。仁心济世古今同,在疫情中,大家万人操弓,共射一箭,每项任务从通知到执行全部都以最快速度就位,“其实每一项任务都很重,但当大家分配到任务时都只有一个回复,那便是‘好’。”
“其实大家都是负重前行,但是即使有压力也要压住,因为我们不能慌”。医者们甘愿化天地之炉,以扁鹊般的精神救死扶伤。天道酬勤,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校医院建立起了完整的防控队伍和完善的防疫体系。
武汉战役进入收官阶段,全国群众的焦虑略显消减,但校医院的各位仍时刻保持着警惕。八月,校医院组织人员前往疾控中心学习检测采样,归来后全院依次进行教学。十月,青岛疫情出现突发状况,十一日发现三例,十二日发现九例,共确诊十三例新冠肺炎病例。此时恰逢国庆刚过,学校开学,人员流动性大,防控工作时间紧,难度大。全体校医院医护人员再次临危受命,医院内部互相采样完成了校医院内部检测,确认安全后,全体上阵参与工作。由于人员不足,有的医生甚至刚下夜班就要直接前往现场参与核酸检测。为了不让检测停下,采样人员连吃饭都只能轮换着吃,一部分医生甚至只能吃冷饭。尽管入秋已凉,但大家的防护服里都满是汗水。寒冬将至,但妙手回春天地暖,不降温的是医者仁心,每一个人都坚持完成了分配到的检测任务。
十月十五日,青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多亏了这些年学校对校医院发展的大力支持,让校医院的面貌焕然一新,才能让我们在疫情防控中有的放矢”,手写处方变成了电脑录入,设备和信息系统更加先进,年轻力量更多了,队伍精神面貌更好了,预约小程序的制作也大大地方便了师生。学校更是为校医院成立了专款,各种医疗物资也得到了有力保障。
王佳主任尽一切努力,只求一壶春雨济肝肠。她希望校医院能被建设成为更高级别的综合医院,拥有更多的设备和药物,将更便捷的医疗系统普及到师生;希望可以把公众号运营好,宣传校医院和医护知识;希望有机会和同学们有更多接触的机会,比如了解同学们对校医院的需求,搭建校医院和同学们沟通和合作的渠道等。
几盏禅茶消俗虑,一怀悲悯似银针。沉着冷静,不显焦虑,冷也从容,暖也从容,医务工作者们永远捧一怀悲悯,站在病痛与人民之间。
王佳主任
天道仁心杏林暖
医好一人,植一棵杏树,如此数年,蔚然成林。1997年至2020年,高鹏护士长的“杏林”已种了二十三年。
“我想成为一个关心别人,同时还可以传递医学知识的人。”护理专业毕业后,因为喜欢高校的学习氛围,她选择来到海大校医院工作。
03年非典,09年甲流,高鹏护士长都奋斗在海大疫情防控一线,丰富的经验使她对此次新冠疫情具有很强的敏感性。疫情刚发生,她便毫不犹豫取消返乡过年的计划,向院长提交了“请战书”,留在青岛随时待命。
白衣执甲,无畏死神,勇于逆行。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宣布学校进入防控状态,校医院24小时开诊值班。大年初六,高鹏护士长在值班开始的第一天到岗,开启昼夜工作状态。疫情爆发初,没有人对新型病毒有深入了解,面对一份份文件,医生护士们需要从细节上下功夫,找到具体的落实方法。高鹏护士长带领团队毫不犹豫地冲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预检分诊,把好进入医院的第一关口。24小时全程轮班、值班,科学设置预检分诊位置和流程,制定并细化防护措施,规范消毒流程,利用微信、视频网课等方式开展员工培训。在海大疫情防控工作中,护士长根据学校疫情防控组的安排,起草校园关键区域防疫消毒工作的文件,肩负起培训、指导各学院各部门开展疫情防控的责任,在全员战“疫”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时高鹏护士长的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力求做到岗位技能和应急处置无差错、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治疗过程的“终端”,与患者沟通是护士最常做的事。对于高鹏护士长来说,她所面对的不仅是学生患者,更是“一群离家远行的孩子”,她与患者之间不仅是医患关系,更是亲人关系。一天夜晚,一位女同学因严重腹泻来到校医院治疗,由于身体严重脱水导致血管不充盈,女孩承受着身体不适和紧张的双重压力,越来越焦虑,甚至想放弃治疗。高鹏护士长注意到了女孩泛红的眼眶,理解她的委屈,很是心疼。她去食堂给女孩打包回晚饭,耐心地安抚她的情绪,带给她战胜病痛的勇气。在护士长的悉心照料下,女孩很快就顺利康复了。她一直记着高鹏护士长给她带来的温暖,时常来找护士长聊天。“身体不适会使病人情绪不稳定,但经过沟通后基本上都会缓解紧张、配合治疗。”细心观察,体谅病人的痛苦;耐心沟通,解决治疗过程中的困难——风雨仁心情未冷,不信人间多病。高鹏护士长心中始终燃着一团火,只为温暖他人。
军训操场上背着医药箱奔忙,学校门口拿着测温枪检查,进入课堂宣讲健康知识……尽职尽责二十三年,高鹏护士长凭借专业素养把病毒挡在门外,凭借奉献精神把温暖传递校园。既要做全校师生健康的守门人,也要做健康知识的传播者,高鹏护士长期望能够开展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通识课,将医学常识和知识普及给师生们。加强急救业务骨干的培训,以点带面提高大学生的急救技能水平。
杏林如海,千万里绵延郁郁葱葱;医者仁心,二十三年坚守勤勤恳恳。杏林春暖,暖天下人。
高鹏护士长
妙手歧黄橘井香
橘恬淡寡欲,清新自然;泉水清冽甘甜、喷珠吐玉。古时苏耽以井水一升、橘叶一片治愈瘟疫,如今海大校医院的医生们以医术医德温暖海大学子。
张杨阳医生在核酸现场
急诊科的张杨阳医生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大夫,张杨阳医生十年前参加学校医务工作的经历,使得他在校医工作上经验丰富。“大学生时常处于心理迷茫期,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使我的工作更有意义,我也在和学生们一起进步。”张杨阳医生如是说。
二十一世纪两次重大的病毒侵袭对张杨阳医生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03年非典期间,白衣天使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还是一名高三学生的他,强烈的奉献精神使他毅然选择了医生这个高尚神圣的职业。谈及为什么会选择在急诊科工作,张杨阳医生道:“性格使然。”作为医院特殊的一部分,急诊科需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且狩猎广泛的人才,“不是治病而是先救命”,这是张杨阳医生对急症科的见解。在海大校医院任职期间,张杨阳时常遇到突发情况。曾经有位同学半夜不慎从寝室上铺跌落,当时正值夜班的张杨阳医生沉着冷静地解决问题,安抚了同学的情绪。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严峻的新冠病毒疫情下,这位心怀社会的白衣战士决心前往前线武汉进行支援,“援鄂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责任,更关乎着人类生存和物种延续!”张杨阳医生感叹道。疫情爆发以来,张杨阳医生积极配合校医院其他部门的医生,同时处理好急、忙、杂的急诊科事务。他临危不惮,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将外防输入和内防输出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任务,他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职业担当和严谨求实、认真谨慎的工作作风是无数校医院工作者的缩影。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对于青岛在五天之内完成上千万人核酸检测的高效工作,张杨阳医生十分感动,感慨道:“这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我们也十分感激其他市的援助、海大学生的配合、老师废寝忘食的工作和医务人员默默的奉献。”
日常生活里,无论是篮球赛、体测,还是红会培训,都能看到张杨阳医生雷厉风行的身影。近年来,他和同事一起开展的许多活动,例如打石膏、开展门诊手术、外伤的清创缝合等也都充分体现了校医院的进步。
自从2017年10月来到海大,张杨阳医生将热情与爱心播撒在海大的每一处。他对海大校医院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和祝福,这个内敛的医生或许不会用语言表达出这份爱,但他已在行动中不断地证明了他的心。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张杨阳医生就是这样可托,可任,可信的医者。
精色内白,纷缊宜脩,这是橘脱俗的美质;兼冬积温水,叠暑泌寒泉,这是井体贴的美质。橘井四时春,温暖海大人。
太阳升起,照耀着校医院里医护们忙碌的身影;夜幕降临,那几盏温暖明亮的灯也不会熄灭。日出日落,朝朝暮暮,悬壶竟煮深深味,橘井仁心济世方。
这里有老一辈的医护们奠定坚实根基,也有新一代医护为这里增枝添叶,在今后,这片杏林还将愈加繁茂,为所有海大师生提供一片荫凉。
图:来源受访者
文:李晓萌 2020级少数民族预科
苏心浩 2020级新闻传播学类
李梦雅 2020级新闻传播学类
慕欣瑶 2019级新闻学
编辑:慕欣瑶
责任编辑:苏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