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设计的一款公益活动,用户通过行走、网上支付、网络购票等低碳行为为自己的“碳账户”积累“能量”,随后就可以用一定的能量值在支付宝中领养一颗虚拟的树,之后由支付宝公司投资,由各个公益组织实际运行,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颗实体的树,实际的种植和养护又由当地的牧民或农民来完成。“蚂蚁森林”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公益模式,相较于传统公益,这种互联网+绿色公益能带来大规模影响力,不管是它的产生背景,运行模式,影响力,种植地点,对生态的作用,都具有典型性。因此由法政学院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6名同学组成的调研队以“互联网+背景下蚂蚁森林的落实现状和环境社会效益调研”为主题展开了调研活动。
7月15日,调研队到达吉兰泰镇,在对这座制盐小镇及周边环境进行考察过后,调研队在当地牧民的带领下来到就近的蚂蚁森林6号林,在前往梭梭林的路上,牧民叔叔介绍了镇子的基本情况,吉兰泰镇深处内陆,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制盐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并由此开发养鱼、养猪等衍生产业,但是近年来,政府实行禁牧政策,并禁止现有盐矿以外的矿产开发,吉兰泰镇人口日益减少。由于牧民叔叔就是周边原住牧民,因此,结合他自己的经历,还给调研队讲解了梭梭树的种植、养护,蚂蚁森林对周边牧民的影响,政府如何补贴等一系列问题。队员们通过牧民叔叔的讲解以及与梭梭树的亲密接触,对蚂蚁森林的实施环境和落实情况有了基本了解,随后,调研队在吉兰泰镇内进行街坊,询问镇民对蚂蚁森林的了解情况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虽然很多人们对蚂蚁森林可能只是略有耳闻,却都一致认为当地的沙尘暴有了极大的改善。
“蚂蚁森林”是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发起的“一亿颗梭梭”项目的组成部分,因此,7月16日,调研队访问了阿拉善see基金会,由负责人朱主任对“一亿颗梭梭”项目进行详细介绍,“一亿颗梭梭”项目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发起,联合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搭建多方参与平台,致力于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防治工作,计划用十年在阿拉善关键生态地区种植一亿颗以梭梭为代表的植物,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遏制荒漠化趋势,而支付宝就是其中一方资金来源,由此形成蚂蚁森林模式。朱主任特别指出种植梭梭并不是把要沙漠变成绿洲。而只是在边缘区域进行一些防治和锁边,防止荒漠化扩大和蔓延,这是一个特别理念。同时这个项目不仅是一个生态项目,更重要的是一个产业的发展,梭梭可以接种肉苁蓉,给牧民带来经济效益。此外,朱主任还介绍了阿拉善see的公益治沙示范基地。通过此次访问,调研队对“蚂蚁森林”的实施背景有了充分认识,阿拉善see的荒漠化防治理念和公众参与方式也为其他环保项目提供借鉴。
为了更充分了解“蚂蚁森林”的合作模式, 7月17日,调研队来到阿拉善盟林业局,受到高科长的热情接待,高科长首先说明了政府在蚂蚁森林的运营中所起到的作用,该项目由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管理,政府对个体承包商、企业所种植的梭梭树在三年后进行验收,验收后予以补助,政府在自己的任务范围内进行合理分配资金。其次主要讲解了“蚂蚁森林”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及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在经济上,除了每亩给与牧民一定的经济补助外,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沙产业,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在梭梭上接种肉苁蓉,这可给牧民带来一笔可观收入,高科长也表示这使得当地居民在种植梭梭上很大积极性,现在已经开始降低梭梭种植密度。在环境变化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沙尘暴频率的降低,在城市中也能感受到风沙的减少,而降水量和地下水位则无太大变化。随后,调研队对蚂蚁森林的监管,未来种植计划等问题进行询问,高科长也一一进行解答,高科长还指出“蚂蚁森林”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借助支付宝平台让更多的人可以投身于公益,参与度更高。至此,调研活动基本结束,调研队通过几天的调研活动对蚂蚁森林的整体情况和影响有了更为准确完整的了解。
十八大以来,国家就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蚂蚁森林响应国家的政策制度,对西部荒漠化治理作出重要贡献。同时蚂蚁森林是在国家政策之下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的新公益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中的一份子,影响力巨大,因此这次调研能够使大家了解、信任这个项目,通过宣传,吸引更多环保力量,也为环保事业提供借鉴。
通讯员:武倩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