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 谁是勇者
本站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已逐步进入老年化。在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与养老负担日益沉重的矛盾下,是否应该延后退休成为一个话题热点。10月30日晚,由海洋环境学院团委举办,海环学生会学术部承办的海环辩论赛决赛在海环学院楼410举行。本次比赛以“延后退休利大还是弊大”为题,由海环和各兄弟院队优秀辩手担任评委。经过一番激烈角逐,正方代表队最终获得胜利,正方二辩彭阳荣膺最佳辩手称号。
正方:那佳琦 彭阳 李家宁 张闻达
正方观点:延后退休利大于弊
反方:陈梓明 许舒雅 齐宇轩 戴绍康
反方观点:延后退休弊大于利
最佳辩手:彭阳
获胜方:正方
开篇立论,正方一辩首先从国家经济实力增长,人均寿命增长的角度出发,说明在生理条件上,延期退休已具备充分条件。随后,正方从人才短缺和养老负担两大社会问题入手,说明在如今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周期增长,拥有丰富经验和技能的老年人不仅能填补社会的人才缺口,更能减轻社会养老负担。面对反方四辩逐条质询,正方举出欧洲历史实例,证明延后退休有其缓慢性和历史必然性。反方立论尖锐指出,延后退休只会使少数高收入脑力劳动者收益,“对于大量低收入体力劳动者,这无疑是对他们进行变相剥削,缺少人文关怀。”同时,反方强调老年劳动者医疗费用将进一步加重社会负担,年轻一代也会失去更多就业岗位。正方四辩随即抓出反方漏洞,提出基层人员只有多劳才能多得。
驳论阶段,正方二辩就“延后退休”这一概念加以新的诠释,提出这不是“一刀切”,而是“具体情况灵活处理”。针对反方提出的就业问题,正方从长远角度出发,举出欧洲历史上的实例,说明新老人员岗位“并不发生一一对应”,就业问题只是短期现象。反方认为中西方国情不同,不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并强调社会应当为人服务,延后退休是在损害人民利益。同时反方指出,正方所说健康情况具备条件没有具体数据支持,社会老龄化加深“已成现状”,一昧加重退休人员负担将引发医疗费用等诸多问题,无疑是饮鸩止渴。正方随即针锋相对,列举数据说明老年人“退而不休”现象普遍存在:“很多老年人希望继续工作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谁来为他们提供劳动保障?”面对正方质问,反方提出“青年人创造生产力,生产力造就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弥补国家人民经济负担”逻辑链,指出延后退休压榨年轻一代发挥空间是“截流”而“断源”的不理智做法。
盘问阶段,正方三辩就晚年幸福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工作能弥补老年人的生活空虚,才是真正人文关怀的体现;并且再次强调高技术人才缺口问题将无法避免。小结中,正方尖锐指出,反对延后退休将对国家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是一种只顾个人利益,过分自私的行为。反方则从广大人民角度出发,批驳对方过分牺牲人民利益,所导致的失业问题和社会矛盾将无法用金钱弥补。“社会是民主的,我们不仅要关注民主,更要关注民主背后的人。”
在自由辩论中,双方加快节奏,比赛愈发激烈。正方二辩率先发难,引用大量数据说明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在“返聘”无法保证劳动者利益的情况下,只有延后退休才能保证人民的长期利益。反方不甘示弱,质问对方:“难道剥削人民退休后的自由人生就是保证他们的利益吗?”同时指出,高达33% 的老人为工作感到劳累。对于人生幸福的问题,正方认为“劳累”不等同于“不快乐”,累并快乐着才是常态。反方随即质问:“你被剥削了会感到开心吗?”并就年轻一代就业问题紧追不放。正方随即指出,就业压力存在已成必然现实,延后退休与否都无法解决根本矛盾。反方一辩据理力争:“许多公务员在48岁后进入不工作,领工资的状态,难道不是挤占社会资源吗?”最后反方依旧打出情感牌,提倡给予老年人更多自由空间。
进入最后总结阶段,反方四辩指出对方没有将延后退休是否“一刀切”与辩题“利弊之争”联系起来,缺少逻辑和数据支持;同时再次强调制度的基础是人,必须为人服务,而一昧延后退休无非在严重伤害人的情感。“我们为什么要按期退休?不是因为怕老人,是因为爱。”反方四辩动情说道。他指出,老年人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追寻自己生活的权利。正方四辩则认为人不光有“情感”,还有“理性”,“人最大的快乐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在其必要性上加以深入总结,指出在培养人才占用社会资源日益增多的现状下,延期退休已成必然。“当人才凋敝,社会不堪重负,老年人还会有真正的天伦之乐吗?”正方四辩以有力质问给予对方最后一击。
最后,由法学2011级辩手朱继源进行点评。他首先肯定双方辩手今天论证的依据很充分,没有躲避与对方的交锋。同时他也指出,双方辩论点太多太乱,导致自己的主要内容不明显。他建议保留几个有足够把握的点来驳倒对方:“你们辩论时要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尖锐。当然,提高实力后,这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文:詹景 图:陈希
最佳辩手彭阳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