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莹:多彩生活由帆船开始

作者:桂曦 李玉来源:观海听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1-12-05 字号:

    “喂,妈妈,我这边的采访结束了,你来接我呗!”采访结束之际,于莹接通已经振动很久的手机,撒娇般央求家人来接她回家,一脸甜蜜与温馨。爽朗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和,使你一点也不会感觉到眼前这个个子高挺,梳着长长麻花辫的女孩竟是2011环法帆船赛冠军得主。作为环法帆船赛冠军队唯一的中国女性成员,于莹(09级法语系)普通的外表下却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与帆船结缘的她,正在演绎着别样的大学生活。

不一样的高中时代

        于莹与帆船结缘十分偶然,高一暑假时她参加了青岛“帆船进校园”活动,与帆船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其他同学忙于假期的各种辅导班时,于莹却因为对帆船运动的好奇以及在游泳方面的特长,报名参加该活动。班主任得知平时乖巧听话的于莹准备假期“不务正业”后,有点生气地对于莹说:“回家问问你妈妈吧,她让你去你就去!” 令班主任老师没想到的是,于莹的家庭十分民主,在于莹表示不会落下学业后,家里十分赞同她参加这项活动。

 
 
 
海纳百帆
 
真正的接受帆船训练,是在高三下学期。这不禁让记者疑惑,高三下学期正是备战高考的紧张时刻,怎么会有时间去参加训练?原来,于莹还有出色的英语这一特长。在高三下学期,班主任老师建议她尝试中国海洋大学的小语种特招,就当考前练兵。“当时我就想,那就去试试呗,结果就被录取了。于是,整个高三下半学期我都可以不用再上课,让当时还要苦于为高考奋斗的同学羡慕至极。”于莹笑着回忆自己的特殊高考,“不过,这让我原本想好的专业又来了个大转弯,我又要学文科了。”事实上,高中时期的于莹是一名地道的理科生,虽然她对物化生不感冒,但无奈历史、政治学得太差,只好选择在理科世界打拼,而她内心最青睐的却是地质学。
 
大学有了保证,于莹的后高三时代无比空闲。在妈妈建议下她参加了克利伯帆船赛的船员招募。经过层层选拔,于莹顺利成为了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全球最小的船员。在做了充分准备即将去英国之际,事与愿违的事情却发生了:因自己的学籍处在高中转大学的空档中,大使馆无法确认其身份而拒签。这对于即将作为帆船选手接受挑战同时也是第一次自己出国的于莹来说,莫过于晴天霹雳。“当时肯定难受啊,一个人在北京的机场里,看着自己的队友登上了飞机,而自己却被拒签了,对当时的我打击不小。但是现在想想,其实没去成挺好的。”于莹坦然告诉我们,那段时间是她第一次被人追捧,媒体的全程报道、他人的赞美不断,使得整个人的状态有些轻飘飘了,而且当时年少的她并不知道帆船运动有多危险,如果第一次就参加难度那么大的比赛,很可能会遭受巨大挫折,从而熄灭她对帆船的热情之火。
 
英国没去成,生活也不能因此就停滞不前。于莹很快调整好心情,去帆船俱乐部当义工。在此期间,她接触很多活动,自己也策划过晚会等活动。一天,在教小朋友如何驾驭帆船的于莹接到领导电话,询问想不想给帆船教练当英文翻译,地点是厦门。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第二天就拿着机票飞往了福建。“我做事情经常就是这样,不会考虑太多,有机会就会选择尝试。”于莹对自己的果断接受这样解释道。看似平淡的语气中却透露着勇敢。原来在高中之前,她经常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每次都是自己收拾行李,自理能力非常强,所以她一点都不担心一个人的厦门之行。翻译的生活很精彩,也让她系统学习了驾驭帆船的方法,并且“意外地”给她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足足6000元的半个月工资。面对女儿轻松地获得如此多的收入,于莹的母亲却有些担心,“一个这么小的孩子第一次工作就有这么多的钱,以后她还会看上什么工作呢?”
 
理科变成文科,学习假期变成帆船假期,紧张的高三时代变成帆船义工,英国的帆船比赛变成有着丰厚收入的翻译工作——于莹的生活,就是这样充满变数。强烈的好奇心为她开辟了一条又一条未知的道路,不甘平凡的勇气让她敢于只身披荆斩棘,她不怕面对前方的黑暗,因为她知道,背后有强大的家庭后盾在默默支持着她。
 
安静的大学生活 多彩的帆船假期
 
大学前丰富的活动练就了于莹很多的能力,所以她接受妈妈的建议——不在大学中加入任何社团,打好知识基础。于是,在大学中,她一直潜心学习,各种社团里鲜见她的身影,文体活动中找不到她的容颜,除了泡图书馆,去自习室,她最多会在晚会上露露脸。没有了实践活动繁杂的骚扰,于莹的学习起来得心应手,整个学期都轻松愉快。但是一到假期,她就像掉入了一个忙碌的黑洞,甚至连大年初三都要去俱乐部商量各种比赛事宜,也难怪于莹的爷爷会抱怨这么小的姑娘却比爸爸还忙,过年也无法呆在家里。
 
今年5月,法国南部通过其在中国上海的代表处朗格多克-鲁西荣大区之家向青岛帆船协会发出了联合参赛邀请,邀请青岛派出两名外语能力突出、拥有近岸帆船拉力赛经验的选手与其联合组成法国南部-中国青岛帆船队参加。青岛帆船协会接到邀请后,与法方经过多次沟通,最终确定尔沃环球帆船赛中国第一人郭川和克利伯09-10环球帆船赛青岛号船员选拔赛最佳新人奖得主于莹代表青岛赴法参赛。
 
 
 
环法帆船比赛中巾帼不让须眉(右二为于莹)
 
这个消息无疑带给于莹一个巨大惊喜,学习法语的她也考虑过以后是否去法国留学,结果在大二就能如愿以偿。做决定一向不拖泥带水的于莹怎会放过如此的好机会,于是她办理完大学期末延考手续,就飞去法国,开始了绕海环法之旅。
 
于莹坦诚说道,其实在帆船方面,她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优秀,“毕竟我不是专业运动员”。在回忆起环法之旅时,一丝泛光闪过她的双眸,“在法国的一段时间里,我觉得很难过,心情低落。因为我做得并不好,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水平。”被国内媒体天花乱坠的宣传所包围的于莹其实自认为在帆船上的位置很碍事,队伍能取胜,并不是由于她的出色表现。“事实上,我只是个学习者,队伍能赢是因为我们的队伍很强悍,”于莹这样形容自己的队伍。同时她表示虽然出身法语专业,但一旦队友语速加快,于莹就很难与他们沟通了。当记者谈及同行的中国运动员郭川时,于莹不自觉扬起嘴角激动说道:“我特别感谢他!”——作为唯一的同行中国人,郭川尽到了一个大哥哥的责任。他开导于莹把自己摆到学习者的位置而非一味追求成就,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看起来自由自在的海上帆船航行,其实也时常发生危险的事。在环法比赛中,于莹的头部有次撞到了如网球场宽度高的桅杆上。同船队员担心不已——每年比赛都会有头部受伤的运动员,被撞者甚至会有脑震荡的危险。“当时我的脑袋就没有意识一片模糊了。”然而对于这次比赛的危险于莹却并没有十分在意,“我的脑袋一会儿就好了,当时还非常轻松的告诉队友,没有问题。”实际上,每次进行帆船比赛,于莹的腿上都会有一块块的淤青,她甚至开玩笑的说自己从来不敢穿短裤,害怕别人误会是家暴。当记者问到她没有害怕时,她却笑着摇摇头表示,兴趣让她的所有胆怯消失不见。
 
环法帆船赛的经历,让于莹对帆船更加热爱。一心只想到比赛的于莹,都没有到法国大陆上认真看看,甚至连去憧憬已久的巴黎和普罗旺斯的时间都被比赛所占据。帆船夺走了她的娱乐生活,然而认真备战的她一点也不觉得遗憾,因为这次去法国的目的是比赛而不是旅游,这种一心一意为比赛的心情反而带给了她由衷的快乐。
 
 
 
  我与帆船有个约会
 
未来 其实我也很迷茫
 
当记者问到大学毕业后想从事的职业方向时,于莹爽快而干脆的回答道:“不知道。现在的路太宽,我反而不知道该选择什么。目前最大的纠结就是出国还是留在中国。”但她坚定的眼神让记者明白她对帆船的感情不会改变,如果有可能,她仍然愿意选择从事与帆船相关的职业。她喜欢和航海人交往——在船上生活过的人,更懂得团队的重要性。船员因为要与各个国家的人打交道,所以对生活更有热情。“在海上,没有年龄、没有性别,大家都要为了整体而放弃个人。”然而,当被问道是否有考虑过做专业帆船运动员时,于莹摇摇头:“毕竟自己的体力跟不上,只要和帆船有关就很满意了。至于现实条件与理想世界的差别,我也无法预测。”的确,于莹的生活正如她自己所形容的,“无法预料”。
 
褪掉光环,谈及现实,即使是有着冠军身份以及别人无法比拟特长的于莹同样很迷茫。在他人看来,于莹的选择有很多,她会与帆船一同走下去,未来似乎很光明。但是,帆船在中国还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并没有什么很切合实际的工作机会。大三的于莹还是在不断地尝试各种事物,或许在不断地尝试中,就会发现机会。有尝试,生活才会充满变数,而这些变数,就是通向新生活新领域的大门。
 
个子高高却透露着平易之气的于莹,也会被淹没在拥挤的人潮中,若与她并不相识,她只不过是人群中转瞬即逝的过客。她正喜欢这样:做一个低调的帆船使者,纵然不那么出众,却可以透过自己的力量传递着动听的海上之声,在庸庸碌碌的大众之间不留痕迹的享受自己多彩的生活。
 
文:桂曦 李玉 图:来自受访者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