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听涛:
贾平凹:没事,我可以和你们随便聊聊。
我是海洋大学行走
观海听涛:首先,恭喜您成为海大驻校作家。我们了解到,您不仅是陕西省作协主席,《美文》杂志主编,也同时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可以说是创作和教学两不误。而且这也是现在许多著名作家的做法,比如
贾平凹:其实专业作家兼职大学教授的,我算得上是第一个。针对这个问题,以前有个电视台还把我请去做了个节目。现场有两派意见在争论,我作为当事人,觉得不必过分放大这种现象。毕竟所谓的“驻校作家”和“兼职教授”一般都不像正式教授一样教学。
当时西北大学提议我做硕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当时我说我有些为难,我说我考虑一下,起码一个自己考虑能不能胜任,自己有没有时间。我想,如果叫我去当小学老师我不敢去,因为小学老师需要耐心,我没有耐心。如果当大学里正常教学的老师,我也不可能去,因为我讲不了普通话,现在学校要求讲普通话。大学的指导老师他毕竟有一个班子,还有一些辅导老师。
另外,我觉得作
其实,我算不上驻校作家,顶多只能算是“行走”。清朝有种不是“官”的荣誉,叫“上书房行走”,实际上就是清朝时候皇子师傅的副手。清朝人喜欢用“行走”这词,差不多是就是供驱使的意思。我在你们学校才“驻”了两天就走了,算不上“驻校作家”,叫我“海洋大学行走”倒还实至名归。
智慧蕴含在日常生活中
观海听涛:您曾经写过一篇《我的老师》,写您拜一个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您秉承的是一个怎样的学习观?你又是怎样看待当下大学生的学习观念的?
贾平凹:我觉得那个小孩蛮有意思的,所以用一种调侃的方式去写。小孩子很纯真,有很多成年人已经丧失了的品质,所以我认为这点值得学习。其实,智慧是蕴含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我们平时可以多留一个心眼,就能学到很多书本里没有的知识。
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包容的,所以我也不好去评价现在大学生的学习观念。每个人可能学的方向不一样,不能用我的眼光去评判。但是,有一点是永远都一样的,只有把实力培养好,以后走上社会才能生存得下去。现在学生看书太少,内在的东西就很缺乏。同学应该勤奋学习,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扩充自己,这样以后才能有实力走上社会。
观海听涛:智慧藏在日常生活里,那么家庭教育一定非常重要。您就在您女儿的婚礼上有过一段讲话,您说您在前半生写下了百十余部作品,其中最温暖最牵肠挂肚和最有压力的作品就是您的女儿贾浅。那么,您能不能与大学生家长分享您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贾平凹:也谈不上心得体会,我只是觉得现在上学太辛苦了,学习负担那么重,娃们学得累,家长也急得团团转。学生真的是世上最辛苦的人。但按照我的观点,这是体制的问题。不可能说你觉得很辛苦,就不去学习了。你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但是家长还是可以有些作为的,可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应该让你们知道现在很辛苦,都是为了以后的幸福打基础。
不能把老祖宗的文化丢了
观海听涛:2007年的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中,您担任评委,但却最终没能从20万个选手中,选出一个高中组金奖获得者。而且我了解到,您主编的《美文》杂志一度被高中语
贾平凹:其实这也不好说,这其中有偶然的因素。那个比赛的高中组金奖一连缺了好几年,可是去年就有金奖了,这和选手有很大关系。可能一些顶尖选手在比赛时很紧张,写出应该有的水平,我们评委也就不好意思还给他们金奖。不过,学习压力的因素是肯定有的。娃们的压力太大了,上了高中,只被关在门里学习,啥也不知道了,你让娃们能写出什么来?所以,比赛里出现了初中生比高中生写得好的现象,这也是个问题。
观海听涛:问一个相关问题,前段时间文理分科问题被广泛讨论。而在大学里,一些理科生因为专业限制,又没有语文课,遇到了文学修养退步的现象。您认为理科生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贾平凹:其实现在大学都不教语文,这个问题也不仅仅存在于理科生,很多文科生现在也不看书了。但是,最基本的一点是,生存在这个环境,就会自动地去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其实理科生在这方面不一定就比文科生要弱,因为他们思维比较开阔,逻辑能力更强,这反而能对语文有所帮助。你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选择,制定读书计划,自己用功去学。学校没法给你上课,更没法教你看哪些书。这就好比吃肉,有些人觉得是美食,但那些吃素的人就不喜欢吃,不能一概而论。总之,你们要扩大知识面,广泛涉猎,不能把咱们老祖宗的文化丢了。
记者:刘佳琪 摄影:符格意
【记者手记】
我之前就看过很多贾老的书,被他对乡土文化的细致刻画所深深吸引。
采访结束时,已是中午十二点,我转乘公交车回到崂山校区。虽然辛苦得以至于一坐上公交车,我便开始睡觉,即使到达崂山校区也浑然不知,但我收获的是一次与智者面对面对话的宝贵机会,和一次记者应有的永不气馁的砥砺。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赵奚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