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岁时,投身行伍,见证了太多的杀戮和纷争。20岁时,“带着特异的经历和一身泥土气息”,从湘西独闯北京。这个高小毕业,曾经“连标点符号都不晓”的湘西青年,以“人性的治疗者”自居,硬是凭着一支笔、一颗心成为驰骋文坛的一匹黑马。30岁时,在徐志摩的推荐、校长杨振声的提携下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国文系讲师。青岛的青山绿水,自此酝酿了湘西青年笔下的一派天光水影。  是年1931年8月,湘西青年的名字叫沈从文。  沈从文主讲“小说史”和“散文写作”。据当时听过他小说史课程的学生臧克家回忆:  “沈先生上课,声语低,说的快,似略有怯意……对爱好文艺的同学诚心提携”。  操一口难懂的湘西话的沈从文,不善于学院派的“讲课”,...
    2022-04-161024
  • 青岛黄县路7号,是一座掩映在法国梧桐绿荫下的两层红瓦老楼。穿过时光隧道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这里时常高朋满座———我们看到“身材修长,仪表甚伟”的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与执掌学校学术“牛耳”的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方令孺等学者教授在此谈诗论道,纵论天下。  “杨振声”三字约是1918年伴随着“新潮社”的成立而出现的,那时他是北京大学国文系学生。“五四”运动中,他是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主要参与者,曾两度被捕入狱。“五四”当年秋赴美留学,先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心理学获硕士学位,后转哈佛读教育学获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后即投身教育,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  1930年,在著名教育家...
    2022-04-121152
  • 本站讯党在高校一百年,是引领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一百年,是探索社会主义特色高等教育的一百年,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代代人才的一百年,是在科研领域拓荒创新的一百年。中国海洋大学创建于1924年,是国人在齐鲁大地上创办的第一所本科起点的现代大学。学校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了一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之路。历经近百年风雨,中国海洋大学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20世纪20年代,罗荣桓、彭明晶、张沈川等进步学生积极组织学生声援工人运动,为日后开展革命工作奠定了基础。1931年,学校的第一个党支部成立。1932年,在...
    2022-04-101559
  • 本站讯建校以来,海大人秉承“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赫崇本,创建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物理海洋学专业和海洋气象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忠于海洋事业的实干家、理论家和管理者,开拓了新中国海洋事业。文圣常,首次提出解析形式的风浪频谱,撰写了国内外第一部海浪专著《海浪原理》。管华诗,首创了我国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构建了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主持编著了我国首部大型海洋药物典籍《中华海洋本草》。宋微波,主要从事纤毛虫原生动物分类学、系统学和细胞学研究,领导开创了全球海洋纤毛虫多样性研究的新局面。李华军,创新了海洋平台检测与减振及修复加固技术,攻克了海洋...
    2022-04-105374
  •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开始在山东考察。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研究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系统布局和自主研发海洋高端装备、推进海洋军民融合等情况。1986年4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右二)来校视察。1989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右)来校视察。1990年6月20日,国务委员李铁映(左五)来校视察。1997年4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来校视察。2006年5月11日,国务委员陈至立(中)考察“东方红2”船。2006年5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中)来校视察。2017年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
    2022-04-091302
  • 图为毕业二十年聚会合影(左二为本文作者)图为在校期间同学留影(后排右二为本文作者)母校所在的山东青岛,是个美丽的岛城。学校本部环境优美,有很多上百年历史的欧式老建筑。在这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象牙塔里,发生点美丽的故事,也是必然的。青岛方言把姑娘叫 “大嫚”,小伙叫 “小哥”。萍是同班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嫚”,她父亲是本系的教授,后来给我们上过有机化学课。套用现在的一个词,她算是一个“高白美”,身高超过165,皮肤白皙,体态优美。“嫚”字的含义,除了女孩子的意思外,还有柔美、长裙飘飘的含义。而萍就喜欢穿飘逸的长裙,很好地阐释“嫚”这个字的内涵。性格也好,静如幽兰,上课之余,基本上就是在教室或图书馆学...
    2022-04-09668
  • 一、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9月28日,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青岛市黄海饭店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是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的基本研究力量。中心还邀请了中国海洋大学各有关单位专家教授,国家海洋局系统各单位专家型领导和学者,沿海省市海洋部门专家型领导,各高等学府有关专家,国家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为特邀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有效整合海洋界的人力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发挥集体的智慧优势,加强海洋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保障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资源安全,促进海洋事业和谐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
    2022-04-091094
  • 本站讯凭海而立,因海而兴,中国海洋大学承载着“谋海济国”的历史使命。早在20世纪30年代,学校就倡设海边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等涉海学科,矢志在海洋科学领域报国图强。即使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学校也没有停止“浩海求索”的步伐,还吸引了童第周、赫崇本等一大批爱国科学家投入祖国母亲怀抱。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海洋事业发展:1960年,国家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仍支持学校建造海洋调查船;1999年,当国家推行高等院校调整合并,学校面临发展道路的重大抉择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支持学校保留发展海洋特色。学校始终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一...
    2022-04-081005
  • s
    2022-04-081058
  • 本站讯中国海洋大学是我国海洋领域重大科技项目的重要发起和承担单位,提出的“透明海洋”等相关建议被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采纳。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是关乎国家资源、环境、气候和国防安全的核心战略海区,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取这一海区不同空间尺度的海洋环境信息,预测未来特定时期内海洋环境、气候及资源的变化,实现海洋状态透明、过程透明、变化透明,使海洋成为“透明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因此,实施“透明海洋”计划是追赶乃至引领世界海洋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2014年6月,“东方红2”船在南海布放潜标。2020年8月,“东方红3”船在全球最深海域——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使用CTD绞车进行36瓶位温盐深剖面仪10500米...
    2022-04-07742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