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跨文化写作——王蒙《在伊犁》学术研讨会”举行

作者:关曙雷 张波涛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发布时间:2025-05-20

字体:

本站讯 5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作家出版社、王蒙研究全国联席会议主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与跨文化写作——王蒙《在伊犁》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办。人民艺术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於可训,山东大学荣聘教授张志忠,湖南省文联主席夏义生,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出席会议。

张静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中国海洋大学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给学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奋力推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学校一直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王蒙先生的加盟更是为海大人文兴盛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伊犁》饱含王蒙先生对边疆大地的深情,此次会议既是向先生致敬、对王蒙研究的深化,也为我们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契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开展王蒙研究,着力打造王蒙研究的学术品牌、学术高地。

来自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广州华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及作家出版社、《齐鲁学刊》《扬子江文学评论》《文艺论坛》等高校、科研院所、学术期刊等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跨文化书写以及《在伊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充分肯定了《在伊犁》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闭幕式上,周海波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王蒙先生深情回忆了16年的新疆生活,表达了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王蒙先生指出,16年的新疆生活虽然在自己90多年的人生中仅占一小部分,但影响深远、终生难忘。《在伊犁》写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记录了很多各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同时也记录了新疆多元一体文化。他说,在新疆16年的宝贵积累,远远不止于书写新疆题材的作品,更在于对自己的灵魂心绪三观的淬炼、增益、感应与激扬,与新疆各族人民永远是心连心,共情共梦共享。最后,王蒙先生饱含深情地用汉语和维语歌唱了新疆民歌《黑黑的眼睛》。

研讨会前,举行了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创意写作中心揭牌暨行业导师聘任仪式,王蒙先生、张静常务副书记共同为创意写作中心揭牌,并向张炜、毕淑敏、王干、艾克拜尔·米吉提、帕蒂古丽·依布拉音等著名作家颁发了行业导师聘书。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熊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海洋大学王蒙文学研究所所长温奉桥教授主持闭幕式本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王蒙文学研究所承办,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岛市中国新文学学会协办。

通讯员:关曙雷 张波涛 图:李刚

合影

编辑:赵奚赟

责任编辑:李华昌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