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校区筹建史略

作者:纪玉洪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3-11-07

  1959年时,学校校园占地面积为563.3亩,其中鱼山路五号院内427.5亩,阴岛路(今红岛路)以东坡地135.8亩。“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土地被侵占的现象不断发生,尤其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9年期间更为严重,光是阴岛路以东地区先后被海军某航空兵部队、青岛商业局和国家海洋局一所占用或划用约100亩”(据《上报山东海洋学院总体规划任务书》)。如此,该区域属学校所用之地只剩36.3亩。而鱼山路五号院内除去八关山外,实际可用于建设的土地只有317亩。解放前的房舍多为德国兵营和日本中学的砖木结构建筑,利用率低。解放后的建筑也因受青岛老城区保护政策限制,三四层居多。由此,经过测算,鱼山路五号院内只能承建3000余名学生的额定用房。1982年秋,各类在校生数2000余人,校舍尚可满足办学需要。

  1983年4月,国务院在批转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的通知中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定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之一。……这就迫切要求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为四化建设培养和输送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各类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要采取多层次、多种规格和多种形式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充分挖掘学校潜力的同时,要切实保证办学条件。对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所需的事业费和基建投资,要尽最大的努力给予解决。根据这个通知精神,学校于1983年6月编制完成并上报教育部《山东海洋学院1983—1985年高等教育事业计划》,积极进行招生改革,扩大招生数额。在办学形式上,除完成国家指令性招生计划外,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开展委托办班。在办学层次上,既招收本科生、研究生,也开始招收专科生,还举办夜大学、干部专修班。1983年招收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和夜大生共694人,比1982年增加了63%,成为1959年以来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1984年,为适应国家海洋开发利用事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进一步挖潜,除增加本科生招生数额外,又增加4个专科班,增加招生近200人;并采取计划外个人自费的办法,夜大学扩大招生69人,这样各类招生总数首次破千,达到1028人。由此,因学生宿舍不足,除按计划对地理专修科的51人、生物专修科的20人、干训班的63人实行走读外,凡84级有走读条件的学生一律实行走读。如此,本年包括全日制本科生在内,走读生总数达190人。

  增加走读生数显然是权宜之策,就地扩建校舍又几无可能,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办学空间不足的问题,征地建设新校区成为唯一选项。1984年党委常委会和院长办公会对此事进行数次专题研究,当时学校领导对选址的考量是尽量离学校近,且靠近海,所以起初考虑在辛家庄一带征地,但因不符合城市规划而未果,后同青岛市有关部门多次接触后,目光投到了青岛市规划的东部麦岛高教区一带。经学校向教育部领导和有关司、局请示汇报,并与青岛市进一步洽商,当年根据教育部下发的(84)教基字209号文的意见,青岛市在规划的东部高教区分配给学校用地300亩。此地块依山傍海,环境幽静,是理想的新校区选址。

  1985年4月22日,学校正式向教育部上报《关于扩大学校发展规模和征地问题的报告》。报告提出学校发展规模“定为6000人为宜”,陈述的主要理由如下:“教育部原定我院发展规模为4000人,是在当时学校专业设置以理为主,对海洋开发利用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估计不足,以及当时毕业生分配渠道不通情况下确定的。通过1983年试行供需见面的毕业生分配改革,打开了毕业生分配的渠道,特别是海洋开发利用事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剧增,致使我院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我院的专业结构和办学层次已根据需要做了调整。因此原订的规模已不适用新形势的要求。”报告还就征地费用、手续等问题向教育部作了汇报。7月1日,国家教委对此作出批复:

  为适应国家海洋开发事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经研究,同意你校在校学生规模,由原定4000人调整为5000人(另有委托培养学生1000人),并同意在青岛市征用土地300亩。鉴于“七五”期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安排不足,你校新调整的发展规模,可以延期到“八五”前期达到。关于总规模由各类学生的构成,待进一步研究后确定。接受委托培养学生所需的基建投资和征地费用,由委托部门负责安排解决。

  1985年8月26日,学校在向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报送的《山东海洋学院分部(麦岛新区)300亩土地使用安排意见》中提出:国家教委已同意山东海洋学院发展规模扩大为6000人,根据国家关于大学办学占地的规定,则分部(新区)300亩地仍是不足,故希望青岛市在准予为分部征地300亩的同时,考虑学校发展需用的土地。后在与青岛市洽商办理征地手续时,得知需办理国家教委单独批准的300亩地的计划任务书,才能正式给予划界办理征地文件。10月28日,学校上报国家教委《报请批准我院征地300亩的计划任务书》。11月22日,国家教委作出批复,“原则同意你院麦岛分部学生发展规模为3000人(其中指令性计划为2000人,联合办学和委托代培1000人),争取‘八五’计划期间实现。建筑面积暂定为134000㎡,基建投资以即将下达的你院总体计划任务书所确定的数字为准。请据此从速办好征地300亩的手续”。1986年3月12日,国家教委又下发《关于你院麦岛分部基建设计任务书的批复》,“核定建筑面积120500㎡,总投资626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160万元,由委托培养学生的单位解决2100万元”。根据国家教委上述两个批文,学校于4月1日向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报送《申请划定我院分部建设用地范围的报告》。6月17日,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通知学校,“经研究,将你院安排在中韩镇王家麦岛沿湛流路以北(包括拆迁部分民房)城市总体规划的科教用地内。用地数量将根据你院分部规划的总平面图,参照国家定额核定”。

  1986年7月21日—24日,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邀请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国防科工委、海军工程局等四个单位的设计研究院和青岛市设计院,参加现场踏勘及规划设计工作会议。“各设计单位普遍反映分部的定点范围属青岛市规划的高教区范围内的最好地带,但在300亩内包括职工宿舍共12万多平方米的建设项目,无论如何也安排不下。这是由于该地带为山坡地,利用系数低,特别有些海洋工程特殊项目如平面港池等占地多”。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有关市领导赞同上述意见,并认为海院系唯一驻青国家重点高校,从长远考虑应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决定将现有高教区中剩地约430亩悉数划给海院(关于增加分部征地面积事宜,1986年8月,学校在上报国家教委《关于山东海洋学院分部征地工作报告》中进行了说明。然而,鉴于国家压缩基建投资,国家教委在“七五”期间基建投资十分困难,要求海院尽可能缓征在“八五”计划前期不急用的土地以减少征地投资,山东省土地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也在与学校领导会面时表示“使用土地压缩到400亩之内为宜”。1987年6月,学校向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报送《关于山东海洋学院分部缓征部分用地的报告》,其中湛流路北王家麦岛村庄占建设用地约30亩暂不征用)。11月,经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持专家评委会评定,选定天津大学设计研究院的规划设计方案。

  为搞好征地、规划等工作,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于1986年9月成立了分部筹建处。

  1987年1月,学校开始申请办理征地手续。期间按照征地程序要求,学校于6月同青岛市地震台(当时该单位已先在学校征地范围内开始建设工作)签订地震台易地重建补偿协议,于9月同崂山县中韩镇王家麦岛村委签订《征地安排村民生活协议书》、同徐家麦岛村委签订《关于征地范围内的工厂、场等搬迁补偿协议书》,并经学校报批,国家教委于9月和10月先后就分部年度投资计划和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予以批复同意。11月9日和12月1日,学校又先后向崂山县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报送征地报告书。12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上报《关于山东海洋学院分部建设征用土地的请示》。12月12日,山东省土地管理局发文:“经研究批准,……山东海洋学院因建分部,征用崂山县中韩镇王家麦岛村耕地一百五十五亩四分六厘、非耕地十亩七分二厘,徐家麦岛村耕地一百六十亩、非耕地十亩六分七厘。共计三百三十六亩八分五厘,其中市政道路占地十八亩八分三厘。”该地块属一期建设用地,由于牵涉面广,加之经验不足,历时一年多才完成征地审批手续。积累了经验后,二期征用大麦岛村的土地就顺利得多。1988年11月1日,学校同中韩镇大麦岛村签订《关于征地有关问题协议书》,经县、市人民政府层层报批,12月19日,山东省土地管理局发文:“经研究批准,……青岛海洋大学因建设分部第二期工程,征用崂山县中韩镇大麦岛村耕地四十三亩七分七厘、非耕地七亩七分二厘,计五十一亩四分九厘。”

  1989年11月,麦岛分部综合楼开工建设。1992年3月,分部正式启用,首批460名1991级学生搬至此处就读。1996年7月,学校下文将麦岛分部更名为麦岛校区。8月,外国语学院整建制迁入麦岛校区。其后,经贸学院、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相继迁入。2006年,学校将三个校区重新进行统一命名,麦岛校区改名为浮山校区。当年7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从浮山校区搬到崂山校区。2010年2月,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从浮山校区搬至崂山校区。至此,浮山校区不再举办全日制本科教育,主要承担继续教育、国际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科技研发等办学职能。

文章作者:纪玉洪

文章来源:第2230期《中国海洋大学报》(2023年11月3日)

编辑:邵江滨

责任编辑:李华昌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