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安排,5月23日至26日,校长于志刚带队赴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调研,推进学校定点帮扶工作。副校长王剑敏参加调研。
于志刚(左三)参加中国海洋大学-绿春县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
5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绿春县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在绿春县政府召开,绿春县县委书记何阳,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卢春剑等同志参加座谈交流。于志刚指出,三年以来,中国海洋大学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举全校之力、汇全员之智、聚社会力量,以“应绿春所需、尽学校所能”的工作原则,围绕五大振兴领域,扎实、用情做好定点帮扶绿春县的各项工作。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坚持帮扶目标不变、帮扶力度不减,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结合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需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帮扶举措,汇聚各方资源,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定点帮扶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学校将围绕绿春县长远、可持续发展,坚持以茶叶产业发展为突破点和着力点,以入选第一批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实验项目为契机,聚焦茶叶企业需要、农户增产增收需求,积极探索多方共同参与、协同帮扶茶叶精深加工技术示范基地的工作机制,加强技术指导与协助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打造绿春“一县一业”产业“全要素投入、全链条指导、全过程提质、全方位服务”四全帮扶新模式,为绿春乡村振兴发展和绿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贡献海大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绿春县委书记何阳代表绿春县领导班子对学校长期以来的倾情帮扶、大力投入表示感谢。他表示,于校长此次带着对边疆人民的关心关怀,不辞辛劳、不远千里,带队亲临绿春调研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学校对中央定点帮扶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绿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绿春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把中国海洋大学各级领导同事的关心和帮助转化为加快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海大沟通交流,加强帮扶资金项目管理使用,确保各项帮扶项目充分发挥最大效益,让广大绿春人民受益。
会上,王剑敏代表学校与绿春县签署了《中国海洋大学定点帮扶绿春县茶叶精深加工项目资金捐赠协议》和《中国海洋大学定点帮扶绿春县“行远”奖助学金捐赠协议》。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周珊珊介绍了定点帮扶绿春县工作情况,并围绕学校“1+2+5”的定点帮扶工作思路,在进一步推进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消费帮扶、智力帮扶、文化帮扶等方面进行了报告。
王剑敏(右)代表学校与绿春县签署捐赠协议
调研期间,于志刚一行看望了学校派驻绿春的第一批挂职干部和在绿春县第一中学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团,并送第二批挂职干部到任。于志刚一行在二号桥小学考察了学校引进的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资金建设的卫浴楼建设项目,在工业园区调研了绿春哈尼高原茶厂项目建设情况,在昌宁红茶书院调研了昌宁红集团的绿春项目,在绿鑫茶厂调研了绿春茶叶精深加工项目推进情况并开展了“东仰云海”系列茶叶专题培训班。
在专题培训班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东风就我校承担的第一批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培育项目《绿春县茶叶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创新及推广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高香白茶和富含茶多糖普洱茶的创新技术培训、产品标准制定及宣传推介、自动化渥堆设备和相关企业合作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措施,为进一步提升绿春县省级“一县一业” 示范创建县建设将有极大的助推作用。
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还与红河州委书记赵瑞君、州委常委、副州长苏福厚等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非学历教育管理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有关同志及校友代表参加调研。
通讯员:胡博凯 高翔 图:李文庆 胡博凯
于志刚一行调研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二号桥小学卫浴楼建设项目
于志刚一行调研绿春哈尼高原茶厂项目建设情况
于志刚一行调研绿春茶叶精深加工项目推进情况
于志刚一行看望在绿春县第一中学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汪东风在专题培训班上授课
编辑:刘莅
责任编辑:李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