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了更好地锻炼化学化工类专业研究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加强跨校交流,提高科研水平,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2020年11月26日,由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也是“海洋健康保障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论坛暨“青岛-香港海洋环境与生态联合研究中心”首届青年学者与研究生研讨会的研究生论坛活动,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其中线下会议在中国海洋大学化学楼三楼多功能报告厅举办,线上会议使用腾讯会议举办,本次论坛吸引了包括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多所学校学生参加。
本次论坛线下会议特邀了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张桂玲老师、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大海老师、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亮老师和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孔祥平老师出席。
本次论坛线下会议首先由张桂玲教授欢迎致辞,论坛开幕。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共有12位同学做现场汇报,汇报人和评委及参会同学进行了现场问答式探讨与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气息浓厚。
学生报告环节由史雅琦、赵盛超等12位研究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开展汇报。汇报内容涉及膜材料、海洋边界层的卤代烃分布影响、长江口硫化物的分布影响、锂离子负极材料、MoOx助催化剂效应、共沉淀同步包封、生物胆固醇传感器、光催化制氢、细菌的生物降解、胶州湾非甲烷烃的年变化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创新性强,紧跟研究热点。同时,针对每位同学的报告内容,各位评委老师给出了详细的点评和建议。在收集的投稿展报中老师们评审出了12份优秀展报并进行了展示,在会议茶歇休息环节参会学生们参观了优秀展报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展报与展报投稿人进行了交流。
经过精彩的学生汇报环节,评委老师进行综合研判,根据投稿初评成绩、汇报内容及答辩情况评选出了汇报组同学的一、二、三等奖,并由张大海老师、王亮老师、孔祥平老师进行了获奖证书的颁发。
本次论坛线上部分共有17位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进行了汇报展示,与参加“海洋健康保障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论坛暨“青岛-香港海洋环境与生态联合研究中心”首届青年学者与研究生研讨会的青年学者在线上进行交流研讨,并由中国海洋大学和香港海洋污染国重室的老师共同为同学进行了评分。
第九届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研究生学术论坛暨“青岛-香港海洋环境与生态联合研究中心”首届青年学者与奖:研究生研讨会研究生论坛获奖名单:
一等线下:贺艳蕾(山东科技大学)、高旭旭(中国海洋大学)
线上:陆一淳(香港城市大学)、王琪(香港城市大学)、陈亚男(中国海洋大学)
二等奖:线下:史雅琦(中国海洋大学),李国宾(青岛农业大学),赵艳(山东科技大学),赵盛超(中国石油大学),姚远(中国海洋大学)
线上:高嘉玮(中国海洋大学)、黄丽蓓(香港城市大学)、刘柳青青(中国海洋大学)
三等奖:线上:陈亚琪(山东科技大学),李晓军(中国海洋大学),李洪禹(山东科技大学),
刘珊珊(中国海洋大学),王峰(中国石油大学)
线下:陈秀平(中国海洋大学)、刘成(中国海洋大学)、 陈衎(中国海洋大学)、 沈云(中国海洋大学)
展报优秀奖:
王娴娴(中国海洋大学),吕钊臻(中国海洋大学),张洋(山东科技大学),李权(中国海洋大学),李维宁(中国石油大学),栗冰涵(中国海洋大学),毛士海(中国海洋大学),
焦守辉(中国石油大学),董丽美(中国海洋大学),逯志扬(中国海洋大学),邓雪(中国海洋大学),高新雨(中国海洋大学)
线下汇报人员和评委老师合影留念,至此第九届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研究生学术论坛暨“青岛-香港海洋环境与生态联合研究中心”首届青年学者与研究生研讨会研究生论坛圆满结束。
通讯员:郭涛
线上比赛
合影
编辑:冯文波
责任编辑:冯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