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刘醒龙、何向阳、刘金霞驻校作家聘任仪式暨何向阳学术报告会召开

作者:董明星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发布时间:2020-10-12

字体:

与会人员合影

     本站讯 10月10日上午,刘醒龙、何向阳、刘金霞驻校作家聘任仪式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当代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原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单三娅老师,著名作家、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刘醒龙先生,著名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女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刘金霞女士,著名学者、《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教授,文化和旅游部离退休干部局二级巡视员、兼老领导服务处宁敏处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文新学院”)党委书记刘健,文新学院院长修斌教授,王蒙文学研究所所长温奉桥教授,文新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吉晓莉,文新学院副院长、办公室主任郭香莲,文新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聘任仪式。

王蒙先生为驻校作家颁发聘书

聘任仪式由刘健主持,修斌向在场听众分别介绍了刘醒龙、何向阳与刘金霞的学术成就与主要贡献,随后由王蒙先生为其颁发聘书,学生代表为其佩戴校徽并献花。颁发聘书后,刘醒龙、何向阳、刘金霞分别致辞。

刘醒龙致辞

刘醒龙以“文学的真相”为题,提出对于“真相”的观点:文学的真相不全是生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不一定能成为文学的真相。他认为,以事物作为着眼点只能得出某些人想要的真相,把关键放在人上寻找到的真相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此外,刘醒龙还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见闻以及对《水浒传》中“贤良方正”“贤良德正”区别的查验过程。他表示,文学创作必须要从人的基础出发,无论走得再远,最终也要回到人的基础之上。  何向阳首先向在场师生表示了感谢,并分享了她喜爱青岛的三点原因:其一,青岛具备悠久的历史与优雅的城市品质;其二,青岛留下过诸多文学家的足迹,他们生活于此,写作于此;其三,她与母亲在青岛度过三个春天的经历十分难忘,来到海大,犹如归家

刘金霞致辞

刘金霞分享了走上儿童文学创作之路的历程,以及选择科学童话这一分支的原因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自己从事科学童话创作的原因:一是孩子们喜欢,要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二是这种科学童话由来已久,应有人继承;三是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刘金霞女士在继承科学童话的同时,对科学童话有所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纪实童话、绿色神话、科幻童话的理念。她表示,王蒙先生的《青春万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成长,也鼓舞着她进行儿童文学的创作,现代中国社会关注着科技的发展,要求每个人提高自身的素质,肩负起相应的责任。

何向阳学术报告会召开

聘任仪式结束后,何向阳“我为什么写作”为题做了学术报告。何向阳重点以文学工作的意趣文学的功德为出发点,解释文学的意义。看来,文学能够诉说心灵真实的渴望,表达对现实的认知与善恶的认识并剖析人性中的幽暗和痛苦。让人知道我的写作让人认识世界的写作以及让人了解我与你息息相关的写作是她的写作动机。最后,何向阳结合《一边是灵魂,一边是肉身》这一作品给出了对于“我为什么写作”问题的答案。她认为,文学是言说灵魂的,而具体来看,小说是肉身,诗歌是灵魂小说给了我们认识,而诗歌教会我们爱。与此同时,每个人关于为什么写作的答案是不同的,她建议同学们找寻独属于自己的答案。

至此,刘醒龙、何向阳、刘金霞驻校作家聘任仪式暨何向阳学术报告会结束。

通讯员:董明星 杨若槿


编辑:冯兴彦

责任编辑:冯兴彦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