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0月13日下午,天气转冷,但文新学院国学社房间内,却气氛热烈,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主办的“民俗文化学术沙龙”正在这里举行。沙龙由李扬教授召集主持,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张建军、朱婧薇博士和中山大学的王玉冰博士,分享他们在民俗学或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心得与进展。文新学院青年教师王新艳、吴倩,中国历代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全体硕士研究生以及来自不同专业的多位民俗爱好者参与了本次沙龙。
三位主讲人的汇报题目,或为其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或为其对学科发展的最新思考,议题均富于话题性、争议性。谁是“民俗”里的“民”?张建军博士首先以“从‘乡土中国’到‘网络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传统’与‘时尚’”为题,阐述了“乡土中国”这一概念的背景及其在20世纪中国民俗学中的奠基意义。他指出,随着近百年来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民俗学学科不应单纯朝向对“乡土”的研究,而是将应有的目光投向由信息技术的深度变革与广泛传播带来的新一代的“民”——网民,由此延伸,关注互联网技术与多重网络结构中的“民”。
我们能否以现代价值观评判传统的民间童话?朱婧薇博士以微博上一位母亲对“美人鱼”故事的批判与拒绝为引子,对其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作为审美艺术的体裁——多元媒介背景下中国民间童话的文本实践”,进行了阐释。在当代语境中,民间童话所反映的观念,常常具有争议性,有些情节被许多现代受众质疑、诟病,而这些批评又常常通过电子媒介表达、传播。朱婧薇博士回溯了学界对民间童话之本质的探讨,认为“学者们复杂而含混的态度反映出中国民间童话多面向的特质”,并提出,对民间童话进行思考与评价仍有必要,但若是对它进行现代阐释,仍需学理的支撑。吴倩老师对朱婧薇博士在选题时给予媒介的关注表示了赞赏,并分享了自己在写作博士学位论文时的思路与方法。
百余年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民俗为何物?王玉冰博士以“近代来华西方人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为题,系统介绍了数百年来,来华西方人对中国岁时节日的记录与研究,简要展示了荷兰、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图书馆、博物馆中,关于中国岁时节日的图像、实物与研究资料等丰富馆藏,资料翔实,介绍生动。王玉冰博士发现,西人对中国岁时节日的书写,呈现出与《荆楚岁时记》等我国古代岁时文献相异的模式,这将是她深入挖掘的一个方面,她还强调,把来华西方人对中国民俗的记录与分析纳入视野,是勾画完整的中国民俗学史的必经之途。
沙龙进行过程中,2018级硕士生郭倩倩就乡规民约和村落传统民俗如何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与在座的诸位进行了探讨,大家注意到,尽管由于社会管理方式的变迁,“乡贤”等群体的数量日益减少、影响式微,但社区原有的、公众默认的人际关系规则仍在发挥其作用,现有的乡规村约内容发生了变化,其产生过程和实际功用与旧时的规约进行个案的比较研究,或许颇具意义。2019级硕士生孙金童、刘琨也向张博士请教了网民群体的限制范围、网络民俗的概念界定等问题。2018级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彭旻昱就民间童话与创作童话的界限,与朱婧薇博士、王新艳老师进行了交流,朱婧薇博士肯定了该论题在童话研究中的重要位置,并提出在分析民间文学时,有必要将个人性纳入思考范围,与学界常言的“集体性”互为参照;王新艳老师由此引申,谈到绘本的局限与儿童教育的问题,她从身为人母的角度,认为绘本等儿童读物首先应具备文字美,其次要含故事性,整体上要符合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三点的基础上再谈其教育作用,方能切合儿童的心理乐趣与成长实际。
本次沙龙采取排桌围坐、自由交流的形式,报告者与听众们蒲团为垫,坐而论道,话题集中而又发散,发言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师生们讨论热烈、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沙龙里弥漫着丝丝咖啡的香味,氤氲着浓浓的学术氛围。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以至于原定的王新艳老师都不及发言,大家意犹未尽,相互邀约,期待这样的沙龙能多多举办。
通讯员:陆慧玲 图:李扬
编辑:李鑫淼
责任编辑:刘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