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报:“东方红3”船:打造科教协同发展新平台

作者:高悦 王晶来源:中国海洋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9-05-13 字号:

  近日,“东方红3”船通过挪威DNV—GL船级社认证,获得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最高等级——静音科考级认证证书,标志着该船的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迈入船载科考仪器设备受船舶振动与噪声影响最小、获取科考数据最为真实可靠的国际先进科考船行列。

科考船队不断壮大

  “东方红3”船是教育部立项建造的“东方红”系列科学考察船的第三代船型。在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教育部分别立项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建造了2500吨级的“东方红”船和3500吨级的“东方红2”船。“东方红”船至1996年退役整整运行了30年,“东方红2”船1996年投入使用至今,平均每年在航近300天,承担了多项我国海上重大调查项目。

  “东方红3”船是以培养深海大洋创新型人才为首要任务,融合科学研究、科学考察、高新技术研发应用为一体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该船于2013年由教育部立项建设,隶属于中国海洋大学,船长103米、船宽18米、排水量5800吨、最大航速15节、定员110人、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科考作业甲板面积600平方米、实验室总面积600平方米。

  “东方红3”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江南造船厂负责生产设计及建造,于2015年签约开工,2016年生产建造。该船采用双轴双桨全电力推进模式,满足无人机舱、一人驾驶的要求,具备动力定位DP—1能力,具有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

  全船进行了减振降噪和电磁兼容设计,可开展高精度的全海深和空间一体化的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船舶核心技术性能指标、船舶各项环境参数控制和船舶建造工艺等一体化设计均为国际首创。

  建造过程中,江南造船厂首次运用CA-TIA三维体验平台进行数字化设计建造,提前进行可达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检查,从源头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在该船的整船管段制造实现了CATIA V6三维交付物的应用,提升了生产的质量。2018年1月16日,“东方红3”船在上海正式下水,并将于近日交付使用。届时将与“东方红2”船、“海大号”船、“天使1”船组成一支覆盖从近海到大洋的中国海洋大学科考船队。

降噪性能国际领先
  
  “东方红3”船最大的特点,就是水下辐射噪声控制。

  有效控制船舶水下辐射噪声、船舶振动与噪声、船舶电磁兼容,是保证科考数据质量的重要基础。降低科考船辐射噪声,使得探测时能更加清晰不受干扰,一直是设计建造科考船的一大难题。

  在“东方红3”船立项初,中国海洋大学就提出了要在船舶水下辐射噪声、船舶振动与噪声、电磁兼容等指标控制力方面力争达到国际最高标准。

  项目立项后,中国海洋大学与708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711研究所、江南造船厂、中国船级社、挪威DNVGL船级社、上海交通大学等参建方紧密协作,打破船舶设计建造常规流程,把“船东—设计院—船厂—船东”接续建造的模式,变为“船东、设计院、船厂、船级社、第三方技术支持等”分段主导、全程参与,制订21项质量控制方案,严控船舶建造质量。

  优良的船舶静音性能,有效保证了“东方红3”船获取科考数据的高质量。“东方红3”船下水后,经过两轮试航验收,船舶振动与噪声、电磁兼容等参数控制值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具备全海深探测能力

  “东方红3”的船身有一个独特的设计——一种与船艏型线一体化设计的多波束导流罩专利设计,可在确保多波束测量性能的前提下,使得全船阻力减少15%~20%,油耗大大减少,在相同的油舱容积下,续航力大大提高。

  为满足全海深地形底貌测量科考需求,“东方红3”船引进了2套高分辨率的中浅水和全海深多波束系统,设计单位和船厂联合攻关,解决了船舶型线设计和建造安装工艺的关键技术,有效提升了该船全海深地形底貌的探测能力。“东方红3”配备有2台万米温盐深仪绞车、1台万米钢缆绞车、1台万米光电缆绞车、1台1.2万米纤维缆绞车,有效提高了深海探测作业的可靠性。

  此外,“东方红3”船还配置了独立的科考数据网络系统,并配置双万兆核心。科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集成等可在线显示与远程传输。船体与船舶关键设备、强弱电与线缆电磁兼容、船舶动态与姿态等信息可在线监测与报警。

  “东方红3”船通过这些先进的设备和系统,可开展从大气、水体到海底的全要素探测、观测与分析,实现船基与陆基数据信息网络一体化和科研与教学创新平台一体化,促进海洋多学科交叉、科教协同发展。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