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验
本站讯 3月23日下午,中国当代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杨雪受邀莅临中国海洋大学,在鱼山校区逸夫馆多功能厅开展以“从二胡独奏到重奏”为题的精彩讲座。本次活动由“乐空间青年音乐家推广计划”策划,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艺术实践中心联合主办。
青年扬琴演奏家、艺术系艺术实践中心主任刘音璇担任讲座主持。在讲座正式开始前,刘音璇代表系主任刘玉霞、海大师生及岛城民族音乐爱好者对杨雪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杨雪长期致力于二胡独奏、重奏及室内乐作品的演奏与科研,并创作、改编了多部二胡作品。在本次讲座中,杨雪结合自己的演奏、科研和创作经历,对了解音乐概念及演奏形式的重要性、有效练琴的途径及如何克服演出紧张心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示范演奏多首乐曲及片段。
首先,杨雪详细解析“独奏”、“重奏”、“室内乐”等音乐概念,她表示,只有明确概念,了解作品的编制,知晓作曲家创作作品时的真正意图,才能在演奏时表达出作品的内在特征。同时,每一位演奏者也应明确自己的演奏角色,独奏时,突出技巧与风格;伴奏时,烘托独奏;重奏时,与合作者保持音乐感觉的一致;演奏室内乐作品时,要在音乐整体的和谐效果中发挥个人特色。对于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地练琴,杨雪认为,无效的练习只是在巩固错误,有效的练习是耳、脑、心、手的结合。杨雪以演奏二胡时常用到的“滑音”技巧为例,将不同速度与力度下产生的“滑音”加入到观众耳熟能详的乐曲中,强调演奏时技巧运用与乐曲风格融合的重要性。杨雪还与观众分享了克服演出时紧张心理的经验。她表示,演出前排除有可能影响演奏的隐患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不穿不合身的演出服,确保乐器完好等等。而充足的练习可以消除部分上台演出时的紧张心理,增加演奏者自信心。
在精彩的讲解之余,杨雪分别与两位特邀嘉宾合作为观众献上两首风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第一首是杨雪二胡独奏,刘音璇为其扬琴伴奏的传统乐曲《迷糊调》,乐曲充满着陕西地区的乡土气息,曲调忽而欢快跳跃,忽而如泣如诉,牵引着听众的心绪也跟随旋律而跌宕起伏。第二首乐曲是杨雪与北京乐空间音乐教育平台教学总监石冰合作的二胡二重奏《良宵》,乐曲由杨雪改编创作而成,将旋律间的相互缠绕之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杨雪对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认真地回答,观众们受益匪浅,对杨雪的讲座致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刘音璇对杨雪的讲座内容进行了从“独奏”到“重奏”、从“练习”到“演出”、从“传统”到“现代”三方面内容的概述,并勉励学生学习音乐时要用心用脑,运用合理的思维分析、诠释作品。
通讯员:赵雅琪
【新闻链接】
杨雪,中国当代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弓弦舞”二胡重奏组艺术总监,航天国乐室内乐团演奏家,法国荣誉市民勋章获得者。北京市西城区青联委员。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家,以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受到了多个音乐节的邀请,其足迹遍布欧、美、亚、非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独奏家的身份与多个乐团合作,参加德国石荷州音乐节等活动,首演了数十首独奏、重奏、协奏作品。教学中她采用“独奏与重奏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成为二胡重奏领域的先锋者。已出版数张个人独奏专辑。
合影留念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