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中国海洋大学“三下乡”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暑假调研结束

作者:通讯员来源:“三下乡”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暑假调研团发布时间:2017-08-30

字体:

  本站讯 由于国家顶级战略“一带一路”的提出,为了发扬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优良校训,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调研团决定深入“一带一路”的经济带—广西宜州市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情况。广西宜州市作为广西壮族人民聚集地,调研团从7月16日-18日围绕刘三姐故乡宜州市发展情况、大学生就业情况、政府对高精尖人才引进情况这几方面展开调研活动。
 
  15日晚,调研团坐在一起讨论关于第二天的居民采访问题和采访地点,队员各抒己见,都提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采访问题,气氛很活跃。
 
  16日早上,调研团整装待发,首先到达第一个采访地点宜州最大商场之一——南城百货,调研团六人三人一组,分成两组进行居民采访,一人负责采访,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拍照,主要就居民的月收入、孩子教育问题,日常消费这几方面进行采访,被采访的居民都很耐心地回答问题。接着队员们就在沿着回去的路上对一些商铺进行了采访,除了一些基本问题,还加了一些关于营业时间,运营成本,对经营的满意程度的问题。傍晚时分前往刘三姐广场,一般当地居民在下班吃完饭后都会去广场散散步,到达的时候,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他们一部分在跳广场舞,一部分在散步,特别悠闲。队员们刻不容缓,随机选取了不同年龄层的居民群体进行采访,进程很顺利。采访过后,发现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如一线城市,但至少他们是安逸满足的,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为了各自家庭的幸福而拼搏努力着,知足常乐。
 
  17日,调研团早早起床,开始了对学校的采访调查工作,先去了宜州市第一小学,因为正值暑假期间,学校比较空荡,只有一些学生在打篮球,简单地进去观察了一下,发现小学建的很漂亮,更重要的是这所小学的大门入口处贴满了很多获得的荣誉奖牌。
 
  接着调研团又去了宜州市第二幼儿园,幼儿园的门口处也是贴了很多荣誉奖牌,发现宜州政府对当地教育是十分重视的。队员们来到了河池学院,进入了图书馆,采访了很多留校的大学生,他们表示毕业后一般会留在本地或者去广东工作,发现他们一大部分人对中国海洋大学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他们也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也是挺想来海大读书的,这也让队员们对自己身为海大学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8日早上,调研团开始走访各个政府机关。第一个走进的是宜州市审计局,采访了负责人关于人才招揽的情况,并告知只要是符合这个专业的人才他们都会需要,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大学生要做的就是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未来工作中得到领导赏识和提拔。
 
  队员们后来到宜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表示他们现在紧需引导人才和科技专业人才。后又进入农业局进行采访,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影响了宜州市的支柱产业——桑蚕业和甘蔗业的发展前景,这使得他们的支柱产业发展更加机械化、规模化。并且急需专业基础人员,因为产业一旦扩大发展,他们的桑蚕养殖专业人员和技术指导人员需求就会增大,他们比较倾向于综合性人才。
 
  宜州市的发展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广西壮族自治区虽然是少数民族聚集地而且属于偏远地区,但国家政策的春风吹来了这里,团队看到了一座座破旧的城区房正在被高楼大厦取代,看到了一家家不论大小的店面都规规矩矩地经营着,看到了宜州市人民恣意盎然的生活节奏,希望通过调研,能够为海大学子提供宜州真实的发展面貌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