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中国海洋大学"三下乡"赴山东长岛县调研团纪实

作者:通讯员来源: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17-07-28

字体:

  本站讯 7月13日至16日,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的三下乡调研队伍——中国海洋大学赴烟台长岛三下乡调研队深入基层,在烟台市长岛县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通过逐个走访、实地调研等形式充分了解当地海参养殖现状及后期的营销情况,围绕“蓝色粮仓”战略下渔业现代化发展、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化等热点话题与渔民深入探讨,共同寻找海参作为当地特色产品的发展之路。

  几经辗转颠簸,团队成员在青岛四方汽车总站汇合,一同赶赴长岛县。安顿下来后,团队确立了每日会议制度、卫生打扫制度等,生活工作变得井然有序。

走访渔村村民 初步了解渔村海参养殖业

  “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通过广泛地了解信息,团队重点走访了从事海参养殖业以及其他海产品养殖的多户村民,以村民个体为切入点深入了解其所从事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事海参售卖的李姐(化名)向我们介绍了干海参产品的价格以及主要销路,还有现阶段海参发展受限的实际情况。队员们还向养殖海参的徐哥(化名)调研学习了海参的养殖过程、市场情况等,对当地海参养殖行业的现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深入实地探究 参观体验海参养殖

  队员们前往丽华海参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并出海亲自参与海参养殖基地的生产活动中,体验海参养殖的过程,就海参的养殖过程及方法、市场情况、捕捞过程、饲料投喂等方面的问题向养殖户深入询问学习。此外,结合我们在当地大型海鲜市场得到的信息,制约长岛当地海参销售的一大要素就是海参供不应求,外部市场难以打开,由此我们认为当地海参养殖技术亟待改革创新。

采访长岛渔业局 全面掌握渔业现状

  队员们前往长岛海洋与渔业局,与渔业局负责人员等人交谈,详细询问当地海参产业的兴衰过程及原因。潘主任(化名)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并详细向我们介绍了海参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以及海参养殖业发展的促进和制约因素,队员们认真听取并反馈,双方相谈甚欢。我们也从这次谈话中了解了更多海参业发展的政策性因素,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分析当地海参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梳理总结思考 在调研实践中学习

  出发伊始,团队成员集体学习了有关海参养殖过程以及有关渔业政策等相关知识,但仅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在调研实践中我们发现长岛的海参养殖业仍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营销方式也较为单一,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启发大家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临行前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梳理总结了海参养殖业的相关信息,为下阶段论文和个人实践报告的撰写提供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团队成员们对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尝试给出解决方案,每每兴致勃勃地讨论到深夜。对于面对的一些难题,我们小队的成员也都积极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式,虽然可能并不是最完美的,但集思广益,团结的力量总是最强大的。

  16日,作别村民,团队在不舍中返程。至此,中国海洋大学赴长岛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活动全部结束。队员们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重温知识的同时积极发现新的问题,致力于长岛海参市场营销模式的革新,探索国家新政策下渔民自身如何发展。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