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海津讲社之绘本中的哲学讲座举办

作者:徐旖旎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7-05-19

字体:

朱自强教授风采

  本站讯 5月18日晚,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绘本中的哲学”讲座于崂山校区教学区举行。本次讲座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会海津讲社主办。

  “什么是哲学?”“儿童有没有哲学思考?”讲座伊始,朱自强教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绘本中的哲学”,并通过引用列奥·施特劳斯、亚里士多德、胡适关于哲学定义的观点,得出“如果亚里士多德、胡适说的就是哲学,那小孩子的有些思考就是哲学思考”这一观点。接着,朱自强教授分析了阿克塞尔·哈克在《诺贝尔文学获得者与儿童对话》一书的《前言》中的内容,书中说“儿童总是提出最重大的问题,完全是随随便便提的…对这些重大问题我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进一步印证了儿童有哲学思考这一观点。

  “儿童的哲学思考是什么水准的哲学思考?”朱自强教授通过阐述《与小孩对谈》《童年哲学》《哲学与幼童》《孩子是个哲学家》等一系列著作的节选内容,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儿童的一些言论跟名言警句的意义相同,“我们可以从孩子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中,意外地发现人类在哲学方面所具有的内在禀赋。我们常能从孩子的言谈中,听到触及哲学奥秘的话来……”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如此说道,接着以儿童的思维对一些既定理论发问,引发听众对初始问题的思考,最后得出“儿童是个哲学家”这一结论,并进一步进行了阐释。

  朱自强教授表示,哲学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但是,绘本里的哲学具有儿童的特点,不是成人哲学的纯粹抽象的论述,而是蕴藏于艺术形象之中,更易被儿童感知和吸收,是最有效的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的珍贵资源。随后跟大家一起欣赏几部经典作品,并一起探讨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首先是儿童故事《鲜奶油蛋糕》,故事讲完两位同学积极举手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得到朱自强教授精心准备的礼物,朱自强教授表示这个故事涉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及“是否可以将观察到的推及到未观察到的”两个哲学问题。接着是一系列绘本作品,《黄木偶与粉木偶》《失落的一角》《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森林大熊》《好一个馊主意》……这些作品经朱教授的讲述变得更加妙趣横生又引人深省,引起同学们的阵阵笑声,加深了同学们对绘本中哲学的理解,很多同学们主动与朱教授交流互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座最后的问答互动环节,朱自强教授积极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漫画与绘本的区别”等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颇深。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向前继续讨教。

文:徐旖旎  图:蔡定洲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