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青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打好蓝天保卫战

作者:杨晓星来源:青报网2017年03月10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7-03-10 字号:

     生活在蓝天白云下,是每一位老百姓的心声。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部署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等表述,让大家充满期待和信心,也成为住青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源头治理要全面还要系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反映了政府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决心,但解决起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主任杨伟程认为,治理雾霾的当务之急,是要对影响大气的源头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理。

    “首先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减少传统高能耗产业的规模,减少污染源”,杨伟程建议,要大力发展污染排放少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充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还要设定所有机动车排放上限和有关机械设备的排放标准,禁止投入运行排放超标车辆、设备。

    杨伟程认为,光有措施是不够的,总理所说的“铁腕治理”同时还要求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他建议,国家要运用法律强制减少排放,减少燃煤电厂,加快生产设备更新换代;加大执法力度,对所有重点排污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对空气质量恶化、应对不力的,必须严格问责、严肃追究。

    新能源“加速度”发展

    改善空气质量,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需要推动生物天然气产业“加速度”发展,住青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协副主席邵峰晶建议。

“利用城乡垃圾、农村秸秆、养殖粪便、工农业有机废弃物等转化成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解决有机废弃物污染问题,还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提高农民收入”,邵峰晶解释说,与石化能源相比,生物天然气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分布式能源,还拥有石化天然气不具备的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还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邵峰晶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国年产生养殖粪便30亿吨、农作物秸秆8亿吨、林业剩余物7760万吨、城市生活垃圾1.5亿吨……如果这些全部用来生产生物天然气,远超过我国现有的天然气消耗总量,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石化天然气,成为重要的替代清洁能源之一,同时也可解决我国农村粪便污染和秸秆燃烧问题,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但现阶段,国内生物天然气生产以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及养殖粪便等为主要原料,以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为原料的大型生物天然气项目并不多”,邵峰晶建议国家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整财政补贴和完善原材料供给机制,引导和扶持生物天然气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构筑“绿色长城” 推动绿色发展

    “不管大气污染还是海洋污染,污染是一个过程,治理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构筑起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说。“因为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麦康森建议相关主管部门要出台新规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

    “构筑‘绿色长城’、推动绿色发展,政府、企业、社会都要发挥各自的力量,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大文章”,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伙人张国俊认为,政府应从政策制定、法律制度、工作监督等方面推动;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绿色发展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主动引领绿色发展,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企业才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也离不开民众的主动参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具体行动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张国俊说,只有全民参与、全民重视,才能更好地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记者:杨晓星

    来源:青报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