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酿创新米酒 品传统精髓

作者:李想 柏杰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16-05-16

字体:

选择辅料

  本站讯 5月15日,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营养健康协会主办的“美食坊”系列活动——“创新米酒酿制”圆满结束。本期“美食坊”邀请到食品学院副教授徐莹、老师万山红担任指导嘉宾。

  经过前期宣传,共有来自4个学院的8支队伍参与创新米酒酿制活动。活动伊始,曾成功酿制传统米酒的万山红老师向参与活动的各支队伍细致讲解米酒的制作过程。她介绍到,酿制米酒的基本原料是糯米与甜酒曲,预处理后将二者合理配比混合,在恒温条件下发酵24小时左右即可。随后,她为大家操作演示糯米浸泡、混合搅拌酒曲与糯米、压实戳洞、恒温发酵的步骤。演示结束进入提问环节,在场同学热情高涨,纷纷咨询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万山红老师一一耐心解答。

  做学问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了让同学们对中国传统酒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徐莹老师将课堂带至活动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一节生动的食品课程。通过徐莹老师的介绍,同学们对于中国传统酒文化和饮酒相关常识有了全面的认知。

  讲解环节告一段落,各小组纷纷行动起来,投身到本组创新米酒酿制实验中去。各小组按照准备计划,在传统米酒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打造新风味米酒。例如有的小组在原材料中加入桂花、玫瑰花等材料,希望米酒尝起来伴有花朵香气;有的小组倾向清爽,便在原材料中加入柠檬片、薄荷草、绿茶提取物等材料。但哪组的米酒风味最受大众青睐,还需要进行风味调查。待各组操作结束,所有米酒作品进行统一发酵保存。

  经过两天的发酵,各小组的米酒作品均已醇熟。主办方对作品进行编号,开展风味调查工作。各组队员携作品在校园里随机邀请老师和同学进行品尝打分,最终根据得分结果评选出“最佳风味奖”。食品学院书记林洪在品尝之后,对各组作品给予中肯的评价。对于学生能够自主开展“美食坊”创新实践活动,林洪表示由衷的认可,他鼓励同学们不但要勤动手,更要勤动脑,对于实验得出的结果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在查阅和思考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经过公众评选,最终“桂花伴米酒”小组脱颖而出荣获“最佳风味奖”。参与同学表示,通过“美食坊”不但能够亲身体验制作创新食品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望,在活动中主动思考、探索、学习,这份收获比活动本身更有意义。据悉,主办方对本期活动全程录制,近期将整理推出相关视频。下一期“美食坊”将推出“纳豆之约”。

通讯员:李想 柏杰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