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海大开展暑期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育现状调研活动

作者:通讯员来源:三下乡团队发布时间:2014-08-18

字体:

深入调研

    本站讯 7月8日至30日,中国海洋大学赴青岛中小学特色海洋学校调研团队在教育学博士孙艳霞教授的带领下赴青岛市30所海洋特色中小学校开展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旨在通过从海洋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各校推进海洋教育的总体情况、海洋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情况、校园海洋文化环境建设、海洋教育项目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调查,收集、统计并分析相关数据,了解青岛市中小学海洋特色学校的海洋教育现状,分析海洋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总结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发展海洋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和1.8万公里海岸线,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多个,除此之外,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还对广阔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行驶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建设海洋强国”概念进入十八大报告,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在海洋的开发利用和科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的生态利用,都需要高精尖技术人才支撑,同时海洋权益主张、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海洋生态理念、海洋法律观念的深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海洋教育。

   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并以打造“蓝色硅谷”城市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青岛具有打造蓝色海洋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为实施蓝色海洋教育提供有力保障。《蓝色海洋教育实验实施方案》计划到2015年建成100所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在中小学中实施蓝色海洋教育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对促进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高民族振兴的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海洋环境是海洋教育的第一步

    在调研期间,团队成员于7月13日和14日在石老人浴场进行了一次以“让垃圾远离海洋,让海洋亲近你我”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活动中,团队提供了免费的环保袋供游人随意取用,同时,还发起了“我为环保代言”的行动,通过有着十年工作经历的石老人的卫生管理处的赵主任,队员们了解到,在7、8、9三个月份海边的垃圾量每个周末每天能够达到10个立方,每个月只算周六周天就已经80立方,一个月整体下来大概就200多立方。到了夏季,海边游人增多,垃圾量也随之增大,因此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也变大,赵主任说:“现在的游客变多了,有时候刚刚打扫干净,回来的时候又发现海边是随手乱扔的垃圾,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垃圾又会被海水带入到海中,因此我们有时候甚至需要加班到10点多钟”。

   队员们发现,在海边工作的环卫工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年轻人甚少,对此,赵主任说:“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年轻人怕晒怕累,不喜欢做捡垃圾的工作,一般就雇佣老人。”有一个50多岁的老人,她说自己去年在这里工作了7、8两个月,今年她又来了,是临时工。队员们发现,环卫工人的眼神都很专注,有一位老人,队员们介绍说有六七十岁了,牙齿都掉光了,所以说话有些含混不清,整日在海边经受风吹日晒使他的皮肤黝黑黝黑的。在同龄人安享晚年的时候他已经在海边清扫了3年垃圾了。对队员们的问题,他有问必答,对自己每日重复的工作他不仅没有厌烦,而且看起来精神饱满,极为敬业。队员们看到他清理完自己范围内的垃圾后又接着将垃圾桶的垃圾及时送走,然后,他将再次集中到到沙滩上,紧紧地盯着垃圾,可以说哪里有垃圾,哪里就立刻有他的身影出现。

可爱的游客

    海边的游客很多,据队员们观察,尤其是中午十一点以后,数量明显增多的游客极大地丰富了海的活力、提高了海边的热闹程度。但是,玩耍嬉戏的游客也未因忙于嬉闹而乱丢垃圾,很多游人都自带垃圾袋,把自己的小垃圾随手收集起来,等到靠近垃圾桶时再一起丢进去。而有的游客更是可爱。队员们说,他们看到特别温暖的一幕。有一位游客将自己的垃圾分成两类分装,他把饮料瓶装在一个袋子里,把其他的垃圾放到另一个袋子。然后,他走到环卫工人面前,把装饮料瓶的袋子送给他,将装其他垃圾的袋子扔进垃圾桶。队员们说,“这个游客真是可爱,那么体谅人、理解人,让人心里暖暖的,好有爱”。

   还有来海边捡拾垃圾的一家三口,队员们在做宣传的时候,看到一家三口在岸边坐着,一交谈,才知道,他们是专门来海边捡拾垃圾的。他们是来自中国教育学会青岛实验学校四年级某班的学生家长,带着孩子到海边捡拾垃圾是他们这个团队经常举办的活动。

宣传及调研工作

    本次宣传活动在8日至10日进行前期策划和物资准备,团队集体前往市南区政府的垃圾分类处理办公室进行访谈并得到1000只环保垃圾袋的宣传物资资助。7月11日早晨7点出发全体前往石老人海水浴场进行踩点和照片取样,并与石老人海水浴场管理主任刘主任做好宣传对接工作,至晚上6点折返学校。为选择游客密集的时间,选择了晴天出行,宣传时间为整整三天,12日、13日以及18日,宣传期间得到了石老人海水浴场管理人员的大力支持,将我们的场地布置在石老人的明显标志蓝帆中心处,同时浴场广播站也向游客播报我们实践团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取得了极大的反响。

   在宣传工作开展的同时,调研工作也在同步进行着,调研工作主要以带队老师孙艳霞老师带领组织,前期花费大量时间制定好了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为有效开展调研工作,孙老师先与市教育局联系,与市教育局的夏青主任建立密切联系,夏主任承诺了为我们团队联系青岛市的中小学校长,为便于后期交流,孙老师建立了“海洋特色学校”QQ群,将青岛市的中小学校长邀请进来,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现在,该群已拥有50多所学校的校长加入。由于暑期学校放假,很难在每个海洋教育学校实施调查,因此孙老师通过该群向所有校长发放了我们编制的调查问卷,现已回收34份问卷。同时,为有效开展调研工作,孙老师带领我们团队前往其中的8所学校进行访谈工作。

   中国海洋大学赴青岛中小学特色海洋学校调研团队的暑期实践工作终于在7月30日以崂山区石老人小学的访谈工作结束。在历时20多天的实践中,团队成员8人经受了几经中暑的炎炎夏日,暑假校园夜晚的冷清,实践中的种种困难,然而团结奋进,积极乐观的心态让他们收获了这个夏天最美好、最难忘的时光。

文/图:中国海洋大学赴青岛中小学特色海洋学校调研团队

向环卫工人了解情况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潘雅琦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