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狗 全面观察身边事
天气渐冷——流浪猫狗生活现状
冬日将至,学生都已换上了御寒的冬装,然而还有一些小动物无法加衣,也无法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度过寒冬。记者经观察采访了解到,一号楼下的几只小白猫刚满月不久,它们总是被老猫叼出来,排成一溜晒太阳。而北区20号楼楼下也有两只小黑猫,在渐冷的天气中已有些瑟瑟发抖。
当记者询问同学们如何处置这些流浪猫狗,多数人对此表示爱莫能助。“我们的学习实在太忙了,收养小猫小狗根本不现实。”英语2011级次德吉无奈地感叹道。
从何而来——探究猫狗流浪根源
当冬天寒风凛凛时,在学院路旁的绿化带中,宿舍楼下,教学区之间,流浪猫狗瑟缩成一团。面对此景,不少同学有这样的疑问:“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流落到海大的?”
据调查,这主要是宠物主人的遗弃行为所致,一是崂山区建设步伐加快,很多村民因拆迁搬走,但把宠物抛弃在崂山,学生可怜流浪的小动物,经常喂食,就引来越来越多的流浪猫狗;二是个别同学违反学校规定,悄悄在宿舍养宠物,毕业时无法带走,又没有做妥当安排,导致曾经的宠物沦为“流浪儿”。
针对第二种情况,记者采访了南区一号楼宿舍管理员陈阿姨。她认为:“有个别同学非要悄悄养宠物,我们问的时候,同学就说小宠物是亲戚家的,帮忙照看一会儿,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去解决。”
宿舍是学生休息的地方,而个别同学为了寻乐趣,养一只小猫或小狗逗着玩。等毕业离开时却无法带走宠物,让它们流浪于校园里。在宿舍养宠物,违反了学校规定,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打扰到舍友的正常休息。
以何为食——关注猫狗生活状态
“我很喜欢流浪猫狗,如果遇到它们时我手上有食物,就一定会喂的。”工程管理2011级张姣姣说道。不少和她一样有爱心的同学都会喂小动物食物,使这些“流浪儿”感受到一定温暖。
无可置疑,这并不是治本之策。几天前,记者在北区一号楼下面看到一只猫妈妈和一窝小猫待在一起,引来了十几位同学的围观。一位女生蹲下来向月饼盒里倒了酸奶喂小猫,当猫妈妈过来时,大家却因为担心小猫喝不到酸奶而把它赶走。当老猫悻悻走远时,不远处还有两只灰黑色的猫正在咬草根。
同学们喂流浪猫食物是出于同情与爱心,但难免会以貌取“猫”。小猫乖巧可爱,博得大家的喜爱,就能得到温暖的食物;老猫被人抛弃过,因此对人存有戒备之心,看上去不友好,于是关心它们的少之又少。一味靠同学们的爱心喂养,并不能保证所有流浪猫狗得到温暖。
流浪猫狗在海大并没有“固定住所”。有的蜷缩在垃圾箱周围,有的在草丛中随意安家,有的躲在校园商铺的台阶上。它们只是有一个固定的活动范围,却没有可以御寒的窝。
对此,爱心社负责人刘苏东提到,可以给小猫小狗脖子上戴上简易标识牌,这样能方便同学识别和喂食照料。爱心社正在举办“捐纸盒 为小猫建造温暖的家”的活动,期待能使小猫们平安度过寒冷的冬天。
爱心社为流浪猫收集盒子的海报
流浪猫狗,想说爱你不容易
养狗不易——爱心与规则冲突
“最终还是被舍管大妈发现,所以我最终把点点送走了。”点点是一只可爱的小狗,陪伴了她三个月。在接受采访时,张晓说。
对于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的张晓来说,点点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她的舍友,这只小狗却没有那么多优点。“它是很可爱,但很麻烦。有的时候它甚至会在宿舍的地上随意小便。”
虽然张晓同学对不能养宠物感到很是遗憾,但她知道,自身不具备养宠物的条件和能力却执意要养宠物的结果只会对他人造成干扰,对宠物带来后续无形的折磨。
卫生防疫——爱心要以安全为先
流浪小动物活动在学校各个角落活动,它们在树林里安家,在草丛里打滚,在宿舍楼下嬉戏,在食堂外觅食,但它们是否携带病菌不得而知。据学校保卫处徐师傅说,海大崂山校园内的流浪猫狗都是被主人遗弃的或它们的二代三代,都没有接受过相关疫苗接种。
“流浪小动物都没有接受过疫苗接种,你会担心它们传染疾病吗?”记者提问到,“会担心,但是只要不和它们亲密接触,应该也没事。”政治学与行政学2012级熊玮琪回答道。在走访过程中,很多同学持有相同观点。
流浪动物在海大食堂、宿舍、教学楼等同学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公共场所出没已不再稀奇,海大学子每天都会见到它们的身影。
大部分同学对它们出入食堂表示担心。“它们进食堂我还是不太能接受,毕竟是流浪的动物,会觉得脏。”工程学院2011级巩建道。流浪猫狗有时也会闯入宿舍。偶尔看到它们溜进来,也许会觉得新鲜,但如果流浪猫狗时不时地进宿舍,就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居住在北区20号楼1层钟翔说道:“小黑猫从窗户跳进来,在床底溜了一圈,又从阳台窜出去了。”还有同学甚至对它们跑进宿舍蹲在笔记本上和他抢饭吃都已习以为常。
流浪猫在食堂
法律相关——流浪猫狗责任调查
此外,从学生们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学生对“流浪猫狗伤人”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可一旦发生流浪狗咬伤人事件,责任却无法分明。
学校保卫处徐师傅说:“我们也很怕出现这样的事,因为责任纠纷很难理清。但没有具体通知,我们不能集中驱赶,而且现在也没有相关预案。”
目前,我国现有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流浪狗咬伤人,传染病菌的案例存在法律空白,更没有法律规定流浪狗伤人的地点的负责人应承担责任。如果在校园内发生此类事件,很大可能是同学自身承担损失。这种责任不清的状况,不仅会导致学校与学生之间纠纷连连,还会给当事人带来痛苦和心理压力。
还有不少有爱心的同学会定时定点喂养校园里的流浪动物,但按照目前法律,很可能出现“让爱心受伤”的情况。2010年5月天津市河东区刘某为躲避流浪狗扑咬,不慎摔倒在地,造成左桡骨骨折。刘某将定时喂养流浪狗的张氏父子告上法庭。经法院判定,张氏父子承担赔偿责任。
流浪猫狗,我们该如何爱你?
解决方法——集思广益切实解决
现在海大崂山校园内的流浪猫狗的数量较之去年有所减少,它们也受到有爱心的同学的照看。“对动物的尊重即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能做的还有更多。
一些同学在喂养流浪猫狗同时自身也要提高安全警惕。学校在此方面也应拿出自己的预案来应对紧急情况。例如保卫处在流浪猫狗进入宿舍、食堂给同学带来不变时,进行及时处理;在猫狗繁殖过快时,以学校的名义联系青岛市流浪猫狗收容中心,使流浪动物得到更好的照顾。
治理流浪猫狗,关爱流浪猫狗,要从人的身上找根源。流浪猫狗基本都曾被人遗弃,或是由被遗弃的猫狗繁衍而来。杜绝遗弃猫狗应是治本之策。学校禁止在宿舍养宠物,同学应自觉遵守。真正对动物的喜爱不是以自己的意志来安排它们的生活,把它们偷偷养在宿舍这种狭小空间,无法给它们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而是在偶遇流浪猫狗时真切的关爱。
流浪猫在同学晒在外面的被子里
参考国外——取百家长补己之短
对比国外,可以看出饲养猫狗的相关法律不完善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例如日本实行动物的“终生饲养”。如果养狗人有不及时喂食喂水等虐待动物,或遗弃动物的行为,要处以最高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罚款。严厉的法律规定,使日本的养狗人不得不在决定养狗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敢仅仅是用“玩玩而已”的心态来对待。
猫的繁殖力非常惊人,一对成年猫及其后代,能在7年的时间内产生总计42万只猫!如果不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就会恶性循环,更加难以管理。目前国际上最通行的流浪猫救助方法就是TNR(Trap-Neuter-Return,即抓捕—绝育—放归),目的在减少环境中流浪猫的数量。TNR是一种全面持续性的活动,生存于城市、村镇及郊区户外的流浪猫,会受到人道的捕捉,然后接受评估、注射疫苗,并由动物医生进行结扎手术。很多民间爱心组织已经引入了这种方法。近日,海大崂山校区北区一号宿舍楼下“猫妈妈”生了六只小猫,以后如果校区流浪猫繁殖过快,可以联系青岛市流浪猫狗救助中心,来对它们进行绝育手术,为它们接种相关疫苗。
海大作为高等院校,没有义务与责任成立动物收容所,但随着崂山校区流浪猫狗数量的逐渐增多,管理与保护流浪猫狗的工作已迫在眉睫。在学校,区政府与动物保护公益组织的通力合作下,有关兽医院鉴定后,带有疾病或受伤的流浪猫狗送进体面的动物收容所,可使它们得到更好的照顾;联系可靠的动物领养机构,把因数目过多,海大环境承载不下的流浪猫狗送至领养机构,使更多的爱心人士重新给它们一个家;建跟踪观察制度,确保流浪猫狗的新主人能和它们建立一种稳定的人与伴侣动物的关系,始终关心与爱护它们;对于校园中的流浪猫狗,应首先经过相关部门统一接种疫苗,把对人有伤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其次,爱心社等公益性质的社团可以多组织“为小猫建小窝”等活动,使流浪动物在海大感受到温暖。流浪猫狗在寒冬大风中瑟缩的场景,受伤小狗默默舔舐伤口的样子,都在催促着海大尽快将这些想法变为现实。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这是一种最原始最高尚的情怀。对于流浪猫狗,解决措施应提,情怀热情不减。这些被放逐的生命,本应享有与宠物同等温馨的关怀。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