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论悟空结局悲喜 法政力压地球

作者:李玉 赵梦晓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2-05-08

字体:

亮相——烽火对决

    本站讯 从花果山的稚嫩猴头儿到西天取经的齐天大圣,从被众人取笑的弼马温到无所不克的佛猴,孙悟空一步一脚印,从“单纯”走向“成熟”。然而,这样的结局是喜是悲?我们是为他顺应秩序而欢喜,还是为其反抗精神消失而沮丧?5月7日晚,校辩赛半决赛第一场于大活中心开展。最终,正方法政学院力压反方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正方四辩将最佳辩手收入囊中。

 
     正方:法政学院
    正方辩手:宋心语 任杰 马晓洁 朱继源
    正方观点:孙悟空的结局是喜剧
    反方: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反方辩手:王国槐 邹承业 王然 丁航航
    反方观点:孙悟空的结局是悲剧
    获胜方:正方
    最佳辩手:正方四辩朱继源
 
    陈词阶段,正方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正方一辩首先强调,孙悟空取得真经从自乐升华为极乐,此大彻大悟是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而历经磨难才让孙悟空从疯猴子成为“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斗战胜佛。后正方从孙悟空与秩序的关系为点,阐明他成为斗战圣佛后,与秩序共存才能在正确的位置上惩恶扬善达到双赢喜剧结果。最后,孙悟空从被紧箍咒束缚的他律变为有自我约束能力的自律,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喜剧结果。 “孙悟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但是以他成佛之前不成熟的性格特点与所作所为是无法让人尊重的,而经过磨难之后的他得到了众人的肯定,这不就是最好的结局吗?” 正方一辩深情结束陈词。反方一辩则从孙悟空的出身背景、个性和命运三个方面纵观其命运的悲剧性。他认为,第一,嘉靖年间,孙悟空反抗封建制度无果,顺应制度的安排;第二,他抗争、有梦想、不服输的性格使他必然要求反抗不合理制度,就像动物园的狮子不能满足于吃饱睡好;第三,他最终接受命运的安排,从抗争封建制度到维护封建制度。此时,头上的紧箍咒已经紧箍他的心。我们不能让小说里的这种现象发生在现实中,而是应警醒现世——与不公的社会抗争。
 
    质询第一轮中,双方就什么是自由、孙悟空在什么状态下才是真正自由展开激烈交锋。正方强调“遵守秩序就是不自由吗?”反方则就写作背景辩到“当时的封建制度并不合理”。质询第二轮的正方综合考虑“我们以孙悟空为斗士,背后支持着他去抗争,可谁又看到过,他受伤、疲惫,在他抗争结束之后又该何去何从,成为斗战胜佛不是最好的喜剧结果吗?难道只有斗争一辈子才是幸福?”反方则以时代背景为武器,阐述如果不斗争,顺从封建统治阶级才是最大的悲剧。质询结辩正反再次理清自己的主线即遵守秩序的自由、真正的喜剧是黑暗制度下不倒的良心来加深论据。反方用“玉帝是否能代表那时的封建势力?”“我们是不是因为长征艰难就不长征了呢?”“孙悟空最终放弃抗争皈依佛们,难道当下社会的制度有问题,我们就顺从么?”等多方位举例质询正方,以此阐明观点,然正方辩手冷静作答。他们谈到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而是在遵循秩序的前提下,通过自身努力,以达自由之境。并提出“孙悟空能构建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么?”之问,以示孙悟空并不能铲除封建制度弊端。
 
    小结阶段。反方四辩首先提出“悲剧和喜剧非对等关系,他们可能既非喜也非悲”。随后又提到,孙悟空的本性就是反抗,如正方所说,文天祥等人的反抗使得后人为之敬仰;然而孙悟空皈依佛祖就等于不再反抗,反抗消失其气势亦是渐亡,毛泽东当年赞同的就是其气势。最终反问“正方所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符合秩序,如果这种秩序存在弊端,还要遵守么?”
   
    自由辩论阶段,正方采取以下方式来增强气势,即每次发言节约时间,在对方时间用尽的情况下团队合作,达到令人震撼的环环相扣、观点层层抛出。最绝伦之处为自由辩论阶段。“兔子也长生不老啊,这让人类情何以堪?
 
    正方四辩的结辩让观众回归原著并对此辩题的现实意义做出进一步的剖析。孙悟空开始的任意妄为,毁龙宫、大闹天宫等行为是因为逾越秩序,而他这样做地原因则是他未得到当时秩序的尊重。经过磨难,他找到天猴合一的途径,那就是保持秩序的合理性,并且在这个秩序下实现个人价值。而反观现实,我们每个人尤其是热血的大学生不就是孙悟空吗?我们心存正义而义正言辞,我们满腹理想而斗志昂扬,甚至有时骄傲自负,想一步登天成为“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历程让我们看到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理想境界,这种光明的指向与希望即最喜剧的结局。结辩。反方指出正方四处漏洞,并再次强调唯有指出制度的漏洞,才能不断进步。玉帝和佛祖象征着封建制度,孙悟空的反抗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最终为融入佛界变得圆滑,从反抗不公到顺应不公,这终是一场悲剧。
 
    此次比赛的点评为人气点评图书馆教授李琳。她说:“反方从马克思主义、文学创作背景、人物形象性格的改变历程全方位、多角度据理力争。正方则上升高度,从小我、大我到无我一步步升华。”她还讲到,本场辩论可以上升到佛学角度,即放下自我,立地成佛。在本次辩论赛中,她重申自己对辩论的看法“不要陷入是非,要有所超越,从哲学角度看问题”。而谈到《西游记》的现实意义时,她告诉同学们要从孙悟空的变化中深思人的成长过程,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抑恶扬善的心。
 
    本场比赛的评委有:文科处副处长金天宇、社会科学部老师江宏春、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老师侯玉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秀海、经济学院老师许冬兰,图书馆教授李琳担任点评嘉宾。
 
文:李玉 赵梦晓    图:孙亮
 
 
最佳辩手朱继源
 
 
李琳教授再次经典总结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