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辩赛火热升级 信息晋级工程止步

作者:陈曼丽 王奕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2-03-31 字号:

斗志昂扬 蓄势而待

    本站讯 川剧变脸、东巴纸、景泰蓝等民族技艺是时光积淀的智慧,是无法磨灭的历史回响。作为继承者,应将其置于世界瞩目之地,还是静静地沉淀这份不可复制的美?围绕民族技艺的保密问题,工程学院对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于3月30日晚大学生活动中心内拉开校辩论赛第二场的帷幕。经过激烈辩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获胜,正方一辩王迪获最佳辩手。

    正方:工程学院
    正方辩手:王迪 杨立健 郭雁珍 耿翱翔
    正方观点:民族技艺应该保密
    反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反方辩手:包莹莹 李雪晨 全缨竹 翁洋
    反方观点:民族技艺不应该保密
    获胜方:反方
    最佳辩手:正方一辩王迪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双方首先亮明观点,正方首先阐明“民族技艺”的含义,随后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保密的必要性:首先,不保密可能导致对民族技艺的庸俗化和滥用,其文化内涵可能遭到歪曲和篡改;其次,技艺一旦外流将失去市场优势,经济价值难以实现;此外,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的碰撞更要保持冷静,否则极易被同化,失去其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作用。反方则着重强调当今69.7%的民族技艺后继乏人,面临停产、失传的严峻现状,指出打破保密的铜墙铁壁,与外界自由交流才是传承发展民族技艺的最好方式。同时,民族技艺是偷不走的,不会因为他人的习得而丧失元真性与民族特色。

    质询环节中,正方先发制人,先后抛出“公开的范围是什么”“若外国人出于私利来学习民族技艺,我们是否应该教授”等问题给反方设下陷阱,反方则迅速跳转思维,巧用“永”字的八笔都很重要来论证民族技艺不可分割,反驳对方提出的“民族技艺‘核心’保密”论。随后的赛事愈演愈烈,反方三辩援引苗族刺绣、东巴纸、树皮衣濒临失传等例强调公开民族技艺的必要性,并指出通过国家法律保护、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途径。之后的小结中,正方四辩慷慨陈词,犀利反问“景泰蓝在保密状态下都被偷走,若再不保密,难道要出现更多韩国注册端午节事件吗”,得到观众一致赞扬,反方四辩不仅巧妙回答,更引用孔子“因材施教”观点论证保护手段多样,非“保密”二字可简单囊括。

    剑拔弩张,针锋相对。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将争论焦点放在“民族技艺若不保密,是否会泄露核心内容,歪曲基本内涵”和“民族技艺若保密,是否会面临失传危险”两个问题上。“周总理曾说要好好保护川剧,不能让其泄露,然而现在变脸却沦为外国马戏团的小把戏,难道不令人心痛吗?”面对正方质询,反方从容应对“芭蕾舞在俄国有《天鹅湖》,在中国有《红色娘子军》,这不是歪曲而是丰富与创新”。随后,反方对众多民族技艺濒危现状感到担忧,叹息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引来全场大笑。正方于是重申保密并非固步自封,在民族内部培养继承人同样可行。

    总结陈词,大气从容。反方认为正方反复提及的“核心保密”概念难以界定,现今的严峻形势也不容许我们继续闭关自守。“保密针对性差、不符合时代潮流,开放的姿态才是最有力量的、最亘古恒久的”,并且举出中美、中法文化交流年的例子来论证。其发言一针见血,言简意赅。随后,正方四辩联系社会现实,呼吁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更要守住民族技艺的根本精神和文化内涵,唯有如此才能找到民族的感情寄托,对辩题的升华给全场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李湛老师对辩题进行深入分析,建议辩手们学会以包容性的态度来看待辩题,并他指出举例要有选择,有主次,“万箭齐发”地举例反而可能削弱论证力。最后,李湛还对双方进行具体的建议,就辩论的技巧提出一些建议,“辩论也是一种表演,他是由内而外的”,精彩点评为比赛添上点睛之笔。

    本次辩论赛的评委是:法政学院团委副书记齐晓敏、经济学院团委副书记李倩倩、外国语学院团委副书记黄莺、海洋环境学院团委副书记石晓然、管理学院老师胡春晖,法政学院老师李湛担任点评嘉宾。

文:陈曼丽(实习) 王奕    图:李玉 项陈媛

最佳辩手 力压群雄

“辩论之路上多走一步即为胜者。”评委如是说

手中笔同样是辩论战场上有力的武器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