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的是胜利,享受的是过程。打一场好球,这是最重要的。”篮球划过苍穹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他们轻轻一拭额头的汗水,灿烂的笑容传递在每一个人心间。季节变迁带走盛夏的繁荣妖娆,却带不走球场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冷风吹散落叶,留下遍地支离破碎的梧桐,却也留下他们经久长存的兄弟情义。“校庆杯”已经落幕,校园中还时刻传递着篮球带来的喜悦与温暖。一场场球赛间,一个个球框下,他们收获成长,更铭刻感动。
“无兄弟 不篮球”
“我们应该是训练最多的学院,有时候晚上,有时候早上五点半,大家都很团结 。每个人都坚持训练,除非受伤或有事。”经济学院篮球队赵南凯说,对于一个球队最重要的无疑是“对篮球的热爱,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团结,相信队友,不单干 ”。在比赛中,常常可以看到,有队友失误的时候,会有另一个队友轻轻拍一下他以示安慰;每次罚球的时候,总有队友会和罚球的队员击掌,温度传入掌心,是鼓励也是情谊;有时候,他们通过瞬间眼神的交流,就会知晓彼此的意思,默契的配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是他们一起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训练,一场又一场比赛磨合成的兄弟情。
那些一起训练的日子
几乎每个球队都是跨年级组建的,这些球员们对篮球也许有着自己不一样的理解,但当被问及为何加入球队时,答案是一样的:对篮球的热爱。
“没有什么比一个团结的球队在一起训练更感动的事情了,大家在一起练球,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指导都是令人感动的,因为每时每刻这12个人的目标和追求都是一样的。”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篮球队的吕盟对记者说。
“有一次我们队长过生日,而那天晚上我们全队训练。有我们院队的几个忠实的球迷给我们队长送蛋糕,我们给他在篮球场上过的生日,真的很感动。”赵南凯微笑着回忆,眼光里闪烁着幸福的色彩。工程学院篮球队黄少雷也娓娓道来:“我们那几天,十二个兄弟干嘛都一起,有女朋友的不陪女朋友,哈哈!一起自习、一起吃饭、一起训练。期间我有校园歌手大赛初赛,集训完之后,大家就一起去给我加油。”
青春这首歌里,总是有唱不尽的悲欢离合。然而,球场上他们灿烂的笑容让彼此淡忘了岁月的蹉跎,长存于每一个人心间。就像法政学院篮球队刘佐说的那样:“我们不止赢得了冠军,更珍爱的是这份兄弟情。”“校庆杯”,只是他们兄弟携手启程的起点,相信篮球会永远连接着他们,直到永远。
不抛弃,不放弃
法政每一场比赛,他都会在场下给同伴们加油助威,比赛焦灼时,他站在前方焦急地鼓励和指导,比赛胜利时,他会和队友们拥抱欢呼。他是法政篮球队李延文,由于每个队只能上两名体育生,他未能报上参加“校庆杯”的比赛。但是法政的每一场比赛他都不会错过,场边焦急的身影,欢呼的身影,虽然不能上场和队友们一起打球,但是那一刻,他与队友其实在一起拼搏。“他是我们的精神领袖,他不服输的精神不断地鼓励着我们。”法政篮球队宋立飞对记者说,“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那样的鼓励是无声的,无法讲,也说不明白。”
“篮球赛是种团体运动,需要所有队员要十分默契的配合,许多时候要放弃个人的进攻机会,采取更有力的进攻方法,把球传给得分机会最高的队友。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全部特长,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富有战斗力的团体,这就是我们胜的法宝,也是我最感动的地方。”法政学院篮球队克衣木江对记者说,“主力和替补都是很重要的,只是能力比较出众能更好的保证球队胜利的就是主力,这是公认的。替补通过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成为主力。这不应有任何心理阴影,让实际能力去见证。”
“校庆杯”幕后,我们知多少
有这样一群人常常被我们忽略:他们为每一场比赛的顺利进行常常忙碌到没时间吃饭;他们常常在大家未到球场之前布置好一切,然后在大家离开后默默收理;他们常常因为人手不够一个人来回地跑。当问及“校庆杯”承办方体育部的工作时,部长李子超笑着说:“我们部是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
他们的工作表面上看起来风光,背后付出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据悉,为了筹办“校庆杯”,体育部多次开会以及几次紧急会议,大家都不得不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副部林海山为了准备决赛,更是忙得好几天未去上课。“决赛当天上午,我们所有副部、干事腾出一上午时间布置主馆,统一发放请假条不去上课,从7:30布置到中午。”体育部何舒思介绍说。当问及这样工作值不值得的时候,何舒思笑着说:“当然值得。经过‘校庆杯’的整个承办过程,我们所有工作人员之间彼此增进了了解,变得更加团结。虽然遇到过问题,准备工作也很辛苦,但在此过程中我们收获的友谊以及比赛圆满结束后的成就感所带来的快乐早已超过了这些。”
“校庆杯”篮球赛除了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我们更享受的也许是那段时间里披星戴月的刻苦训练,也许是在球场上为那些表现出色的球员们一声声呐喊加油,也许是看着队员带伤上场时心里那丝酸楚的感动和眼里那片晶莹的朦胧。
记者/摄影:杨锡畅 赵紫燕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链接】
一封啦啦队员的来信
亲爱的篮球队员们:
虽然说“校庆杯”篮球赛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我却很想写这样一封信给你们——所有为球赛拼搏,为球赛刻苦训练的人们。
我很想把我见到的和我心里想的透过这封信传递给你们,可是却想说的太多。也许,连我自己都不敢相象,曾经的我对篮球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没兴趣,因而也不了解。说句玩笑话,就连中国的篮球队员我也只是知道姚明和易建联。可是,你们改变了我。
因缘际会,我加入了啦啦操的队伍,成了一名啦啦操队员。因为“校庆杯”篮球赛的日子一天天迫近,我们的训练可以说一点也不比你们轻松多少。我们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要学会两套啦啦操的动作,这个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大一的我们总是想着学业为重,但是为了训练,我们从78节下课后就赶回去训练,踏着宿舍阿姨规定的门禁时间回到宿舍。白天沉重的课业压力,150分钟的课堂时间总是让人很昏昏欲睡;晚上还要一遍遍学动作,一遍遍复习动作,回到宿舍的我们总已是筋疲力尽。别以为我们没有抱怨,我们当然也埋怨,有时候甚至讨厌即将开赛的篮球赛。
但是,我们很快便改变了想法。
因为你们,你们让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也许不一定每一场球赛我们这些啦啦队都在,但是有时候即使我不是啦啦操队员,站在球场边上,我心里替你们喝彩!“校庆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看到过漂亮的三分球划破天空的痕迹,我听过锣钹齐喧旌旗飞扬的加油呐喊;我看到过受伤的球员下场前的那份依依不舍,我听过灌篮时那声歇斯底里为自己鼓劲。作为一个刚看球赛的人,我分不清篮球场上的站位与主次,但是我总觉得球场上没有永远的替补。看到过一个球队,乍一看,没有很出挑的球员,进攻更是一般般,但是他们就是赢了一场又一场,原因是他们懂得互相配合,他们知道自己弱于进攻,因而他们转而加强了防守。不禁让我想起“以守为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的兵家名言。球场如战场,只是,你们现在是为梦想和荣誉在拼搏。
曾经有一场球赛中,双方的队员都流血受伤了。在一旁看球赛的我,挺担心事态的恶化发展。而且受伤的都是两队的主力,这样一来就有点悬了。可是伤员们只是平静地下场了,很平静,后来,我似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坦然,也许就是对队友的那份超乎寻常的信任吧。流血流汗不流泪,你们真是群可亲可敬又可爱的人!
感谢你们精彩的球赛,感谢你们不言放弃,看到那么多球员即使面对最后一秒也不肯放弃,那份坚持叫执着。
希望明年可以看到你们更加精彩的比赛,也希望明年的我已经可以独自看懂一场篮球赛吧。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啦啦操队员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