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凭责任写新闻 以良心看世界

作者:焦舒曼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0-11-22

字体:

 

 

八位女辩手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本站讯 当记者的职责与社会道德发生冲突时,是选择端稳相机聚焦真实,还是以一颗悲悯之心放下手中之笔。1121日晚,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第四届辩论赛决赛于海大崂山校区落下帷幕。八位女生就新闻价值与人伦道德哪个更重要展开辩驳。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在正式比赛之前准备了表演赛。针对“花儿更护郎还是郎儿更护花”一题,“功能齐全、种类繁多”的文院花儿与“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文院郎儿你争我论。场上全情投入,场下不亦乐乎。休息过后,决赛正式开始。

 

    正方观点:新闻价值比人伦道德更重要

    正方辩手:郑爽 李一 盛晴 周莉丽

    反方观点:人伦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

    反方辩手:张明艳 叶佳玮 张祺 赵紫燕

    获胜方:反方

    最佳辩手:盛晴

 

开篇立论环节,双方一辩都分别解释“新闻价值”和“人伦道德”的概念。正方着重强调“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因此两者孰轻孰重是针对新闻工作者而言” “人伦道德的主观性特点具有其自身局限性,新闻价值能够带来引起更广泛的人文关怀”。反方一辩毫不示弱从三方面反驳,有新闻价值与人伦道德的关系,人伦道德是本质和前提,提高人伦道德是当前社会的要求。双方在辩论的主体上发生分歧,反方否定正方“主体为新闻工作者”的说法,认为应当是全体大众,这一分歧成为此后的交锋点。

 

质询环节,辩题受众的分歧又被放大。正方先发制人:“人文道德的主观色彩,难道不是与新闻追求客观、真实的要求背道而驰吗?”而反方则以汶川大地震中记者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将被困人员痛苦搁置的例子还以颜色。攻辩小结中,双方互指漏洞,巩固己方观点。自由辩论环节,就记者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正反双方加强攻势。机敏的思维、犀利的反击,赢得观众叫好。

 

最后双方进入总结陈词阶段。正方总结了新闻价值对一篇新闻来说的重要性提到人伦道德具有主观色彩且标准不一,记者不是救世者而是用笔和镜头记载事实的新闻人。反方则通过地震中女民警晕倒、艳照门诸多事例,旁征博引,升华论点。

 

欧阳霞老师在点评中赞扬了辩手的精彩表现:“我看到了你们的机制、睿智和团结。”此外,她还从专业角度为同学们分析命题,解答命题。

 

中国海洋大学校辩论队成员陈仍等五名优秀辩手担任决赛评委,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副主任欧阳霞,团总支书记谢瑞堂,团总支副书记谢杉杉,第五、六届学生会主席沈忱、袁韬,中国海洋大学校学术部部长张峰硕及管理学院等其他学院学术部部长与辩论队领队出席此次决赛。

 

记者:焦舒曼    摄影:高远

 

 

 

最佳辩手

 

 

欧阳霞进行点评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