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一名驾驶者和两名无辜受害者的命运瞬间改变,“李刚门”事件在被曝光后短短几天内引起极大反响。我们在关注该类校园交通安全事件的同时,有没有考虑过海大校园中存在哪些交通安全隐患?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消除这些安全隐患呢?其实,留心观察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校园道路安全保障设施方面已经有了新的变化。
小小广角镜,多少安全希冀在其中
校园道路设施交通建设“方兴未艾”
近日,一些新投入使用的
海大依山而建,因此道路以上下坡为主,特殊的地形对车辆驾驶者和行人有特殊的要求,也不可避免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21号楼西侧的坡道冬天积雪严重,车辆行人打滑事件已不足为奇,为此学校在21号楼东侧坡道了设立了减速带、21号楼后侧竖立起环形标志,要求机动车辆按一个方向行驶,并强制限速以减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南区宿舍大门正对的道路坡度大、线程长,短短
自行车增多后,同学们有时不得不把自行车放在校车停车点附近。“学校也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我们现在正在抓紧时间清理车棚里的报废自行车,以便腾出空间满足大家的停车需求。”朱队长针对这个问题解释道。
朱队长耐心向记者解释校园交通安全细节
校园道路安全隐患“十面埋伏”
尽管我校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并不高,但在细微之处仍然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据外国语学院法语2010级李娜同学反映,由于受到地形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影响,崂山校区道路的上下坡很多,这样一来给诸多骑车、驾车的“马路杀手”创造了更多可能。不仅如此,记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在课间下课和放学时间里,北区各大教学楼周边的道路上人群熙熙攘攘,甚至于有些特殊情况下能达到摩肩接踵的地步;每当这时候,一旦有车穿梭行驶在庞大的人流中间,人车矛盾就会瞬时上升到极致点。
另外,随着今年9月份2010级大一新生入住崂山校区,自行车流量也与日俱增,海大有车一族的势力正在无声无息地壮大着。那么对于校园内道路上下坡众多的不利客观环境,初来乍到的大一同学们有什么样的心声呢?“学校的上下坡真的多得让我很无语,这种折腾人的地形条件下根本没法儿控制车速,尤其是不幸碰上校车气势磅礴地迎面‘飞’来的时候,我就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所措了。”法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2010级巴燕同学这样向记者感叹道。
总而观之,造成潜在危险性的罪魁祸首可以算作是校园内较大的地形起伏。然而,如果抛开种种客观自然因素来看待道路安全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对自身的安全意识深度和校园道路安全设施完善程度,以及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广度进行更多的反思呢?为什么很多同学明知人车流量高峰期道路安全隐患度骤升,却仍然边走路边听音乐或玩手机呢?学校方面又是否及时、全面地更新和增加道路安全配套设施呢?各种形式的安全知识普及是否真的达到了预期效果呢?
防范整顿措施如何“无懈可击”?
在校园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除方面,首要的一点当属加强校内宣传教育,这可以通过开设交通安全课、播放交通安全警示片、邀请交警支队权威专业人士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讲解日常交通安全常识,宣传发生紧急道路安全事故时的有效应对方法等,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地攻破隐形危险线;只有校内师生及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和重视程度得到提升,才能创造出消弭隐患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关于这一点,一群有着共同特别爱好的同学做得比较好。“‘刷路’,在轮滑运动中指脚穿轮滑鞋俯身下冲动作。我们酷爱‘刷路’,是因为我们将轮滑视为一项运动,而非代步工具,更不是简单地追求刺激,”海燕轮滑社成员信息学院海洋技术2007级蒋浩宇在与记者交谈中这样说道,“我们的社员在试行下坡‘刷路’速滑之前,都已参与了老手的安全教育培训,例如在因紧急情况突发而无法停下之时,应当立刻坐下以防造成严重摔伤。”
其次,学校负责部门应当重视进一步完善学校周边道路的警告、限速、减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及时补缺更新,同时加大力度强调道路减速器、广角镜等设施的普通而不平凡的作用和意义所在。另外,还要在道路两旁划线设置专门停车区以尽量减少路面障碍物,规范道路管理,增强安全系数。
最重要的一点,正如康惠达超市小吃部某货运司机所言:“学校里的行驶车辆一半以上是出租车和私家小轿车,车主往往是校外人员,因此在校外车辆制度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和波动因素。”一言以蔽之,在这种校内外车辆制度管理力度不一致的局面中,理所应当要考虑到应对措施的公平性、可行性和灵活性。这一方面可以借鉴江西省南昌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提出的一项有效措施:按照校车“户籍化”管理要求,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做到“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并且要对校车的车辆技术状况、交强险、运行线路、驾驶人资格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坚决杜绝不符合条件的外来车辆和无资质驾驶人在校园内运营的先现象。总之,要建立起校园交通安全会议制度、责任倒查制度和学生道路违规举报制度等等,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切实保障校园道路安全墙“攻不可破”。
在美妙悠扬的大学生活主旋律中,总是存在一些校园道路安全事故的不和谐音符,我们才一直被道路安全隐患牵绊着风华正茂的青春之心。要做到校园道路安全面面俱到,不仅需要在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层面上大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让学校、师生和车辆行驶者在思想上真正提高道路安全意识,以良好的道路安全意识为思想的方向指示牌,以高尚的道德素养为心灵的减速带,将物质层面的安全上升到精神层面,共建和谐安全的海大校园。
实习记者:崔东宇 焦舒曼 摄影:崔东宇(实习)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