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低,那片绿色孕育了怎样的文化?山的那边,河的那头,是怎样的神秘?游牧民族的马上生活开创了他们独有的文化,蒙药,出自那片绿色的海洋。在海风吹拂下聆听草原的声音,在知识殿堂里探索民族的印记,中国海洋大学暑期蒙药调研项目组进行“三下乡”活动,于2010年暑假前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
医药之旅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策略,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制定和实施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措施”规划。蒙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蒙古族药业发展水平,在它近乎被人们遗忘的时刻,我们有义务去保护和发展这样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文化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着服务大众,锻炼自己的原则,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蒙药,项目组成员开启了他们的内蒙“三下乡”之旅。
7月31日晚,火车送走了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学子。在联系人的安排下,项目组成员稍作休息,走访通辽各大小药店并做了关于蒙药市场份额的调查,。他们发现,虽然当地有蒙药厂,但是很多药店并没有相关药材,蒙药使用率极低。为深入市场调查,小组成员在市民间发放蒙药知名度及其常识问卷。“通辽市市民对蒙药知之甚少,关于对民族药物的态度,大多数人选择不排斥,但也不会优先使用。”项目组成员回忆说。
在通辽进行蒙药常识调查
次日上午,一行人到达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的蒙药厂,对药材生产、包装等一系列流水线进行了参观。小组成员与公司经理一起讨论蒙药生产技术,市场营销及人才招聘情况。为期五天的调研过后,小组成员作出总结会议,开始准备回程。
在通辽市蒙药研究所观看
蒙药大发展
内蒙,在大多数不了解它的人眼中只是一片空旷的草原。蒙药,不仅适用于过着游牧生活的内蒙人,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蒙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地也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和对蒙药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作为内蒙人,我们有义务让更多的人了解蒙药,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来自内蒙的小组成员骄傲地说。
队员们经过实地考察发现,现代蒙医门诊与我们就诊的医院无太大差别,通过号脉、听诊等方式给病人进行诊断。蒙医药和中医学一样,有自己一套独立的医药学体系,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可以发展壮大。可是大众对少数民族的不信任导致蒙药很难发展起来。经过有关部门的努力,蒙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2000年蒙医药研究所同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已然打下一片良好的市场。
内蒙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关注,蒙药传承和发扬需要全社会努力,此次“三下乡”活动引导医药文化回归。
丰富多彩的收获
服务团在通辽市蒙药研究所
“以往蒙药是个陌生的名词,现在它将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蒙药调研活动让我们这些医药学院的学生得以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给更多人一个了解蒙药,了解传统医药文化的机会。此行带给我们的是社会锻炼,是药学扩展,是知识传播。”对每一位成员来说,此次活动都是一次难忘的回忆,“蒙药需要社会的认可,但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社会传播价值。在那样一个陌生的城市,有朋友相伴,大家才不觉得孤单。我们不仅收获了调研成果,社会经验,更收获了千金难买的友情。”
“三下乡”是一种锻炼途径,但绝不是最终目的。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提高了小组成员的社交能力,还使人们对蒙药认知程度有所增加,推动了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播。
在青岛,在高校,我们聆听着世界性新闻,我们学习着先进科学。但是,传统的文化同样需要吸收,社会的哲学同样需要掌握。“三下乡”之旅不是社会实践的终结,而是面向社会,走入社会的开始。
实习记者:高嵩 图片来自被采访者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