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评估与文化的主从关系被颠倒的某些事实,导致文化成了评估的附庸,而高校中的文人精神则在异化的评估之下迷失。为找回正在迷失的高校文人精神,有必要在高校矫正评估、杜绝形式主义的虚假评估,使评估真正成为养育高校文化和文人精神的沃土。”2010年5月18日下午,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二会议室前来讲学的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如是说。
讲座题为“教师的文人精神与学术人格”。杨启亮教授从关于评估的文化、关于腐败的“学术”、关于文人的困惑、关于困惑的文人四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讲述。
杨启亮教授认为,时下,大学里的那种浓郁的学术氛围,正在被异化的评估消解。这种消解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同层面:一是空洞的标语口号、大字横幅随处可见,那些原本滋生养育于文人之心的德性人格或学术追求境界都被异化成学校商标,贴得满校园都是。二是大学里到处都可以见到媚俗的符号信息,它们彰显着评估或评估符号,也鼓励着为评估甚至为评估符号的竞争。三是时下高校文人们相见与相聚,说文论道的日渐稀少,关心评职称、评奖、评课题、评重点学科、评学位点的却日渐增多。
杨启亮教授认为,腐败的“学术”是高校文人精神迷失的最突出的事实,而且是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复杂的事实。杨启亮教授说,腐败的“学术”或非文人精神支撑的“学术”,可以依次作如下描述:一是非学术的“学术”追求。二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造假或造假的学术。三是不学无术却有学术名堂的“学术”人,其实质应是制造过泡沫学术的泡沫式“学者”。
杨启亮教授表示,文化被评估异化,极容易导致文人的困惑,而文人困惑的外部情境归因,则是文人精神迷失的显性的外在条件。对此,我们可以有以下辨析:一是唯科技理性主义的选择取向、无助的社会效益、功利主义的诱惑。二是异化的评估正在成为文人精神的生存障碍。三是浮躁文化的大环境颠倒了雅俗文化。
杨启亮教授认为,高校文人精神迷失,不仅有异化评估的外部归因,也还有其内部情境的归因。一是文人在时潮中沉浮,多少迷失了些求真的品质。二是文人在时潮中沉浮,更多迷失的是求善精神。三是文人在时潮中沉浮,也失落了求美之心。
杨启亮教授指出,高校,文人荟萃之地,迫切需要唤回那正在迷失的文人精神。为此,应该淡化评估,废止异化的评估,让真评估成为养育先进文化的沃土,让文人精神中的文化创生、坚韧求索、执着建构得到支持,让意境情趣、灵性神韵的文化小生命也能受到呵护。
中国海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教学支持中心主任宋文红主持讲座。海大部分教师,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以及青岛二中的教师代表聆听了杨启亮教授的讲座。
文/图:冯文波
杨启亮教授在做讲座
附:杨启亮教授简介
杨启亮,男,汉族,1949年生于山东青岛。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现为课程与教学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兼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德育理论、教师教育理论的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多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0余篇。代表作主要有:专著《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道家教育的现代诠释》,论文《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关怀普及:淡化教学实践中的精英化取向》、《教法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张力》、《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等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其学术研究以中国传统教育与教学思想、域外课程与教学论的前沿理论、当代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融会贯通为特色,成果注重博约相兼、雅俗架构,作出了原创贡献。
曾获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是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