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无恶意 搞搞别生气”

作者:马宁 李尧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09-12-13 字号:

    青年,毫无疑问是人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和最富创造力的时期。大学作为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场所,为这些未来的天之骄子们提供了思维碰撞与交汇的完美契机。从而,形形色色的校园文化诞生了。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当代的校园文化,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校园风气、学生社团、校园媒体等寥寥几个方面,而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环境与氛围。其中就包括着“校园恶搞”。这一影响力颇大的校园文化,作为学生的创造力与“雷人文化”等网络文化相结合而生的产物,早已植根于我们身边。人们对待“校园恶搞”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关于“校园恶搞”,我们有着自己的思考。

粉墨登场 添油加醋

食品、医药学院宿舍风采大赛冠军节目《雷雷三部曲》

    不知在哪个朝霞满天的日子,恶搞现象也悄然走进海大校园,并且如雨般致密地点滴着校园的各个角落。各院宿舍文化节、班级文化节上这样的节目屡见不鲜。就像在不久前,海洋生命学院班级文化节闭幕式第一名的节目就包含跳《雷人舞》。舞蹈的男生们用简单的肢体语言,加上搞怪的生动表情,虽有些自毁形象,但观众们的开怀大笑和评委的好评不自觉中给了这个节目“妙趣横生”的标签。无独有偶,水产学院宿舍风采大赛冠军是《雷人show》,而食品、医药学院宿舍风采大赛上的《雷雷三步曲》也摘得桂冠。

    三个院的雷人舞接连上演,我们在哈哈大笑之余也不难发现,很多节目都有相同的搞笑段子。《喜唰唰》的高潮片段不止一次被学子们搬上舞台;“我蹲下起来就头晕”也是同样的“命运”,被舞台上的表演者不厌其烦地重复使用;“嫦娥”在各院多次“征婚”,唐僧师徒四人都为美丽的嫦娥倾倒(《嫦娥征婚记》);男生版的天鹅舞一遍一遍掀起场下的欢呼高潮;就连白雪公主也失去了原有的“纯度”——同一个舞台,两次不同的晚会,一次变成了一个会说“啊,我闪了”的摩登少女,一次变成了男生反串的身穿白色短裙的雷人形象。
  
    恶搞在校园中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煞有燎原之势,甚至在某些学生文娱活动中占据主旋律。然而放眼社会,恶搞也算是红遍大江南北。“恶搞”之风究竟源自何处?它又为何有如此魅力呢?

追本溯源 且行且止

图一:网络说唱歌曲《大学自习曲》截图
图二:恶搞“熊猫烧香”病毒图标的网络公益广告
图三:著名网络恶搞组合“后舍男生”
图四:网络红人“蠢爸爸小星”恶搞中国男足的视频截图

    “恶搞”一词,是东洋舶来品,在日文罗马拼音里写作“Kuso”,动词意为恶意搞笑。现在普遍被理解为:用滑稽、搞笑整蛊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心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恶搞文化是一种经典的网络亚文化,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台湾、香港、继而全中国。

    尽管“恶搞”这个词语本身并非出自汉语,但恶搞文化在中国可谓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诸葛亮送给司马懿巾帼素服以嘲讽后者的拒不出战,到苏轼调侃张先老夫少妻的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从蒲松龄的“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到鲁迅先生为讽刺无病呻吟的现代诗歌而作的打油诗《我的失恋》,无不可归为恶搞的范畴。

    当代我国大学内最早的“校园恶搞”究竟源自何时何处,已经很难考证。然而“校园恶搞”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的兴起,和言论自由开放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媒体紧密不可分割。2003年对于“校园恶搞”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一是各高校BBS(如水木清华等)都已拥有了稳定且庞大的在线人数。二是创建于2003年12月1日的百度贴吧,作为一种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迅速积累了大批的人气,其中尤以学生群体居多。以上二者为校园文化尤其是校园恶搞文化的迅速传播奠定了基础。三是网络说唱歌曲《大学自习曲》的横空出世。歌曲把流行的HIP—HOP曲风,诙谐搞笑的歌词,贴近大学生活的表现内容,对大学里不正之风的讽刺等诸多能引起大学生共鸣的元素集合于一体,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国各大高校BBS、论坛乃至商业网站上风靡一时。我们应该看到,类似《大学自习曲》这样的校园恶搞,可以在欢笑之余带给大学生关于自身学习生活状态的思考。我们甚至可以说,它继承了中国具有恶搞精神的文人们那种批判性的幽默感。这样的恶搞,搞出了水平。

    随着中国的学生网民越来越多,我们能看到的校园恶搞的形式和内容也愈发趋向多样化:雷人的自拍,以经典名著里人物为主人公的原创小说,各种改编歌曲与话剧,用Photoshop“嫁接”过的图片……“校园恶搞”此时绝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人的专利,而是真正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生们需要“恶搞”来调节生活气氛,同时也需要“恶搞”来为自己的创造力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但此时的“恶搞”已经不复单纯。在“审丑风暴”的影响下,大量的新一代网络红人随后纷纷涌现。在还是在校大学生的网络红人中,不乏像“后舍男生”、“顾超先生”这样凭借着恶搞爆笑的表演广为人知的恶搞明星,但更多的却是通过恶俗不堪的言论、照片与视频来宣传自己,吸引眼球的哗众取宠者。更有甚者,以恶搞他人为乐,使用Ps技术将他人的照片修改的面目全非后上传至网络。这样的恶搞,不仅早已失去了其幽默性和批判性的现实意义,甚至触及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也让“恶搞”一词给人的印象愈加不堪。

    “校园恶搞”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形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但同时也滋生了恶意与恶俗。如何甄别和发展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校园恶搞文化,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思考的话题。

理性面对 恶搞不恶

海洋生命学院宿舍风采大赛上恶搞经典人物的话剧《嫦娥征婚记》

    而要探讨恶搞文化的甄别和发展的问题,恶搞节目拥有这么庞大的拥护者人群的原因也是值得关注的。为何众多学子不约而同选择恶搞的方式来展示风采,同样的节目,又何以如此一再重复?我们作为学生又应对校园恶搞抱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恶搞节目策划者本身喜欢选择恶搞的原因有:其一,资料来源方便易得便是最简单的回答。鼠标随便一点,就可以搜到众多校园恶搞的视频。其二,作为大学生,策划者的个性中仍有叛逆的元素,更加倾向于与众不同,才把经典的作品当作其恶搞的对象。其三,不少恶搞节目策划者反映,有内涵的节目往往排起来比较费时间,但最近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最重要的一点是部分节目能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将严肃敏感的话题展现在大众眼前。诚如生态学2009级的李宜珅所说:“我策划的我们舍和我们联谊宿舍的节目《白雪公主的那点儿事》是把美丽的童话与现实结合起来,用过去的形象来阐释现实。”他们融入了社会中的“追新”现象、广告现象。关于校园内的“甲流严重时期校医院缺少必要的处理方案”和“餐厅内的菜把学生吃缩水了”等现象,他们也确实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周围人们追求的趋势也影响到了节目策划者的选择。恶搞经典的作品和学生自主创作剧本相比更具全新的震撼性。观众听到的名字耳熟能详,但见到的形象却和传统截然相反,自然更有“笑”果。并且他们害怕演别的节目会没有人看。恶搞节目过后,经常听到观众们这样的感叹:“演得好棒啊,我班还有这么有才的呢!”、“真的很搞笑!”而别的节目通常收不到如此赞美。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此类节目往往具有相同的来源,即去网上搜索,这样恶搞节目重复性高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但参演人员表示在策划时不知道别人有雷同的节目。并且他们也认为这不是重复,因为从网上找到类似的细节后,他们把人物形象都改变了,也加了好多角色和情节。

    在网络恶搞现象愈演愈烈,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时,学子们应该拨开云雾见天日,拥有一双能够去除糟粕、留其精华的慧眼。我们作为恶搞文化的参与者,节目在选择、制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好到底要表现怎样一种现象,现象背后藏有我们怎样的思考。当然也可以用搞笑的形式表现我们的真实生活,就像有些学子所说的“仅供娱乐的节目还是适可而止比较好”,还是颇具道理的。而作为节目的观看者,也要在欢笑时看懂哪些节目是为了单纯的搞笑而恶搞,哪些节目是为了更有效地表达出节目的内涵和意义而恶搞。对于前者我们只需一笑而过,后者才是应当真正作为校园文化而呈现的恶搞文化。

    “恶搞无恶意,搞搞别生气。”这是网络红人“蠢爸爸小星”的名言。恶搞不恶。只要我们积极理性地对待校园恶搞,它会成为我们大学生活里灵动而绚彩的点缀。

记者:马宁 李尧    摄影:观海听涛    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