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

当“山寨”成为一种潮流

作者:王迅 代丹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9-03-14

字体:

2008年末,山寨一词彻底红遍大江南北,山寨文化、山寨机、山寨厂商、山寨明星等等,山寨渐渐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现象,从一种现象转变为一种产业,又从一种产业转变为一种文化。现今社会“山寨”林立,产品更新“日新月异”,求本溯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山寨的真正面目:

 

名词透析:何为“山寨”?

 

山寨——在山寨中,逃避政府管理。

 

或由发明者自己取个品牌名字,或模仿已经存在的产品或事物的功能和样式;由于逃避政府管理,不缴纳增值税、销售税,同时不用花大量的钱研发产品,而且和原版的极其相似。

 

通俗得说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迅速涉及手机、游戏机等不同领域。

“山寨”已经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旷古烁今”的中国式山寨

 

山寨是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产品的一种现象。它的衍生物,也打破手机的束缚,而扩展到数码相机、鼠标、键盘甚至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副产品同样可以在相关行业引发结构性震荡。

 

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炮火,这是学比赶超的来福枪,山寨文化在抄袭与超越的羊肠小道上一路狂奔。在挣脱了牌照的束缚,握紧了低成本高回报的福祉之后,其摧枯拉朽的震撼力与病毒营销的感染力,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建立了以山寨文化为基础的价值序列。而且,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式山寨。

 

回到现实,我们身边的“山寨”

 

曾几何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发现自己手中的NOKIA、三星、摩托诺拉等已经不是手机市场上的“宠儿”;随身携带的OPPO、爱国者、纽曼等MP3早已不能吸引路人的眼球;甚至酷似周杰伦刘翔周华健等大牌明星的草根平民,摆起明星的架势,颇有原版的神韵。

 

但是,在台东步行街随处可见的手机传单上,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我们闻所未闻的品牌手机;在大小电脑商城的柜台上,叫不出名字的电子产品摆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些酷似明星的“明星”,律师也说过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名字和形象,不算侵权。

 

山寨不是盗版,但是通过对于市场成名品牌的高度模仿,足以让我们对于“赝品”信以为真;山寨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创新意识,相信任何国家的工商质检局都不会轻易打击本国的自主品牌;山寨生产出的产品极端廉价、质量尚可,其价格和质量定位符合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相信这正是山寨产品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

 

如果说在最初的一段时间中,我们所了解的山寨产品仅限于手机、MP3等电子产品和某些时尚元素,其目的不过是通过模仿市场中已有建树的品牌形象进而分一杯羹,从而取得经济效益。但最近我们发现,“山寨”这个词早已不局限于某些领域,并且不断加快向其他领域扩张的步伐。

 

蔓延——“山寨”来到我们身边

 

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类2007级王鹏同学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咽部不适的他在购买药品“金嗓子喉片”时,买到了山寨版的“唫嗓子喉片”。

 

 

我们身边的“山寨”

  

观海听涛:以前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王鹏:平时经常锻炼,不经常得病,买药的次数不是很多,这种事情以前也没遇到过。以前也不注意此类信息,如果知道药是“山寨版”的,肯定不会购买。

 

观海听涛:得病为什么不去校医室呢?是不是外面的药比较便宜?

王鹏:实际上价钱都差不多。在校医室看病需要交纳挂号费,而且会耽误很长时间,去药店买药比较方便一些。

 

观海听涛:出现这种情况,有没有想过维护自己的权益?

王鹏:药品的包装我已经打开了,药材成分和味道与正品很相似,维权也没有什么证据,以后不会去购买了。

 

相信“山寨产品”从数码电子向食品药品的转移绝非偶然。而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维权意识不足和学校相关部门效率低下也为“山寨”提供了生存空间。但山寨品又是怎样流入校园的呢?记者来到药店进行暗访。

  

腹中无才,何以悬壶济世?

 

当记者以咽部不适为由要求购买“金嗓子喉片”时,店员拿出了山寨版的“唫嗓子喉片”

 

观海听涛:这个包装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

店员:药品是老板按正常进货渠道收购的。外部包装差不多,送来的时候我也没有仔细看。后来在销售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就把药品先从柜台上撤下来,等老板那边的消息。

 

观海听涛:包装上没有“国家药品生产”的批准文号,会不会有质量问题?

店员:药品都是从正规渠道收购的,应该没有质量问题。

 

观海听涛:你怎么知道没有质量问题?你是学医的吗?

店员:我是学药学的,对药材有一定的了解。没学过医学,平时也不从事医疗工作,甚至连给病人输液都不会。

 

通过采访,记者认为排除进货渠道和药品监察不健全的因素之外,药店专业程度差和店员业务水平不高同样为山寨药品的生存提供了空间。药店独立经营,急需市场监察部门的监督;同学维权意识差,需要在购物时慎之又慎;店员业务水平低,又何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遏制山寨产品对同学合法权益的侵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山寨”带来了什么?

 

山寨产品虽然不能与名牌精品媲美,但它面向了大众消费者,当所谓的名牌高高在上时,山寨产品正好弥补了大多数人的囊中羞涩,山寨产品几乎拥有精品名牌的所有功能,而价格极其低廉,让消费者享受高科技的同时,又享受到了实用价值的最大化。

  

 

杭州乡村版“鸟巢”

 

当前山寨产品风行全国,虽然声势浩大、势不可挡。但山头林立的现状使它终究不可能成为“主流”。这同时也应该引起知名品牌公司的思考:正版名牌产品的优势究竟怎样体现?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为什么打不垮山寨产品的“游击战”?从这个角度来看,山寨起义的背后,或许蕴含了些许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山寨”产品的巨大影响,使知名品牌公司感受到压力,其研发团队才会关注普通民众的需要,倾听大众的呼声,进一步研发更为贴近大众、更为物美价廉的产品。

 

结语:我们也是山寨制造者

 

    相比于正品,山寨固然属于流寇,可是在我们身边也同样屡见不鲜。导师布置一篇论文作为作业。先百度一下,再谷歌搜索,内容切题者下载保存,整理之后堂而“抄”之,一篇山寨版论文就此诞生。

 

 

论文也山寨:你的就是我的


     在编者看来,“山寨文化”中,对于知名品牌关键技术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以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和发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尽力避免对于现有权威的模仿,而是培养自己的能力,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记者:王迅 代丹(实习)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