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独立的曾美玲
1997年,在外漂流达百年之久的香港,摆脱了充满屈辱的过去,重投祖国母亲怀抱。11年后,一个名叫曾美玲的香港女孩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梦想,带着父母无限的牵挂与希望,挥舞着灵动的翅膀,一路前行,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开启人生又一新的航程。
澄清,我并非地道的香港人
听说要给自己作专访,曾美玲显得有些吃惊。当得知原由,她便迫不及待地向笔者解释道:“不要误会,我并非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原来,曾美玲原籍广东,中考结束后,因父母工作原因,将户口迁到香港,但自己并未与父母一起到香港定居,而是留在了存有童时记忆的广东,只在节假日才会去香港与父母团聚。对于香港她也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香港地区人口以广东籍居多,流行广东话,生活方式也保留着广东的印记,喜欢喝早茶,喜欢煲汤。那里自由开放程度高,每个人都可自由表达想法,没有很多约束。当然香港旅游也很发达,是各国商品大荟萃的地方,每年游客很多。”
我已不再是懵懂女孩
与父母长期分离,自己一人在广东料理生活起居,让这个外表柔弱的女孩早早地成熟起来。较强的独立意识,不过分依赖他人的性格,使她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与学业中的困难。
高考无疑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岔路口,当它来临时,做父母的都会倾尽全力为孩子 “服务”,嘘寒问暖,细心照料,而求学在外的曾美玲却没有享受到这样的优待,从填报志愿到参加考试,她一直独挑大梁。她参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招收港、澳、台考生考试”,在参加考试前需要先进行网上报名,不同于大家所熟知的“3+x”或“3+x+1”的高考模式。“今年4月份我接到了填报志愿的通知,说实话,当时恐慌了好长时间。”说到这里,曾美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毕竟高考是关乎人生命运的一件大事,容不得丝毫马虎。
恐慌过后,较强的心理素质让素来独立的她迅速冷静下来,她开始查资料,搜索相关信息。“当时也与父母商讨过,但他们对此了解不多,并没有帮上多少忙。”考试第一天,在没有父母的千叮万嘱、陪伴左右的情况下,曾美玲平静地步入考场。考试结束后,她也只是一个人回到酒店房间中休息。尽管没有父母的关切问候与可口的饭菜,曾美玲一样考出了理想的分数,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谈到这里,笔者有些惊讶地看着面前的女孩,从她眼神中投射出的坚强与自信,是同龄人中少有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视察团成员向在海大学习的香港学生曾美玲(左四)了解生活学习情况
我的地盘 我做主
当谈到志愿填报时,曾美玲来了兴致,变得更加活泼起来。“其实父母更希望我在香港或广东读书,”的确,千里迢迢去外地求学,父母怎能不会牵肠挂肚。“但我更想出去游历一番,增长见识,再加上我又比较倔,所以父母也只有支持我的选择。”说到这里,曾美玲不禁得意一笑。她告诉记者,她曾经考虑过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但青岛宜人的气候、适宜的居住环境,加上海大的声望及其与香港地区的密切交流,都成为让她在“第一志愿”一栏上郑重写下“中国海洋大学”的理由。“当然也有其它原因——”她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小女孩爱玩的天性立刻显露无疑。“青岛有许多旅游景点、商场,可以去观光购物……我曾对一个南方朋友说自己很快就要见到2008年的第一场雪了,她很羡慕呢!”
“Believe me I can fly I am singing in the sky”
初到海大,由南方到北方,曾美玲自然会感到有些不适应,但一向独立的她还是尽快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我也曾经想过家,不过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好朋友,他们也给了我许多快乐。当然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更相信海大不会让我失望。”再近3个小时的采访中,曾美玲的乐观始终感染着笔者,千里求学,依然保持乐观向上,是多么难能可贵。对于前面的路途,她坦言道:“人在变,世界在变,我不想过早规划自己的人生。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工作,我不想考虑太多。认真过好每一天,自信面对一切,这才是最重要的。”没错,人生离不开自信。同时她表示在学业结束后将回到香港,在那里发展。
这就是曾美玲,一个坚强而又乐观的女孩,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生。就如同那句话所说的,“给我一片天空,我就可以振翅翱翔。”海大已经给了她一片湛蓝的天空,相信她定然能在这片濒海的蓝天上振翅飞翔!对于这位来自远方的客人,笔者深深地祝福她,希望她能拥有快乐充实的大学生活,希望青岛、海大会留给她美好的回忆。
记者:李国飞 摄影:观海听涛
【新闻链接】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