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深此生与青岛的深缘,远非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即便是在1914年发表的《青岛闻见录》,他已经仿佛有所预感的,用老成少年人故作苍老的回顾一生的口气说:“余至青岛,前后凡四次……而见闻所及,颇有可记录者……”  那时候二十岁的洪深还不知道自己将会在青岛失去什么,以及他又将如何重返青岛。  洪深最早来到青岛是因为他的父亲。洪深之父洪述祖是袁世凯的亲信,因涉嫌宋教仁刺杀案,化名“恒如初”在青岛租界避难。洪家在青岛各处置了一些房产,其中包括后来令成年洪深念念不忘的 “我的失地”——崂山南九水的别墅“观川台”。在清华学校上学、预备留美的洪深每年都回青岛度暑。  1917年,当洪深已在美国留学时,秘密回到上海的洪述祖...
    2023-03-02806
  • 本站讯2月13日,《中国海洋大学史》编委会全体会议在崂山校区召开。编委会副主任魏世江、陈鷟分别汇报了《中国海洋大学史》文稿撰写情况和校史审稿安排。魏世江主持会议。 魏世江就《历史卷》本年度审修工作提出初步安排,经与会同志讨论,形成五项意见。一是《历史卷》文稿审修具体安排,二是讨论《历史卷》大纲修正案,三是关于《历史卷》分册的建议,四是封面封底设计所需主要元素已经拟定,如书名用字及其组合、封面及封底图案等已有较成熟方案;版式设计,包括开本、版心,大纲在目录与正文中的呈现方式等,已有初步构思,再经与专业人员商讨形成完整方案后呈报。五是关于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名录事宜。 陈鷟介绍了“序言”的撰写思路及进展情...
    2023-02-24341
  • 这是两张拍摄于 1947 年秋的旧照片。怎么照片的背景看起来眼熟呢!是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一校门附近的花房吗?是的,照片的背景就是我们熟悉的花房。两张照片上共有 9 个人,都是国立山东大学植物学系的教师。你看,他们身穿洁白的实验服,面带笑容,精神舒展,洋溢着喜庆气氛,充满团结向上的力量。左图后排从左到右是李良庆、张峻甫、曾友梅、方同光和陈惠民,前排从左到右是刘德仪、郭季芳和郑柏林,拍摄者是曾呈奎。右图后排从左到右是郑柏林、曾呈奎、刘德仪、陈惠民和郭季芳,前排从左到右是李良庆、曾友梅和方同光,拍摄者是张峻甫。1946 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和医学院五个学院,理学院设数学系...
    2022-11-30902
  • 校史源头追溯至 1924 年创立的私立青岛大学1994 年 春 季 刚 开 学,在 3 月 3 日 的党委常委会上,研究审议学校本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把校庆工作纳入其中。之后发布的《青岛海洋大学一九九四年工作要点》,虽未作专条表述,但明确提出要举办校庆活动。这里的“校庆”,其含义应是指建校七十周年纪念庆祝活动。很自然地,追溯校史源头至 1924 年创立的私立青岛大学,就成为首先要解决的事情。青岛海洋大学动议追溯校史源头,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决定的。首先,基于校园变迁和学科继承的史实。现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北半部分,是上世纪 20 年代北京政府准予私立青岛大学的永久校址,南京国民政府筹备成立国立青岛大学时最基础的条件,再经国立山东大...
    2022-10-062494
  • 期次:第2184期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物理学系 1978 级海洋光学班是一个特殊的班级,我们大多数人是 66届、67 届高中优秀毕业生,因“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所以我们班被戏称为“老头班”。在上大学之前,班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坎坷的经历,枯木逢春,我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又爆发出青春的活力。操场上个个生龙活虎,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项目毫不逊色于其他班年轻的同学,有时还略胜一筹,偶尔还能拿到冠军。教室里,总能看到我们认真学习的身影,孜孜不倦,苦苦探索,努力追回我们失去的岁月。宿舍里常常欢声笑语不断,共叙我们同学之间的情深谊长。经历特殊的我们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理解和同情,他们对我们总是关...
    2022-09-26552
  • 金秋送爽,迎来了原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物理学系海洋光学专业 1982 届毕业四十周年的日子。1978 年是恢复高考第二年,当年春、秋季,相继有 1977 级、1978 级学生走进高校大门。我们 1978 级“海洋光学班”同学,都是与新中国同时代出生的,入学时最大的已 33岁,最小的也已 28 岁,且因男生占绝大多数,故被称为“老头班”,这是因一段特殊历史时期造成的一个特别的班集体。中学毕业后,我们有的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的进入工厂、工地;有的做了教师;有的在专业团体从事文艺工作,都经过了近十年的社会历练。虽然社会动乱,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憧憬大学生活,一直坚持学习。我们是从十二届中学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全班高考平均成绩...
    2022-09-26921
  • 1978 年的 10 月,31 岁的我带着行李来到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物理学系报到,我惊奇地发现我们班 40 名新生中竟有三十多名同学年龄比我还大,一打听他们基本上都是“文化大革命”前 66 届、67 届高中毕业生,有人说你们班真是个“老头班”,从此“老头班”便在山东海洋学院内叫开了(尽管班里还有 6 位大龄女生)。海洋物理学系领导为“老头班”安排了一位班主任名叫李耀臻,他竟比“老头班”年龄最小的同学还小两岁,这真是千古奇闻。“老头班”的同学都是新中国成立后 17 年教育路线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基础扎实、知识丰富、经历坎坷、人生艰辛。1977 年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国家恢复了高考,他们怀着一腔报国心在扔下功课 10 多年后勇敢地参加高...
    2022-09-26508
  • 本站讯7月10日,《中国海洋大学史》专题研讨会在鱼山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出席会议。  张静在讲话中对校史编撰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肯定,并从五个方面对下一步的校史编撰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关于站位和定位。要提高站位,找准定位,高质量推进校史编撰工作。二是关于共情和移情。要采用生动的笔法,撰写有温度的、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校史。三是关于主旨和主线。要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主旨,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线来撰写校史。四是关于功夫和本事。要肯下功夫,增长本事,当素材繁多时能够剥茧抽丝,当素材欠缺时能够深挖旁证。五是关于信心和信任。要坚定信心,互相学习,互相信任,扎实推进校史编撰工作。  会...
    2022-07-10570
  •   学生毕业典礼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阅,是对毕业生的鼓舞和激励,也是对在校生的一种极好教育。纵观学校发展历史,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成立后,8月即在青岛、北京、南京、济南四地招收首届工、商预科学生各40名。未及毕业,1929年6月,私立青岛大学奉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将校产点交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并入随后成立的国立青岛大学。在校预科生转入山东各地高中,本科生转入相应大学肄业。  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招收的第一届本科学生入学;1932年9月奉教育部令“整理”后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34年6月,学校举行首届毕业典礼,这也是中国海洋大学历史上的首次毕业典礼。据当时校刊和有关文献记载,可大致勾...
    2022-07-061643
  • 6月30日,《中国海洋大学史》文稿初审工作会在崂山校区行远楼召开。校史编委会副主任魏世江、陈鷟听取了《中国海洋大学史》相关卷本的负责人对本卷文稿框架、内容的工作汇报,对文稿内容存在的问题和校史撰写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指导。   会后,校史编委会负责人,及受邀的学校校史方面专家将作为审稿人,对汇总的文稿进行细致审读,审读工作结束后,将召开会议集中反馈审稿意见。
    2022-07-04468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