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入海大,一切都是陌生的,性格里的小心翼翼,即使烦躁迷茫时也怕宝贵的时间白白溜走,从那个时候就体会到读书和写作恰是治愈烦躁的良药。
    2023-03-19437
  • 收到校报编辑老师的这次约稿信息,才发现自己毕业竟也将近14年了。我,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系2003级学生,2007年毕业后回到福建工作,先在晋江电视台当一名社会新闻记者,2013年进入泉州广播电视台闽南语节目中心当文化节目编导、生活资讯类节目编导。回想自己大学里一路的印迹,是同校报学生记者团一起成长的。
    2023-03-17482
  • 期次:第2184期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物理学系 1978 级海洋光学班是一个特殊的班级,我们大多数人是 66届、67 届高中优秀毕业生,因“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所以我们班被戏称为“老头班”。在上大学之前,班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坎坷的经历,枯木逢春,我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又爆发出青春的活力。操场上个个生龙活虎,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项目毫不逊色于其他班年轻的同学,有时还略胜一筹,偶尔还能拿到冠军。教室里,总能看到我们认真学习的身影,孜孜不倦,苦苦探索,努力追回我们失去的岁月。宿舍里常常欢声笑语不断,共叙我们同学之间的情深谊长。经历特殊的我们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理解和同情,他们对我们总是关...
    2022-09-26552
  • 金秋送爽,迎来了原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物理学系海洋光学专业 1982 届毕业四十周年的日子。1978 年是恢复高考第二年,当年春、秋季,相继有 1977 级、1978 级学生走进高校大门。我们 1978 级“海洋光学班”同学,都是与新中国同时代出生的,入学时最大的已 33岁,最小的也已 28 岁,且因男生占绝大多数,故被称为“老头班”,这是因一段特殊历史时期造成的一个特别的班集体。中学毕业后,我们有的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的进入工厂、工地;有的做了教师;有的在专业团体从事文艺工作,都经过了近十年的社会历练。虽然社会动乱,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憧憬大学生活,一直坚持学习。我们是从十二届中学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全班高考平均成绩...
    2022-09-26926
  • 1978 年的 10 月,31 岁的我带着行李来到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物理学系报到,我惊奇地发现我们班 40 名新生中竟有三十多名同学年龄比我还大,一打听他们基本上都是“文化大革命”前 66 届、67 届高中毕业生,有人说你们班真是个“老头班”,从此“老头班”便在山东海洋学院内叫开了(尽管班里还有 6 位大龄女生)。海洋物理学系领导为“老头班”安排了一位班主任名叫李耀臻,他竟比“老头班”年龄最小的同学还小两岁,这真是千古奇闻。“老头班”的同学都是新中国成立后 17 年教育路线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基础扎实、知识丰富、经历坎坷、人生艰辛。1977 年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国家恢复了高考,他们怀着一腔报国心在扔下功课 10 多年后勇敢地参加高...
    2022-09-26510
  • 4月中旬的一天,我走在校园的路上。  天气晴朗,阳光柔和地洒在地面上。微风徐徐,空气中飘荡着阵阵花香。我深深地呼吸着,一股股清新的气流沁入心肺,周身顿感舒畅。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充满着活力和希望。一校门旁牡丹园、月季园中的花朵争先斗艳,五彩缤纷。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小鸟在周边的树木中鸣叫、跳跃。  随着平整的路面在眼前延长,路两边修剪整齐的冬青长出了嫩芽,怒放的樱花、桃花、李子花等开满枝头,丁香花发出阵阵清香,长满嫩芽的桐树、松树等排列在路的两边,和各式风格的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海大独有的风景。校园太美了!此时的我,陶醉中陷入对往事的回忆。  我是1972年来海大工作的。那时的山东海洋学院还处在...
    2022-06-08502
  • “东方有学府,晨曦撒梧桐。红瓦映蓝天,绿树听呢哝。”追忆三秋桂月,初临海大,其闲暇也,则从游学府,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悬于空天,镀万物以金芒。天湛蓝而无云,凯风与吾偕游。或遁林以闻莺啼,或上高山而观浮岚,或卧而仰观阆苑之璀璨,或立而遥望碧城之壮丽。乃吟“早起看霜雾,万物弥头白。霜抚岐峭山,雾掩缥缈海。帝女衔木石,哀鸣詨九垓。醉醒当时错,风雪恨难裁。”夫美景易逝,良辰易失,至今已然两年有余,离去之日不远矣。每念及此,常掩面涕泣。故作此文,以怀海大。不知不觉间,已经陪伴海大度过两个四季,阳春三夏,金秋九冬。这里有无数难以描绘的美景,也有着许多故事。海大的淑节阳春有我的故事。艳春莺时,万物新生。桃...
    2022-05-20641
  • 2015年的那个夏天,某日的早上7点多,我第一次来到了这个未来将要发生许多故事的地方。从下公交车的那一瞬间开始,我就闻到了一阵特别的味道———海水般淡淡的咸味。我告诉自己,一定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名字造成了心理作用。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那么我和海大的故事就从人生五味说起吧。百味以“咸”为首,那么我的故事就从咸说起吧。说到海大,那就不得不提到这“海洋”二字,在海大的三个校区里,鱼山校区离海是最近的,走路不过五分钟就能看到海了,故而在校园里也能闻到大海的味道。浮山校区呢,离海也不远,毕竟位于香港东路上,去哪片海都方便。唯独我所在的崂山校区,夸张点说简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巧就巧在我们却是离崂山最...
    2022-05-04549
  • 追溯我的海大故事,可至2017年8月27日我踏进校门、被热情迎接的那天起,那是海大第93次迎接新生了。而后,一朝一夕,一年复始,在我与海大相识的第二年末,她的95岁生日即将来临。厚重的建校底蕴下,海大愈发儒雅深沉,不断向世界发出来自中国的海洋之声。而我在接受海大 “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两年本科教育中,回首点滴时,愿意用 “迎新”一词贯穿起海大和我的独家记忆。这份记忆虽历史并不悠久,但专属于我,温情永不变。海大的第93轮迎新2017,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18岁成年的我告别父母的怀抱,离开生活的城市,追逐人生和学术道路上的火光,闯入中国海洋大学校门。犹记初入大学,复杂蜿蜒的山路地形、漫长绵亘的校舍距离都让我产生了时...
    2022-04-25481
  • 图为毕业二十年聚会合影(左二为本文作者)图为在校期间同学留影(后排右二为本文作者)母校所在的山东青岛,是个美丽的岛城。学校本部环境优美,有很多上百年历史的欧式老建筑。在这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象牙塔里,发生点美丽的故事,也是必然的。青岛方言把姑娘叫 “大嫚”,小伙叫 “小哥”。萍是同班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嫚”,她父亲是本系的教授,后来给我们上过有机化学课。套用现在的一个词,她算是一个“高白美”,身高超过165,皮肤白皙,体态优美。“嫚”字的含义,除了女孩子的意思外,还有柔美、长裙飘飘的含义。而萍就喜欢穿飘逸的长裙,很好地阐释“嫚”这个字的内涵。性格也好,静如幽兰,上课之余,基本上就是在教室或图书馆学...
    2022-04-09494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