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迎新,海大温情永不变

作者:徐昌昊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2-04-13

追溯我的海大故事,可至2017年8月27日我踏进校门、被热情迎接的那天起,那是海大第93次迎接新生了。而后,一朝一夕,一年复始,在我与海大相识的第二年末,她的95岁生日即将来临。厚重的建校底蕴下,海大愈发儒雅深沉,不断向世界发出来自中国的海洋之声。

而我在接受海大 “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两年本科教育中,回首点滴时,愿意用 “迎新”一词贯穿起海大和我的独家记忆。这份记忆虽历史并不悠久,但专属于我,温情永不变。

海大的第93轮迎新

2017,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18岁成年的我告别父母的怀抱,离开生活的城市,追逐人生和学术道路上的火光,闯入中国海洋大学校门。

犹记初入大学,复杂蜿蜒的山路地形、漫长绵亘的校舍距离都让我产生了时空上的迷茫与困惑,紧张的入学教育、高强度的军训、焦头烂额的选课纷至沓来。累和疲惫是一枚催泪弹,当一个崭新的九月成为旧时光,我的想家变得有枝可依。那时,海大给了我另一份陌生的关怀。我遵从她的建议,打开了一扇扇“海纳百川”的大门———

当校园组织合奏出一支交响乐时,他们的怀抱面向每一位17级新生,在没有指导老师全程陪同的情况下,我切实感受到了学长学姐们的热情和胸怀———他们爱戴自己的大学、热爱自己的组织、呵护自己的校友。受这份赤诚之心的感染,我加入了校报等三个学生组织。那时的我还隐隐期待,即将接受海大教育的我也能在明年盛夏拥有同他们一样的火焰。

海大的第94轮迎新

匆匆一年过去了,2018年夏季的末尾,第一批可爱的00后进入大学校园。当18级新生与15、16、17级海大人相逢于蓝天红瓦下,一份关乎“海大情谊”的信笺在校园中游走。它是一封薪火相传的信,从老生到新生,待新生变老生,无数海大人改写和传承,字迹愈清晰,情谊更深沉。

2018年9月3日,伴随着紧张的军训,新生们的第一轮选课如约而至。为保证每一位新生都有细致入微的选课指导,我所在的文新学院不仅请教学秘书赵真老师向新生们讲解各大专业的课程安排和培养方案,还挑选数十名17级同学走进每一间新生宿舍,毫不保留地为萌新们拨开迷雾,帮助他们迅速了解所属专业于大一上学期的课程详情,手把手指导他们选定合适并心仪的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很荣幸,我是这其中一员。

还有那薪火相传的书本、出谋划策的信息,教学区里的指路、空闲餐桌的共享……爱,在海大,便不曾离开。

即将的第95轮迎新

在母校95岁生日时,又有一批19级新同学即将迈入海大的校门,谱写他们的海大故事。每一年的迎新,都是相遇于相识与再见,都是付出与接受,都是感谢和报答。

作为一名学姐,我想轻轻地对他们说:初入大学,身心上的不适、思想上的摇摆都是必经且最为宝贵的,这是一次无法复制也不会再来的初体验,它必将被典藏回忆,也值得被反思记录;摸爬滚打中,无私、真切的关爱却是海大的特别馈赠。

从新生到学姐,一转眼,我的海大故事已书写近2年之久。母校九十五载风风雨雨,感谢她一直敞开温暖的胸怀,让莘莘学子徜徉于一份情怀之中。

年年迎新,海大温情永不变。愿我们共同扬帆成长,收获一生情义至上!

文章作者:徐昌昊

文章来源:第2055期《中国海洋大学报》(2019年5月24日)

编辑:赵奚赟

责任编辑:赵奚赟

开栏词

八关山下,汇泉湾畔,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的中国海洋大学已走过90多个的春夏秋冬,即将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她的百岁华诞!

经百年沧桑砺洗,学校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校史资源,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师生校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系统梳理和生动展示校史资源,方便师生校友查阅了解相关内容,在距百年校庆千日之际,特创办【八关山下】专栏,下设“史海钩沉”“信息动态”“红色印记”“校史漫话”四个栏目,分别展示深度挖掘校史资源的专题作品、校史工作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反映学校与党和国家历史紧密相关的作品,以及师生校友创作的校史随笔散文等文化作品。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踊跃投稿,并对专栏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邮箱:news@ouc.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校史”二字。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22年1月29日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