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旧版回顾
无障碍
首 页
资讯
海大要闻
综合新闻
媒体海大
媒体报道荟萃
校园抢先
社会实践
谋海济国
友好交流
新闻人物
灿烂今朝
新闻列表
学术海大
校园
校园纵横
院系聚焦
海大讲坛
名家讲坛
院系讲坛
深度
回澜阁
记者眼
人物
海大文化小客厅
聚焦
特别关注
八关山下
史海钩沉
信息动态
红色印记
校史漫话
全媒体
图片海大
视频海大
海大之声
中国海洋大学报
海大文化小客厅
第24期:《心怀家国振翅飞——海鸥剧社成立90周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殷切希望,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中国海洋大学,有这样一群有理想有担当的热血青年,从1932年起就用爱国情、报国志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海大人,他们就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社团——海鸥剧社。今年海鸥剧社成立90周年,“海大文化小客厅”推出《心怀家国情怀振翅飞》专题节目,由校团委宣传部部长、海鸥剧社指导教师王晓鹏担任主持嘉...
第23期:《喜迎二十大·我在海大这十年》
中国海洋大学自2001年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2002年派出了首届研究生支教团。20年来,学校共向贵州、西藏、云南三省区10所学校派出了276名志愿者。 20年的青春接力一批又一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见证并参与了服务地从国家级贫困县到脱贫摘帽、全面小康的历史巨变。他们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大地上追求理想、无私奉献、历练成长,活跃在基础教育、乡村振兴、扶贫济困、文化建设的最前线,为西部...
第22期:《回眸研究生支教团二十载》
中国海洋大学自2001年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2002年派出了首届研究生支教团。20年来,学校共向贵州、西藏、云南三省区10所学校派出了276名志愿者。 20年的青春接力一批又一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见证并参与了服务地从国家级贫困县到脱贫摘帽、全面小康的历史巨变。他们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大地上追求理想、无私奉献、历练成长,活跃在基础教育、乡村振兴、扶贫济困、文化建设的最前线,为西部...
第21期:《海大的红色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里,中国共产党创造和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红色资源。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中国海洋大学近百年砥砺奋进的办学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海大人始终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风雨...
第20期:《立德树人向未来》
本期“海大文化小客厅”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向未来》,由发展规划处处长罗轶担任主持嘉宾,邀请教务处处长方奇志,研究生院副院长张猛,学生工工作部部长于淑华担任访谈嘉宾,一起聊聊学校“十三五”时期人才培养工作所取得成绩,以及“十四五”时期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举措。
第19期:《文科繁荣与海洋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已正式发布。《规划》全面总结了学校“十三五”时期主要建设成就,深入分析了学校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凝练提出了学校“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科学描绘了学校未来五年事业发展蓝图,是指导学校今后五年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为了让师生深入地了解《规划》有关内容,生动展现学校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海大文化小客厅”特推出【回顾“十三五” ...
第18期:《以工兴海》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国家长期持续重点建设、承担国家海洋强国建设重要使命的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积极主动承担起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使命,走出了一条“以工兴海”的特色发展道路。 本期“海大文化小客厅”由海德学院院长董军宇教授担...
第17期:《走进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岩石、矿物、化石等地质标本是地球演化的信息载体,也是地学科学家揭示地球奥妙的“珍宝”。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里,就有这样一座“藏宝阁”——“地质陈列馆”。馆里的一件件陈列品不仅生动体现了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学科特色,也记录了学院75年的发展历程。 本期“院系探宝”邀请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王厚杰教授担任主持嘉宾,三位副院长韩宗珠教授、李三忠、李予国担任访谈嘉宾,以这些各具特色的地质标本为载体...
第16期:《劳动最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劳动”这个词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基本上每个人每天都要劳动。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我们也常说“劳动最光荣”,作为高校也要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等等,可以说“劳动”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拥有近百年办学史的中国海洋大学,在建设海洋强国...
第15期:《谈谈咱们“半边天”》
又逢春暖花开时,第111个国际妇女节如期而至。 女性是社会的“半边天”,为人类繁衍作出特殊贡献,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者。过去的一百年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杰出女性灿若星辰。而在不平凡的2020年,中华大地更是涌现了许许多多值得歌颂的女性,广大女同胞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昂扬斗志,发挥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海洋大学的发展历史上,女性...
第14期:《走进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点击图片,打开视频链接海大文化小客厅“院系探宝”系列开篇词: 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中国海洋大学,如同一座矿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而承担着立德树人、科学研究等使命的院系,就如同一条条矿脉,记录着一代又一代海大人的不懈求索和文化传承,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去挖掘。 为了充分挖掘院系史、学科史,生动展现学院、学科的发展沿革、优良传统、亮点工作及重要贡献,“海大文化小客厅”栏目特开设“院系探宝”系列,...
第13期:《浩海求索向一流》
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及一流大学建设周期总结之时,“海大文化小客厅”邀请到学校两位筑峰人才特聘教授: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陈显尧教授和水产学院何艮教授,一起回顾中国海洋大学为国家科技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一起品味中国海大人在“浩海求索向一流”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顽强拼搏和爱国创新精神。
第12期:《学海兰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不仅掌握着高深学术,更会用大爱之心去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海大文化小客厅之故事分享会》邀请到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冯士筰,和他的学生、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魏皓,以及冯士筰院士学生的学生、在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工作的赵鹏博士,三代师生共同回忆那段“教学相长”的岁月,聊一聊“为师之道” “...
第11期:《学在海大》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海洋大学前身——私立青岛大学建校之初就开宗明义,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办学宗旨。学校以其为根本,一以贯之地践行,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近百年来,中国海大英才辈出、桃李天涯,使得学校享有“学在海大”的美誉。
第10期:《行远东方红》
2019年10月25日,在建校 95 周年之际,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 3”,正式入列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科考船队。船舶各项技术性能世界先进,部分处于世界领先,奠定了国际主流科考船的地位,这必将成为新时代海洋人兴海报国的科考利器。
第9期:《回望极地》
遥远的极地气候严酷,人迹罕至,充满着奥秘与神奇。一百多年以来,探险家和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不懈探究,深化着人类对极地的认知,逐步揭开了南北两极的神秘面纱。其中,中国海大人为国家的极地科考事业更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是校友董兆乾,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是校友蒋家伦,中国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是中国海洋大学...
第8期:《八关山文脉》
点击图片,打开视频链接从前有一座山,名为八关山。山之南是碧波浩淼的黄海,其余三侧皆是风光旖旎的小山。临峰览胜,自有一番于芃芃中透出的洒脱之气。 绿树环湾照空碧,红瓦都心映海蓝。旖旎青岛十分美,九分尽览八关山。 1924年,于山之西麓,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私立青岛大学创建,一批批优秀学人的身影亦随之渐次出现。他们或以著书立言为事,或以树人立新为任,家国天下,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八关山文脉,自此开启。 ...
第7期:《海大校训故事》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是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寥寥数语的背后,是信仰和信念的坚守传承,是一代又一代师者和学子的精神守望与价值追寻。 在中国海洋大学师生喜迎建校95周年之际,《海大文化小客厅之故事分享会》邀请到海大校训的酝酿者、提出者和见证者,著名作家、学校的顾问、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刚刚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的王蒙先生,以及校长于志刚教授,一起聊一聊...
每页
18
记录
总共
2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2
跳转到
深度
回澜阁
记者眼
人物
海大文化小客厅
海大要闻
2025-04-18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
2025-04-17
拼搏进取 奋勇争先 中国海洋大学第78届运动会开幕
2025-04-17
中国海洋大学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
2025-04-17
学校召开离退休工作会议
2025-04-14
第十八届全国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青岛举行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