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百年,响彻校园千隅;新声再续,落笔岁月长卷。校庆的旋律,如涨潮的春水,悠悠漫过百载时光精心雕琢的刻度,我们回望这场跨越世纪的“合奏”——每一位海大人,皆以己之音,奏响独属“声部”。回眸处,余音袅袅,高声、中声、低声交织共鸣。而今,百年合奏未歇,新篇已然开场。这一曲百年妙音,邀你我共赴聆听。
高音和鸣,舞揽校魂
当青春的节拍在校园中跃动,总有一道道身影以最炽热的姿态,将活力与激情写入时光的乐章。同学们奔跑的轨迹、绽放的笑靥,构成校园成长交响乐中最为昂扬的“高声部”,而啦啦操队员舒展的身姿、齐整的步调,正是这声部里最灵动的韵律。
学校的新训练垫托着后空翻的起落,防滑绑带裹着发力的手腕,这些“主旋律”的支撑,恰是“高声部”学子挑战自我的底气,正是这样,她们才敢放心把青春的“高燃”,揉进日常的训练——是深夜镜前逐帧校准踢腿弧度的执着,是队友腿酸时掌心相抵的支撑,是产生争执后沟通解决问题的理解,是为齐舞完美从节奏到细节的极致追求……“高声部”的“高”,更多的是青春里敢拼的劲儿、并肩的暖。她们在训练里较真,在往来中热忱,把竞技精神融进每一次抬手、每一次起跳,让学校“舞台”因跃动的朝气有了温度,也让自己的青春,在并肩拼搏里唱得响亮又热烈。

陈嫣然
这份在训练中磨砺出的执着与热爱,也让文化巧思有了落地的土壤。“因为我们学校与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我们在编排舞蹈动作时会融入海浪元素,使整体画面为波浪型。同时,我们也会加入阶梯型和流水型的动作,贴近海的主题。”2024级生物科学陈嫣然的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分享着她们的巧思。学校以海为魂,那包容、壮阔、奔流不息的精神,被她们巧妙转化为肢体的诗语。这份文化的浸润,使啦啦操超越竞技本身,成为校园“高声部”中独具韵味的文化符号,让校魂在青春的律动中生生不息。
当校魂与舞蹈碰撞出独特韵味,也催生了彼此滋养的温情纽带。“学校给予我们专业的训练环境、充足的物资支持,更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最好的表现,把学校的风貌带向更大的舞台。”陈嫣然的话语,流淌出学校与啦啦操队之间“双向奔赴”的温暖联结。
从超越极限的竞技精神,到文化融合的巧思,再到双向奔赴的温情——啦啦操队员们的每一次跃起、每一次击掌,皆为青春“高声部”烙下鲜活印记。啦啦操的跃动之音,谱写校园生机的主调;迸发的青春之歌,汇成时代乐谱的高声。青春回响,久久不绝;高声激荡,气韵绵长。
中声绕梁,筑梦科研
实验室中几经校准的数据,草稿纸上反复推演的公式,恒温箱内悉心培养的菌落,滴定管中精确无差的刻度,实验过后汲取经验的反思……科研,是一项至高无上的事业,需要科研工作者不断摸索向前,在黑暗中寻找前行的方向,在寂静中创作科学的中声乐谱。
“在我们高中那个年代,80%的人都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我也同样。当我第一次见到海洋时,它辽阔,里面蕴藏着很多秘密,需要我们去探索。”或许谁也没有想到,时光悄然拨转命运的车轮,儿时童真的愿望,成为了通向未来的一把钥匙,打开了孔亮亮老师与科研之路的邂逅之门,指引着他一步步走上生物海洋学的研究道路。
“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包容的系统,它孕育生命,调节气候,影响人类命运。”即使从业多年,孔亮亮老师仍对于海洋蕴藏的未知世界充满好奇。这份蓝色的秘密驱动着孔亮亮老师义无反顾地坚守着科研之路,将个人理想融入崇高责任,在多元的职业选择中,孔亮亮老师以热爱为谱,唱响了坚实有力的梦想之歌。
孔亮亮老师在海洋微生物生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从生物视角切入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的世界。向前的渴望与沿途的困难并存,热爱的初心和坚守的决心交汇,这份看似平凡的锲而不舍,雕琢着时代的金石,也使得日复一日坚守的科研工作闪烁熠熠光芒。
从学生阶段的研究探索,到如今兼任班主任与科研工作者的职务,孔亮亮老师已经与海大结缘20余年。在实验室中奋斗,二十余载,他的身上,这份工作不仅是“为爱发电”的个人信仰,更是一份时代使命。时代呼唤着无数科研力量实现从“0”到“1”的突破,孔亮亮老师同无数科研工作者一道,以严谨态度为旋律,以试错精神为和声,共同合奏时代与个人的交响。

孔亮亮
时代洪流的伴奏悠长,个人力量的歌声激昂,回荡在明媚的天地间,汇成了时代与科研工作者的和谐共鸣。这份共鸣充盈而坚定,汇聚为百年合奏的中音力量,将那一丝绵长、一份温润融入时光的和鸣。科研的中流砥柱之音韵,托举着无数青年向光而行,是百又一载的底蕴曲谱,更是新时代的前沿之声。
低音相伴,暖心萦怀
秋日的阳光勾勒“小蓝使者”换电瓶的轮廓,饭菜的热气氤氲打饭师傅端来的佳肴,走廊的日晕渲染宿管阿姨打扫的剪影……在行之匆匆的校园中,后勤人员日复一日地默默谱写生活朴实而温暖的低声乐谱,这份润物无声的大爱映照着生活的底色,也映照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又见午后的阳光洒向海大校园,照耀着海大学子的每一份笑语,也透过窗,洒向了一个温暖的角落——心理咨询处。在那里,我们的“精神后勤”驱散了心灵中那些隐秘的灰暗。
“选择心理咨询工作,是因为喜欢与人深入交流。”谈到职业选择,黄凯老师不假思索地说。“热爱成为动力源,便会化身为一种使命职责。”心理咨询并非只是一种引导,更多的是一种陪伴。他谈到,无数个陪伴学生走出阴影的瞬间,让他感到无比动容。喜欢交流这份初心,牵引着陪伴的使命,在一次次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心灵产生碰撞,洗去那些无法走出的阴霾。
在心理咨询的工作过程中,黄凯老师用“关注,共感,理解,欣赏,倾听”几个词概括这份心理陪伴的精髓所在,始终用一种接纳的态度尝试与当事人共情,与来访者做同行人,不急于看到转变,也不做情绪上的领导者,这片温暖的港湾会接纳同学们心灵的空缺。我们无法躲避一时的迷茫,而精神后勤的存在让我们不再是孤身一人去直面心灵的桎梏。
黄凯老师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表达和探索内在需求。”同时他指出,改成逃避焦虑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情感需求需要被正视。以陪伴为壤,以关怀为光,黄凯老师为学生筑起一方守护心理健康的城墙,让焦虑、迷茫等情绪都能找到停靠的归宿。

黄凯
在成长的课题中,黄凯老师做一名聆听者的同时,也对成长的旅途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讲到大学是“修炼内功”的阶段,是一个专注自身发展的时机。乐起乐终,时代更迭,我们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定位与使命,在前进的乐章中行稳致远。在时代的合奏中,我们的责任便是属于自己的乐谱,或许我们时而失去了前行的旋律,但正如黄凯老师一般,心灵上的低音托举会与我们相随,更加坚定平和地迈向成长的下一个乐章。
或许这份“精神后勤”只是为我们抚平心底的一丝皱褶、抹去那一分阴霾;他们不在聚光灯下,却是让光得以闪耀的底气;他们的名字不常被提及,却构成了每一个伟大名字背后的基石。这人间烟火,因你们而长明;这时代乐章,因你们而完整。
百载合奏声声入耳,新程华章徐徐铺陈。高声部里,有啦啦操跃动的弧线揉碎晨光,以青春鲜活点燃校园每一寸朝气;中声部中,是科研灯下的纸笔丈量真理,以笃实深耕筑牢学校发展的根基;低声部间,有心育陪伴的细语熨帖迷茫,以温情守护每段成长的柔软花期。三者相融成韵、共振成歌,早已化作海大人血脉里的旋律。伴着山海潮声,凝成岁月长谱上最动人的底色。
一百零一载的车轮镌刻时代乐谱,旋律的年轮汇成时光印记。如今新声已起,弦歌不辍,这场跨世纪“合奏” 未有终章——愿我们以过往为序、以奋斗为弓,在第101载乐章里,让高、中、低声部依旧同向而歌,接续奏响初心,让百年校韵随时代新声,赴山海辽远之约,续岁月不息之鸣。
文:纪佳乐 田竹晗
编辑:卢山
责任编辑: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