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9月25日,由中国海洋大学和盐城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25全球滨海论坛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专题研讨会在江苏盐城举行。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康,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蒋秋飚,盐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费坚出席研讨会。
蒋秋飚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学校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核心使命,提出并实施了“透明海洋”“蓝色粮仓”“蓝色药库”等重大科技战略,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江苏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学校先后与盐城市、南通市、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等开展全面合作,成效显著。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此次研讨会以“探索海洋活性物质 赋能医药健康产业”为主题,共同研讨创新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转化的热点话题,对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协同合作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康表示,江苏是生物医药产业强省,为海洋生物医药的跨领域融合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创新与合作,推出更多海洋药物创新成果。费坚表示,海洋经济已经成为盐城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希望通过共同探讨海洋生物医药发展新趋势,推动更多研究成果在盐城转化落地。
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盐城工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围绕海洋生物医药最新进展、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作了主题演讲和成果推介。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盐城市人民政府,南通市和连云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校国内合作工作办公室、医药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涉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参加研讨会。
文:蔡超 平晓涛
附:全球滨海论坛简介
滨海地区连接陆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丰富、经济发达、生态敏感的关键地带,自2017年起,《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多个国际组织呼吁建立多利益攸关方参与的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2017年起举办的四届黄(渤)海湿地国际研讨会的基础上,2022年1月,自然资源部、江省人民政府在江苏盐城举办全球滨海论坛(预备会),推动全球滨海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滨海区域治理提供公共知识产品。2022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宣布“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
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发布了《全球滨海论坛伙伴关系倡议》,推出了《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纲要》《全球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互花米草防治、盐沼湿地修复工具包》《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等旗舰知识产品。目前,全球滨海论坛拥有合作伙伴24个。
2025全球滨海论坛于2025年9月24日至25日在盐城举办,主题为“美丽滨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论坛主要围绕“滨海生态系统的保育与修复”“可持续发展的滨海”“滨海世界自然遗产全球对话”三大议题展开交流与研讨。
编辑:赵奚赟
责任编辑:刘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