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海大

【中国教育在线】打造涉海金融菁英人才培养高地 全力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记者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发布时间:2025-09-16

字体:

2025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结构优化、科技领先、绿色可持续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仅需要加快改造升级现代渔业、海洋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更需要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然而,现代海洋产业普遍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特性,其孕育、成长与壮大亟须强有力的金融“活水”精准灌溉。这恰恰对我国现代金融人才队伍提出新要求——不仅要具备广阔国际视野、掌握前沿金融知识,更要深刻理解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内在规律、技术路线、市场前景及特有风险。因此,大力培养具备深厚海洋产业背景知识的专业化金融人才队伍,既是打通金融资本流向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通道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驱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更是实现海洋强国宏伟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人才基石。换言之,新时代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是拥有能够精准识别、评估、管理和服务涉海项目与海洋企业能力的复合型海洋金融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

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唯一以海洋学科为显著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始终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教育强国、金融强国与海洋强国“三大强国”战略交汇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重要回信精神,依托2016年创建的山东省内首个金融学CFA实验班为载体,以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改革与实践项目“基于‘一化两制三融合’模式的涉外金融高端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为契机,以山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带动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构建以“使命引领”为底色、“数智赋能”为亮色、“国际胜任”为特色的“三维立体化”涉海金融菁英人才育人范式,为建设教育强国、金融强国、海洋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2019级金融学CFA实验班荣获“山东省先进班集体”称号

坚持价值引领,优化涉海金融菁英

“三力”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为响应新时代“教育强国、金融强国、海洋强国”三大战略人才需求,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强化使命价值引领,重塑涉海金融菁英人才能力培养内涵,优化涉海金融菁英“三力”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一、锚定涉海金融菁英“三力”育人新航标

身处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与金融强国建设的历史交汇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金融强国的重要论述,经济学院深刻认识到,涉海金融人才培养绝非单纯的金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而是一项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此,经济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着力培养具备“家国素养的战略经略力、数字素养的双元创新力、跨文化素养的全球胜任力”的涉海金融菁英。这“三力”育人目标,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胸怀国之大者”谆谆教诲的深刻回应,也是面向全球海洋治理和金融发展新格局的精准擘画,构成新时代涉海金融人才培养的“纲”与“魂”。

经济学院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暨一流专业建设高峰论坛

二、锻造服务海洋伟业金融菁英“战略经略力”

“战略经略力”是新时代涉海金融菁英的核心素养与首要能力,其本质是一种在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全局中,对海洋相关重大金融问题进行前瞻性、系统性、根本性谋划与布局的综合能力。它不仅是金融技术层面的决策技巧,更是由深厚家国情怀、宽广历史视野和科学思维方法共同铸就的经略海洋智慧。之所以将“战略经略力”置于涉海金融菁英人才培养的首要能力,是因为在当前“两个大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海洋已成为大国博弈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沿战略要地,涉海金融活动不再是孤立的市场行为,而是深度嵌入国家安全与发展蓝图的关键一环。因此,涉海金融菁英人才培养必须超越传统金融学人才培养范式,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规划与“海洋强国”宏伟事业同频共振,始终站在国家战略利益的高度,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三、淬炼涉海金融菁英“双元创新力”与“全球胜任力”

“双元创新力”与“全球胜任力”是涉海金融菁英人才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趋势的“一体两翼”,共同构成海洋金融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数字素养的“双元创新力”本质上是一种兼具面向前沿、开辟海洋产业新赛道的“探索式创新”与优化海洋产业流程、提升存量效能的“利用式创新”的综合能力。跨文化素养的“全球胜任力”则是基于对多元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国际规则的娴熟运用,有效参与、贡献乃至引领全球海洋金融治理的综合素养。淬炼涉海金融菁英“双元创新力”与“全球胜任力”,旨在直面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要求,应对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海洋金融业态的深刻重塑,推动前沿数字技术与金融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能够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国家利益、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的“世界级”海洋人才。

组织学生前往布拉格经济大学开展国际素养提升冬令营

优化实施路径,构建涉海金融菁英人才

“三融”育人培养体系

新时代海洋现代化事业催生涉海金融蓬勃发展,呼唤涉海金融菁英人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明确“蓝色金融”涉海特色方向,创新金融菁英人才培养理念,构建融合家国情怀、融合国际标准、融合AI数字技术的涉海金融菁英人才“三融”育人培养体系。

一、融合家国情怀,实施“红色基因引领、蓝色梦想涵育”行动

经济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立志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涉海金融菁英人才。实施红色基因引领行动,搭建“1+4+X”课程思政新模式,打造“课程思政群”名片。依托山东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系统开发中国特色金融思政案例库,将理想信念教育、金融伦理教育等贯穿涉海金融菁英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蓝色梦想涵育行动,组织“金融+产业”系列讲座,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与金融专业教育深度结合。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通,近三年与厦门建发集团、招商银行等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24个,设立山东港口港信期货、国泰海通证券等奖学金、奖教金10余项。组织“青春逐梦实践调研团”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组建海洋奇缘科普服务队,入选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宣讲团。

中信证券实习实训基地

青春逐梦实践调研团获评2023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二、融合国际标准,完善涉海金融菁英人才特色理论课程体系

学院坚持将国际化元素内嵌于涉海金融菁英人才培养标准与教学环境之中,推动创新精神与全球视野协同并进、一体锻造。依托金融学CFA实验班项目,以国际接轨、课证融通为特色,将CFA协会从业认证全球统一标准对接嵌入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开设双语课程18门,引进海外名校前沿课程资源,增加国际课程替代和学分互认,创新“全球金融治理工作坊”“跨国金融虚拟教研室”等教学平台,强化跨文化素养的全球胜任力培育。同时,将金融学专业与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等学校A+特色涉海专业紧密结合,编写《中国海洋金融实务》《海洋保险理论与实务》《海洋经济学》等特色教材教辅11部,开设《涉海金融专题》《金融+海洋产业论坛》等涉海特色课程群,建立“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学科优势”课程映射矩阵,系统强化涉海金融特色。

谋海济国—海洋经济学类系列教材与教辅

三、融合AI数字技术,优化涉海金融菁英人才教学培养模式

学院精准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召唤,坚持打破学科壁垒与文化壁垒,构建“技术赋能”与“视野拓展”协同促进的涉海金融菁英人才教学培养模式。紧盯国际涉海金融科技产业前沿,打破学科院系之间的壁垒,通过引入AI微专业推动金融学CFA教学模式升级,开展基于金融虚拟仿真智慧实验室的沉浸式案例教学,打造“AI+金融”沉浸式教学场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金融专业知识进行利用式创新的实践能力。同时,基于涉海金融的现实需求,坚持场景交融,持续开展“金融投资分析大赛”等实盘演练,形成“海洋产业需求即时反馈—课程内容动态更新—实践项目滚动开发”的数字化产教融合新机制,培养学生创造知识探索式创新能力,强化涉海金融菁英人才基于数字素养的双元创新力。

金融虚拟仿真智慧实验室

整合教育资源,搭建涉海金融菁英人才

“三有”育人保障机制

为确保涉海金融菁英人才“三力”培养目标全面实现,促进“三融”育人培养体系有效实行,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性地搭建集“有制度、有温度、有行动”于一体的“三有”育人保障机制,为涉海金融菁英人才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一、筑牢根基:以“有制度”的体系化建设,完善质量保障设计

人才培养,质量为本;立德树人,制度先行。为确保涉海金融菁英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达成,经济学院坚持系统观念,将制度建设作为提升育人质量的首要保障机制。学院以制度为抓手,细化制定学院《教研室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等34份教学质量文件,完善涉海金融菁英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全面覆盖从对接国家战略的课程设计、贯穿思政育人的教学实施,到强化师德师风的师资发展,再到评估综合素养的学业评价等全链条、各环节,为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划定清晰的“路线图”和“质量线”,从根本上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与科学化,为实现育人蓝图提供坚实可靠的制度基石与行动准绳。

人工智能变革浪潮下金融学专业与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

二、厚植沃土:以“有温度”的全员化育人,汇聚三全育人合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流的师资引领和充满温度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环境。学院创新性设置“专业-业界-国际”三位一体导师团队,构筑多元协同、充满温度的育人共同体。其中,专业导师在“使命引领”理念下全面高效地为涉海金融菁英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聘任涉海跨国企业高管等校外“业界”导师,依托“产教融合项目”“创业沙龙” “企业开放日”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行业资源和实践机会,启蒙学生的金融职业伦理素养;引入国外知名高校教授、国际导师组,依托“暑期国际课程周”“CFA全球视野课堂”“高端国际学术论坛”,为学生创造进一步去往国际一流大学深造的渠道。三大导师团队各展所长、交相辉映,将关怀与指导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每一个角落,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

第四届RCEP框架下经济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学术论坛

三、激发动能:以“有行动”的闭环式管理,打造质量提升机制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育人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在于形成行动自觉和长效机制。学院以扎实有力的“行动”为核心载体,将制度蓝图转化为育人实践,构建自我驱动、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护航文化。精心组织实施“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启航计划”,为师资队伍成长蓄势赋能;积极拥抱教育数字化转型,借助BB系统、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完成18门双语核心课程系统性数字化迭代升级,有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与智能学习。同时,构建智能国际化考评方式,依托双语课程和大数据教学平台进行过程性考核,定期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提升课程质量的大讨论,实施“授课—监督—反馈—改进”闭环管理。

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行动举措,塑造形成人才培养质量螺旋式上升的强大动能。

经济学院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启航计划第十四期活动

新闻来源:2025年9月15日【中国教育在线】打造涉海金融菁英人才培养高地 全力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杨静仪

责任编辑:左伟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