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耕海牧渔 问粮沧海

——中国海洋大学“蓝色科技小院”探索与实践

作者:刘勇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4-09-09 字号:

  【编者按】2024年9月9日出版的《中国自然资源报》专版刊发专题文章《耕海牧渔 问粮沧海——中国海洋大学“蓝色科技小院”探索与实践》,文中阐述了中国海洋大学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教育报国、谋海济国,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全方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学校发挥科技优势,科研人员扎根海水养殖一线,通过技术创新助力渔民增收致富,先后获得10余项国家科技奖励,培养了以麦康森、宋微波、包振民、薛长湖等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深刻诠释了科技小院“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精神内涵。全文如下: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勉励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强调,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极大地激发了全国涉农高校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热情与决心,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2024年是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教育报国、谋海济国,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全方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在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海洋调查、摸清海洋家底中担当主力军;推动藻、贝、虾、鱼、海珍品等海水养殖业“五次浪潮”,助力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大国;打造“蓝色粮仓”,开拓“蓝色药库”,建设“蓝色智库”……学校每一次探索实践都与生产劳动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海大发挥科技优势,科研人员扎根海水养殖一线,通过技术创新助力渔民增收致富,先后获得10余项国家科技奖励,培养了以麦康森、宋微波、包振民、薛长湖等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深刻诠释了科技小院“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精神内涵。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中国海洋大学紧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海洋强国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海洋科学和水产学科综合优势和办学特色,适应“新农科”发展方向。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在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组建了牡蛎、鲟鱼、鳗草等15个国家级科技小院,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产学研协同育人,耕海牧渔、问粮沧海,把科研成果种在祖国的“蓝色良田”,走出一条“蓝色科技小院”的特色发展之路。

  致力牡蛎良种培育 打造我国高端牡蛎产业

  牡蛎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我国牡蛎养殖产量位居世界首位。“我们是牡蛎养殖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减少我国高端市场对国外牡蛎的依赖,培育本土牡蛎品牌,成为李琪教授从事牡蛎新品种培育的动力之源。

  依托威海南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琪教授团队通过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技术,开展牡蛎品种改良和选育工作,历经酷暑严寒、风浪洗礼,培育出黝黑发亮的长牡蛎“海大3号”、通体金黄的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长牡蛎与葡萄牙牡蛎杂交种快速生长品系等5个优良品种/系,牡蛎新品种的生长速度和出肉率等指标均显著提高。当前,乳山牡蛎养殖面积60万亩,年产量50万吨,居全国县级首位,带动2万余名从业者年均增收12亿元,2023年乳山牡蛎品牌价值更是高达193.85亿元,成为中国牡蛎第一区域品牌。高产优质牡蛎新品种的培育极大增强了我国牡蛎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以牡蛎科技小院为依托,李琪教授团队培养了50余名研究生,结合人才培养过程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和培训:针对牡蛎常见疾病进行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了牡蛎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减少了疾病对牡蛎产业的危害;开展养殖环境容量评估,为牡蛎养殖合理布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科技讲座及走访等方式,指导牡蛎养殖企业30余家、牡蛎养殖技术人员300余人次,显著提高了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制定/修订了《三倍体牡蛎人工繁育技术规范》等3项国家水产行业标准,有效推动了牡蛎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产加销旅”一条龙“鲟”得致富路

  “鲟鱼子酱被誉为世界三大美食,每年产值超过数十亿美元。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鲟鱼商业化养殖,2010年我国鲟鱼年产量为2.8万吨,占世界鲟鱼总产量的80%,并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7年我国的鲟鱼产量更是高达8.3万吨,但鲟鱼附带的产业资源却只有鱼肉、鱼子酱等相对单一的产品输出,如果运用科学的产品加工方法,必将能促进鲟鱼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此,2017年,赵元晖教授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成立了鲟鱼科技小院,与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水产品蒸煮加工中风味形成的分子机制”“鱼类加工工艺技术研究”“鲟鱼肉及其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省市科研项目,联合开发了鲟鱼子酱保鲜、真空低温蒸煮、热液化等6项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出鲟鱼软骨面、鲟鱼胶原蛋白肽、鲟鱼龙筋咀嚼片、鲟鱼糜、鱼柳等10余款产品。

  科技小院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与生产实践方面的优势,形成了“产业需求导向﹢学科平台支撑﹢企业单位联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为保障,以高水平实践平台为依托,以食品加工与安全技术为载体,集科研、教学、示范推广为一体,培养研究生25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培训企业技术人员230余人,指导千户农民养殖加工鲟鱼,促进了鲟鱼产、加、销、旅一条龙产业链健康发展,农户年增收千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种下两万亩“海底绿洲” 生态修复助力蓝碳增汇

  “植树种草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方法,人工栽植海草则是治理海底荒漠化的主要手段。海草床生态保护和修复,直接关系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也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重要助力。”

  与大多数科技小院不同,山东荣成鳗草科技小院并不是通过直接帮助农户提高产量来实现增收,而是致力于海草床生态修复与保护,进而服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2年7月,在中国海洋大学与马山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下,坐落于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镇天鹅湖畔的山东荣成鳗草科技小院获批成立。但早在2008年,张沛东教授团队就带领一批又一批研究生扎根天鹅湖畔,潜到天鹅湖底,开展海草生理生态学特征研究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提出生态工程修复方案,并研制出高效的海草机械辅助增殖装置和设备,形成了完整的植株移植技术和种子播种技术。2020年起,海草生态修复技术开始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截至目前,借助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张沛东教授团队已培养了30余名专攻海草生态特征与修复技术的研究生。这群海底“种草人”已在黄渤海累计修复养护2万余亩海草床,恢复了天鹅湖近五成的海草床,每年前来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的大天鹅数量最多可达8000只。小院师生主持编制了《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确立了海草碳储量的测算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与此同时,鳗草修复提供了一定的劳动岗位,解决了当地部分居民就业问题,实现了生态增值与科技增收。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海,把研究成果留给千家万户,从东南沿海到燕赵大地,从黄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中国海洋大学的师生在祖国各地都留下了拼搏奉献、强农报国的身影。河北滦南海水鱼科技小院里,虹鳟、半滑舌鳎、珍珠龙胆石斑鱼、红鳍东方鲀等海水鱼类养殖实验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小院已培育速生抗病红鳍东方鲀苗种约200万尾,用于养殖模式销售约140万尾,依托单位河北唐山海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获批“水产类专业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育中心”,是2022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食材供应基地。2020年,西藏双湖县普若岗日生物科技公司“卤虫卵深加工工厂”在西藏那曲市竣工投产,这离不开海大科研团队连续3年前往海拔4600米的高原湖泊,克服当地严酷自然条件开展调查研究的不懈坚守,公司产能全面释放可为双湖县实现年增收1000余万元,为当地提供约100个就业岗位,全面助力那曲双湖卤虫卵资源开发和产业脱贫。

  中国海洋大学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中始终勇立潮头,展现新时代一流大学的责任与担当,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小院培养模式,累计培养水产和食品领域研究生2000余人,涌现出扎根西藏双湖卤虫研究,获第十七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齐鲁最美大学生、新时代山东向上向善好青年的博士研究生朱柏杉;专注于甲壳素生物法全绿色加工技术研究,带领团队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的博士研究生苏海鹏等优秀研究生代表。

  即将迎来建校百年的中国海洋大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扣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海洋强国重大需求,致力于构建国家级科技小院为牵引、校级科技小院为支撑的多层次、全方位科技小院建设体系,积极推动蓝色科技小院联盟建设,以蓝色科技小院为重要平台持续推动海水养殖浪潮,打造新时代知农爱农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强农兴农的新质生产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新闻链接:【中国自然资源报】耕海牧渔 问粮沧海——中国海洋大学“蓝色科技小院”探索与实践(2024年9月9日 05版)

编辑:左伟

责任编辑:李华昌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