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海洋 向海图强 第二届青岛“海洋•发展”大会隆重举行

作者:李华昌来源:新闻中心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4-06-13 字号:

  本站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612日上午,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青岛“海洋•发展”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两院院士麦康森、桂建芳、李华军、包振民、张建民、刘少军、陈松林、薛长湖,中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崔利锋等领导、专家出席大会。

  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文东,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顺峰,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于洪文,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等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大会。

  青岛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惠,青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玉,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日照市市长王新生等地市负责同志出席大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王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山东海洋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江光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负责同志出席大会。

  本次大会以庆祝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为契机,围绕“海洋•发展”主题,旨在凝聚政产学研各方优质资源,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成立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发布《中国海洋大学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加快中国海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助力山东省、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邓云锋在讲话中表示,山东是海洋大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精神,探索出一条“科技引领、陆海统筹、改革推动、合作共赢、人海和谐”的向海图强之路。希望各有关方面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建好用好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这一重要平台,共享优势资源,注重协同作战,共同提升海洋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合力攻坚海洋领域重大问题,为山东加快建成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有力支撑。省委、省政府将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强人才、科研、经费等保障支持,全力推动打造在全国有引领力、在全球有影响力的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

  赵豪志在讲话中表示,海洋科研优势是青岛向海而兴的最大优势。一直以来,青岛始终注重加强与涉海高校院所合作,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海洋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海洋产业加快发展,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举办“海洋•发展”大会,为青岛更好发挥海洋创新资源优势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将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在青涉海高校院所加快发展,推进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院所的务实合作,为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龚文东对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提出四点希望:一是突出服务高质量发展导向。要瞄准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二是高标准建设人才集聚高地。要发挥好中国海洋大学、崂山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作用,打造世界重要的海洋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三是强化各方面资源整合集聚。要通过共同体的建设,不断拓展我省涉海高校院所发展空间,促进优势互补、整体跃升。四是扩大高水平人才对外开放。要建设好共同体发展联盟,策划举办高端人才交流活动,提升“中国海洋”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表示,建校近百年来,中国海大坚持以全方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山东省、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勇立潮头,谋海济国,为国家海洋事业兴盛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青岛、扎根齐鲁、深耕海洋,主动融入和服务山东和青岛发展进程,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服务省市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坚持特色一流发展,助力省市提升海洋科教优势地位;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助力省市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助力省市打造世界重要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坚持把服务区域创新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不断增强服务省市高质量发展的效能。站在历史新起点,面向百年新跨越,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和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对青岛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学校与山东、与青岛的战略契合度优势,着力实施好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行动,与成员单位一道建好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青岛实践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成员单位代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和山东海洋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江光作交流发言。

  大会举行了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揭牌仪式、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揭牌仪式、蓝色科技小院授牌仪式,以及校地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发布《中国海洋大学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峻峰主持大会及揭牌、授牌、《中国海洋大学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发布仪式,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主持校地校企签约仪式,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为蓝色科技小院授牌。

张峻峰主持大会

邢顺峰、龚文东、于玉、田辉(由左至右)为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揭牌

郭鹏、于洪文、张建东、崔利锋、张惠、耿涛、田辉、包振民(由左至右)为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揭牌

 

  当日下午还分别举行了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工作推进会、政校企及共同体成员单位成果发布与对接洽谈会和蓝色粮仓高端论坛。

  省市有关部门、区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负责人和参会代表,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代表,中国海洋大学党政领导、师生代表约500人共襄盛会,共商海洋发展大计。

文:李华昌 图:刘邦华 赵奚赟

相关链接:

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要求,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深化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构筑世界重要海洋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特建设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

共同体围绕服务海洋强国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重大任务,坚持产业导向、政府推动、高校领衔,聚焦现代海洋渔业、高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产业领域,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力争利用3至5年时间,建设成为引领全国、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通过整合省内资源、引入省外海外资源,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组织推进科技创新,有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海洋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突破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

建设背景:为促进海洋渔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抢占水产种质创新制高点,做精做好渔业种业,建设蓝色粮仓,在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市南区政府和即墨区政府支持下,由中国海洋大学牵头,联合国内外优势研究团队和产业核心力量,共同组建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

建设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种业创新中心,打造面向产业的技术开发、转移和熟化的高水平研发平台,成为种业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策源地,突破系列种业核心技术,提升蓝色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种业科研与企业的有机衔接,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影响力的优良新品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蓝色种业创新体系,推动我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

蓝色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是研究生驻扎在农村、产业等生产第一线,以“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为精神,以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模式创新为核心,搭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四零”服务,实现合作共赢。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海水养殖业由以海带为主渐次转向以对虾、扇贝为主,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学者们积极投身于海水养殖一线,相继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起,中国海洋大学在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组建的鳗草、牡蛎、鲟鱼等15个小院陆续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学校将致力于构建国家级科技小院为牵引、校级科技小院为支撑的多层次、全方位科技小院建设体系,耕海牧渔、问粮沧海,积极推动“蓝色科技小院”及其联盟建设,以蓝色科技小院为重要平台持续引领海水养殖浪潮,培养更多涉海领域知农爱农兴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海洋强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蓝色粮仓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谱写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李华昌

责任编辑:李华昌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