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共筑蔚蓝海,化学化工学院博士调研团聚焦入海污水展开实践调查

作者:孟繁锰 徐鸿雁 姜姗来源: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3-07-19

字体:

    本站讯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奔赴黄渤海,守护蔚蓝海岸”博士调研团聚焦海洋环境保护问题,着眼于海洋环境污染主要源头之一的污水排放来源,参观垃圾渗沥液处理整体流程,与小涧西渗沥液处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进行渗沥液处理技术交流。

交流渗沥液处理工艺,助力蔚蓝海岸

在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青岛小涧西渗沥液处理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公司成立于2011年,隶属于青岛水务集团。投产运行“渗沥液处理一期工程”后园区处置的生活垃圾量增长迅速,造成园区渗沥液积压严重,2016年投产运行“渗沥液处理二期工程”。

据了解,垃圾渗沥液是一种有恶臭气味的混合液,主要是生活垃圾及厨余垃圾在中转、堆放、压实以及填埋等过程中产生的,它组成成分复杂,比普通生活污水更难处理,需经过严格的处理处置,才能排入环境,所以说,它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可能比普通生活污水更严重。小涧西渗沥液处理工程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MBR+碟管式反渗透(DTRO)”的工艺处理渗沥液,同时配套“预处理+MVR蒸发+酸洗+干化+母液回喷”的工艺处理浓缩液,处理标准已经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经处理后得到的清水可直接排入桃源河,进入胶州湾,不会造成海水污染,解决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为助力蓝色海岸做出卓越贡献。

此外,队员们发现小涧西渗沥液处理有限公司所在的青岛市小涧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承担了青岛市主城区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主要包括焚烧厂、填埋场、生化处理厂、渗滤液处理厂、填埋气体发电厂等环保设施,相互配合,减少了垃圾处理的安全、环境、工程等方面的风险与隐患,实现了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物质循环的理念,对青岛市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供了保障

参观渗沥液处理流程,科技保卫海洋

在公司安全部负责人刘克琼的带领下,调研团参观了垃圾渗沥液处理整体工艺流程不同处理车间依次工作,整个处理过程高度自动化,通过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高效稳定且减小人力物力的投入处理厂承担了青岛主城区垃圾渗沥液的处理,每天大约要处理1200吨的渗沥液,清水产率在70%左右,且所有的进出水都由管道运输且有专人对进出水进行水质检测,检测合格后通过管道排出。

调研团参观渗沥液处理流程

调研团与小涧西渗沥液处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合影

我们始终以生态效益为先”,小涧西渗沥液处理有限公司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生态环境保护为己任,依托技术和管理创新,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出水水质严格要求,为生态环境保护及海洋环境保护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志愿服务关爱海洋,科普环保知识

715日下午,博士调研团在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开展海洋保护宣讲和科普志愿活动。此次宣讲活动围绕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开,调研团成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各自海洋化学和海洋生态学等研究方向,向游客介绍海洋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同时对于现场游客们提出的一些海洋学与生态学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并和参与宣传活动的游客一起签名留念。特别是针对目前青岛近海暴发的浒苔绿潮现象,博士团志愿者系统全面地向大众科普浒苔绿潮的起源与危害。

多年来,化学化工学院博士调研团始终聚焦海洋保护,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海洋温室气体、海洋微塑料污染、赤潮与绿潮等目前一些重要海洋环境问题开展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民众进行科普宣传,提升全民海洋环境保护意识,致力于为海洋强国建设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借鉴。

通讯员:孟繁锰 徐鸿雁 姜姗


编辑:孔佑然

责任编辑:潘雅琦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