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海润春山”志愿服务队赴云南省绿春县开展支教实践活动

作者:黄丹琳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发布时间:2023-07-16

字体:

本站讯 7月14日,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海润春山”志愿服务队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牛孔镇纳卡小学进行支教实践,通过开展红色影音鉴赏、海洋生物知识科普等系列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海味”支教,引导孩子们认识关心海洋,守护蔚蓝梦想。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委老师王小丹带队参加。

彩云之南,连绵的青山中,绿春县牛孔镇纳卡小学距离附近最近的县城约36千米,其间的道路尚未修缮,交通极其落后,且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疏,学校里的职业教师与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学生年龄分布不均。

山海相逢,遇见彼此。支教队员在第一节课堂中依次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姓名、爱好、教授课程以及座右铭,建立初印象。随后,支教队员通过互动游戏与同学们彼此熟悉起来,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建章立制,规范课堂。支教队员与同学相互认识之后,开始进行分班教学。各位支教队员讲解班级建设以及规则制定,维持好班级秩序,初步与各班同学建立交流。同时,同学们收到支教队老师分发的信封和信纸,写下自己的暑期计划和愿望清单,投入心愿信箱。通过写信的方式,老师和同学进行了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

认识海洋,守护蔚蓝。支教队开展《海上之旅》的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和自身特长。从学校风貌入手介绍中国海洋大学,引导同学初步了解海洋科学。然后从“认识海洋”“海水的颜色”“海洋生物”三个方面带领同学们进一步认识海洋。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热情回应老师,课堂氛围良好。

红色观影,筑梦远航。支教团在学校空地支起幕布,露天播放电影,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坐好,观看红色电影,进行红色教育启蒙。支教队员播放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两个片段《前夜》和《夺冠》,通过观影的形式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了解,启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帮助他们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同学们不由自主地挥动起手中的红旗,跟着音乐大声歌唱。电影播放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参与问答环节和配音环节,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并对经典片段进行配音,现场气氛高涨。

通讯员:黄丹琳 图:李乾超

编辑:王奎国

责任编辑:冯文波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