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留念
本站讯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为了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也是为了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中国海洋大学赴江苏南京调研队决定开展为期4天的关于南京大屠杀调研活动。
7月14日,队员于早晨用餐完毕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值酷暑,天气炎热,但在纪念馆门口却有着排着长长的队伍准备进馆的游客,在大家的脸上看不到一点笑容,毕竟这是一个值得人痛思的地方,随后,队员也开始了排队等候。进入馆内时,天空渐渐下起了一阵细雨,映入眼帘的是由远到近依次排列而成的黑色雕塑。之后,队员们找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负责人,进行队伍人员接收,并被给予简单的培训。为了保证接下来的讲解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展开,他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记录和学习,为以后的志愿讲解工作做准备。在阅读那些充满了残忍的史料中,队员均感慨颇多,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战争时代人性的丑恶。在将要离开纪念馆的时候,队员成员以团队为代表捐款,希望借此能够对世界的和平做出微小的贡献。
7月15日,队员拿到宣传横幅与调查问卷以后队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合。上午十点,排上队伍依次进馆。今天队员重点参观了万人坑,万人坑是外来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屠杀后处理尸体的一种方式。其中万人并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表示数量众多的意思。并有资料证实,南京大屠杀万人坑周围,共埋尸达28,730具。万人坑更直面地展示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残忍程度,通过这些露出表面的白骨可以想象当初那种尸横遍野的场景。在队员将要离开万人坑的时候,其中一个小组成员居然看见了一具年龄三岁的尸骨,这不禁令人头皮发麻,侵略者已经丧失了人性,对于弱小的儿童他们也不放过。走出后,象征着未来美好的幸存者夫妻连理树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之后,队员便开始了纪念馆内的志愿讲解和宣传工作,模仿着昨天导游的讲解,游客们也很认真的听,队员将自己对于南京大屠杀事件详详细细地叙述着,并号召大家一定要珍爱和平。稍作休息,返回旅馆。
7月16日,队员集合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门口排队处,先在默哀处献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并默默站立在该处约十分钟闭上眼睛在心中表达对遇难人民深切的悲痛。后来队员前往一座纪念胜利的馆,这是一处将抗战的胜利以及当时战争残酷尽数保存的地方。刚进门便可以看见一个巨大的冲锋号,在一面墙上更是清晰可见数以百计的冲锋号,墙体呈鲜红色,象征着鲜血,如今的和平安定正是由革命先烈们的鲜血浇灌而成的。后来,队员前往入口排队处,请市民和参观游客在横幅上面签字,大家很踊跃,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对活动表示了极大的支持与尊重,不多久,横幅上便密布名字,队员希望通过这场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平的重要。在中午吃完午饭后,队员们在下午进行志愿讲解工作,讲解后,便联系南京一些学生并通过纪念馆负责人找到战争相关老人进行采访工作(为保护隐私,未拍摄照片),这一天非常忙碌,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
短短几天的调研活动已经让队员们收获颇丰。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望着惨烈的英雄事迹,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涌起对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的缅怀之情。和平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希望国人能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赵奚赟